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老年患者子女健康素养干预中的应用

2014-12-10 04:11黄淑芬曾瑶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子女维度素养

黄淑芬 黄 彬 曾瑶池 王 燕

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009 年卫生部公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提高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1]。同时,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为提高住院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深圳市中医院健康教育科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2012 年10 月~12 月新入住该院老年患者子女健康素养进行为期6 个月的干预,并分析评价其效果,以探索适应时代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2 年10 月~12 月新入住该院老年患者子女。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根据住院登记号,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媒体干预组、对照组,对经解释劝说仍不愿意接受新媒体干预的患者划为对照组。

1.2.2 调查方法:用卫生部统一制定《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健康理念34 题、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30 题、基本技能三个维度的素养7 题;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素养、慢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的五类问题。由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的方法进行调查。

1.2.3 判断标准:以《第一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分析指南》确定的判断标准[2]:单选题,答对者为正确;多道单选题,全部答对才为正确;多选题:所有选项答对大于60%即为正确;素养具备率,正确回答≥80%视为具备健康素养;五类健康素养具备率也是按分别答对≥80%为此类具备。

1.2.4 新媒体健康干预的实施:干预前首先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出老年患者健康素养主要存在问题,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的总结;同时在基线调查时,即告知干预组子女将通过微信、微博、邮件等每周发送一条健康素养的信息,要求传达给老人,调查员登记老年患者子女的手机、邮箱,告知可关注的微博平台等,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然后对干预组利用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新媒体对老年患者子女发送健康素养66 条核心知识的文字信息,同时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技能指导视频材料,信息发送为每周1 条。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针对性干预措施。

1.2.5 项目评估: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分析,只是干预后调查问卷题目顺序改变和对干预组在第二次调查时增加干预意见与建议。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问卷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干预前调查403 人,干预组199 人,对照组204 人;干预后调查400 人,干预组197 人,对照组203人;两组在干预前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三个维度和五类问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①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具备率: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后分别为21.6%和82.1%,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9%和58.1%,基本健康技能素养具备率为26.8%和86.1%。②五类健康问题具备率:干预前后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是45.2%和84.6%;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是8.1% 和59.6%,慢病预防素养具备率是14.4%和59.6%,安全与急救具备率是60.4%和91.1%,基本医疗具备率是14.1%和75.1%。干预后具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2.4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为82.1% 和25.1%,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素养具备率为58.1%和6.1%,基本健康技能素养具备率为86.1%和30.1%;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84.6% 和48.6%;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59.6%和12.1%;慢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59.6%和14.6%;安全与急救具备率为91.1%和60.1%;基本医疗具备率为75.1%和8.1%,干预后干预组具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健康素养的比较

2.5 新媒体干预组对信息意见 干预组中91.2%老年患者子女阅读过每一条信息,特意阅读信息者为39.2%,而未阅读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太忙;对信息内容34.9%的人反映很有帮助,60.2%的反映较有帮助,且77.4%认为该方式应推广,认为应改进的占20.2%,认为此方式不好的仅为1 人。

3.讨论

健康素养的提高可以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指标,比如人群对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和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等[3],健康素养是个比年龄、社会经济、民族等因素更强的人群健康状况的预测因子[4],而健康教育已被公认作为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新媒体为干预载体,在住院老人患者子女中利用微信、微博、邮件等形式进行健康素养的教育,结果显示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素养的干预,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的具备率均明显高;同时,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具备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住院老人患者子女中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不良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各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5],研究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的提高明显较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明显,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健康素养均以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的具备率最低,这可能与干预时间只有6 个月,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是一个漫长且繁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任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行为改变的失败[6]有关,因此开展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干预一定要持之以恒。

传统的医院健康教育方式已在易于干预的领域生效,目前面临的是向纵深发展遇到的问题,通过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将健康素养理念和信息贯穿其中,可增加健康素养干预的趣味性、持续性、参与性、广泛性。本研究显示干预组中91.2%老年患者子女阅读过每一条信息,且77.4%认为该方式应推广,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其优点主要包括适用面广、成本低廉、适应信息化社会,易于推广。但鉴于本研究只基于一家医院,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研究人群加以验证。

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ealthy People 2010[R].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2010.

3 陈晓英.影响农村健康教育开展几个因素的探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1):63 -64.

4 Parker RM,Ratzen SC,Lurie N.Health literacy:a policy challenge for advancing high quality health care[J].Health Aff,2003;22 (4):147 -153.

5 张昊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公布[N].健康报,2009 -12-21(1).

6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子女维度素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