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ICU 内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探索

2014-12-10 04:11于兵月郑晓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值微创脑出血

于兵月 郑晓彩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势,已成为临床手术干预本病的最佳方案[1]。为巩固手术干预的效果,要求术后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2,3]。为进一步研究老人ICU 内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期ICU 病房所收治的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3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对17 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基础护理配合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确切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抽取我院ICU 病房于2012 年9 月~2014 年1 月期间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34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60 周岁以上;②经由头颅CT 检查确诊;③自愿参与实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在60 周岁以下;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严重合并症;④精神疾病。进行随机分组,17 例为对照组,17 例为研究组。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10 例,女性7 例,年龄区间62~85 周岁,平均年龄69.6 ±2.1 岁,平均出血量80.4±5.9ml;研究组男性12 例,女性5 例,年龄区间63~87 周岁,平均年龄70.2 ±1.4 岁,平均出血量76.9 ±6.2ml。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17 例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协助排痰、引流管护理、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早期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相关措施。

1.2.2 研究组:研究组17 例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同时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重视护患沟通:在面向患者进行各种基础护理以及治疗干预的过程当中,灵活应用各种护患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定期进行语言、情感交流,护理中始终面带笑容,态度诚恳、亲切,对于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地疏导,尊重患者,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效果、恢复情况的了解需求;②及时给予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认识到术后出现机体疼痛等应激性反应的正常,体贴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巡房频率,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要求,加强病房的环境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增加对治疗、对护理的依从性;③对术后病情展开系统观察:术后除需要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相关生命体征以外,还需要重视对患者意识状态的观察,每间隔20~30 分钟观察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评估患者意识清醒程度。针对出现高热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通过头部冰敷或佩戴电子冰帽、酒精擦拭的方式实施)。情况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措施,对脑部耗氧量水平进行密切观察。根据血压预测患者是否存在脑部血流灌注水平异常的问题,并加以及时处理;④环境与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要求保持绝对的卧床静养状态,期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搬动,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温度以18~20℃为宜,湿度以55%~60%为宜)。针对术后出现昏迷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体位引导,头部抬高20°,避免颅内压水平的增高影响预后效果;⑤呼吸道护理: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可引导患者进行定期咳嗽,借助于机械振动的方式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同时,对患者咳痰颜色、量进行观察,若出现黏稠现象,需要进行雾化吸入干预(干预方案为:15.0mg 剂量氨溴索配合20.0ml 剂量生理压水,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持续干预3 次/天);⑥引流护理:患者术后头部放置引流管,为了确保引流管的畅通,避免出现扭曲或受压方面的问题,需要确保其长度有保障。同时,为防治引流液出现反流而对患者造成感染影响,故而要求引流袋的固定位置选择在穿刺部位以下2.0cm 区域。同时,引流袋需要以1 次/天的频率进行更换,穿刺部位的无菌纱布同样需要以1 次/天的频率进行更换,以杜绝感染发生的可能性;⑦疼痛护理:针对患者术后麻醉药效减退存在的生理疼痛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及时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放松身心,并促进疼痛的缓解;⑧支持护理:鼓励并促进患者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患者能够获得家人、好友所提供的社会支持与家庭支持,树立顺利康复的信心,更加主动、自觉的配合护理与治疗措施的实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为:自拟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满意度越高。当分值在90~100 分区间内时为非常满意,当分值在70~90 分区间内时为满意,当分值在60~70 分区间内时为一般,当分值在0~60分区间内时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录入SPSS 19.0 软件中进行统计处理。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当处理数据P<0.05 情况下时认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附表所示(见表1~2)。

表1 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表2 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舒适护理的核心价值在于从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要求的角度入手,确保患者能够达到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乃至社会层面的状态最佳。为确保舒适护理开展的效果,要求将其与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相融合,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各种手段与措施来缓解、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并达到提高患者对护理、对治疗依从性水平的目的。在本次研究组17 例患者实施的常规+舒适护理中,涉及到了包括护患沟通、心理支持、病情展开系统观察、环境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支持护理在内的各项护理措施,取得了非常确切的效果,验证了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ICU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在给予微创清除术后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配合的护理方案,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1 张冰.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10-110,114.

2 乔丽.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74-375.

3 林秋香.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61-161.

猜你喜欢
分值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