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开发的整合*

2014-11-26 07:25左秀凤胡立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

左秀凤,胡立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检验系,郑州45119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和创新动力,是实现远程教学的必要手段,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目前,高等学校的课堂逐步实现了全面的多媒体教学,但在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多媒体教学中,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没有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制约了教学的变革和发展。

1 课堂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的优缺点

1.1 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变成了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情况下,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授课教师提前把收集的资料、教学内容做成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和讲解课件内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像板书教学一样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借助多媒体的图、音、声、形等特色,确实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教学信息[1]。并且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和监控教学活动进程,学生在集体中归属感比较强,师生间的情感便于交流。

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多、课程多、知识多,课堂上教师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学生,而学生绝大部分羞怯于与老师的直接交流,羞于与同学请教。很多情况下,教师对全体学生讲授,学生一味地抄笔记并背诵知识,为的就是通过考试。满堂灌、大容量的多媒体课堂上几乎见不到师生间就学习内容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对话。另外,授课所用教材中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还十分有限,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点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常常有“囫囵吞枣”、“吃不饱”的感觉。

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优势,并且教师难以从讲授式向探究式、启发式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忽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得不到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2]。造成如此结果的客观原因有:首先是教师面对的学生太多;其次大学的课程多,师生接触的时间少;再者是教师缺少教学手段、工具和实施载体。

1.2 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的优缺点 网络课程为学习者创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特点自主地安排学习过程,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个性化的鲜明特点。在网络完全自主的期初,学生处于新鲜感等原因而乐于接触网络课程。但随着自主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由于缺乏设计学习活动的经验,造成小组协作等活动无法开展,对知识的理解只是流于表面,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无从判断。这种网络自主学习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学生就不会再登录网络课程学习了。由此看到,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并不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不能被忽视掉的。

2 校园网络课程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克服单纯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三维”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可以用网络教学实施平台配合和完善课堂教学。笔者以校园网为平台,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目标、学习环境、教学结构、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诸多要素重新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深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的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称之为网络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此整合教学模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

3 在校园网环境下开展教学新模式研究的可行性

当前,高校的校园网络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并与国际互联网接轨,校园网服务支持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资源。有了校园网的环境,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其学习平台的优势成为可能。另外,大学生课外时间的弹性大,高校教师没有升学率的压力,高校的学科内容多样,大学中的网络课程开发比较成熟等一些客观条件也为新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4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

4.1 网络课程结构框架图 网络课程教学结构可以参照精品课程的要求,其框架如下:

课程脚本文件夹目录中有文档和文件夹,其中文档有该课程教师简介、学习建议、课程标准、学习评价、参考书目、建设计划书等; 文件夹是课程的各个章节,包括教案、课件、讲义、声音素材、作业、讨论、资料、案例等。

4.2 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体现在: ①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展现,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教学媒体成为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③学生通过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多种途径获取大量的学科知识,拓展了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渠道。④评价方式全面、立体、多元,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3 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3.1 教师工作内容的变化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维护、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课后辅导答疑、课后跟踪评价等工作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更大的精力。

4.3.2 教师角色的转换 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和帮助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递者,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网络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情景设置完成意义建构,教师起指导作用[3]。

4.3.3 软、硬件的建设与支持 网络课程的质量、学校的硬件支持等因素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教室内计算机的数量、网络连接等硬件支持是否到位,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网络课程建设完毕后,教师要有定期更新的意识,及时更新资源。

建立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开发相整合的教学模式使得高等院校的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载体,搭建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实施平台,并引入外部教学能量和教学资源。该平台按照一定的探究路线和操作流程,为老师提供教学助手和工具,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实现“三维”教学的基本要求,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个网络教学实施平台使“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封闭式教育”变成“开放式教育”,“流水线生产人才”的方式变成“个性化教育”,解决了新课标倡导的、长期无法落实的问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颠覆。

[1]石玉荣,梅传忠,武文娟,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96-97.

[2]王春文.浅谈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信息教研周刊,2012,4:41-42.

[3]王文君,王卫军.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2,6:112-116.

猜你喜欢
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