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4-12-10 04:1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结肠

文 薇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1]提出的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的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是在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同时,针对某一疾病制定的在某一个时期内进行健康教育的技术路线。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护患之间的交流互动,一方面促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反馈使护士及时掌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健康教育路径还能为临床护士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提供了系统的指南,克服了教育的盲从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缺点,也保证了健康教育按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从而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2 位,对低位直肠癌行Miles 术,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三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3]。结肠造口手术前后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是影响结肠造口护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我科通过对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提高了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在我院行Miles 术的结肠造口的老年患者100 例,其中男性57 例,女性43 例,年龄54~82 岁,平均年龄65.3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责任护士按常规方法进行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教育,即不规定教育时间、每次教育量,随机对患者进行全部健康教育内容。

1.2.2 观察组:经查阅资料,专家咨询,并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组织全科护士参与讨论制定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根据路径表上的时间和内容分别在入院当天、术前1 天、术后1~2 天、术后3~4 天,术后5~6 天、术后7 天、术后8 天、术后9 天~出院前1 天、出院当日,对所经管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同时结合DVD 播放、发放临床路径表、结肠造口护理手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造口自我护理。

1.2.2.1 入院当日:行入院介绍,包括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年龄、性格、心理状况及所患疾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禁酒等。教育方式包括讲解、指导阅读相关制度,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1.2.2.2 术前1 天: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包括手术目的、方式、术前准备内容,介绍肠造口相关知识,手术进行结肠造口的必要性及需配合的要点,使之提高认识,消除疑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接受结肠造口的信心,自觉提高遵医行为。并深入了解心理活动,根据个人不同的接受能力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发放肠造口患者健康手册。

1.2.2.3 术后后1~2 天:向患者讲解床上翻身的意义,告知患者手术后,卧床期间的相对自由活动和较多的体位变换,能够有效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讲解保护切口的方法,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从心理上接收肠造口术。教育方法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1.2.2.4 术后3~4 天:讲解示范肠造口的观察、周围皮肤的护理方法,观看换袋过程DVD 并进行饮食指导。指导调配每日营养需求及规律作息时间。

1.2.2.5 术后5~6 天:指导患者参与换袋过程,介绍肠造口产品种类、产品选择及使用方法。

1.2.2.6 术后7 天:评估患者的换袋能力,进行讲解、提问并纠正不规范的换袋操作。

1.2.2.7 术后8 天:讲解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观看造口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指导扩肛技巧。

1.2.2.8 术后9 日~出院前1 日:强化患者不熟悉的内容,进行个别讲解和示范。

1.2.2.9 出院当天:行出院指导,介绍造口门诊时间,咨询电话,造口联谊会时间,将内容写在出院病历上,建立造口患者档案。

1.3 评分标准 由2 名经过结肠造口护理相培训的主管护师定时检查两组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包括肠造口的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护理、造口产品的选择、造口袋更换时间、饮食自我调整及造口袋更换扩肛方法)掌握合格率,做好记录。优秀:>90 分;良好:80~90 分;不合格:<80 分。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由患者和(或)家属在出院当天填写相关表格,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表格;②比较2 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结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组合格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结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合格率比较

2.2 观察组患者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结果比较

2.3 健康宣教达标率 观察组达标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59/60),高于对照组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直肠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化道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约75%的病灶是低位直肠癌,对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术后,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永久性肠造口需终身携带。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造口患者100 多万,每年约有10 万人因患大肠癌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正常的排便形式,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有损患者自尊,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口术后如果患者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手术便失去了意义。为了解决患者这种苦恼,我们必须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生活方面体贴关心患者,积极帮助患者掌握造口的护理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在结肠造口的护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术前患者应有体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准备,不要让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

肠造口由于排便改道,患者难以接受,易产生忧虑,甚至会拒绝手术。因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全面、细致、有序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和家属走出心理困境,敢于面对现实。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既能规范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模式,也能使患者循序渐进的掌握结肠造口的相关知识,还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从而达到主动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

1 Crummer MB,Carter V.Clinicl pathway:the pivotal tool[J].Cardiovascular Nurs,1993,7(4):30-34.

2 石美鑫,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948-949.

3 金力,郎景和.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8):488-490.

4 江志伟,黎介寿,汪志明,等.结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314-1317.

5 吴慧芬,叶淑梅.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2,3(1):封三.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结肠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