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围术期心理干预

2014-12-10 04:1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腹腔镜

王 丽 王 敏

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40 万患者死亡于直肠癌[1]。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达18.2 ∕10 万人口,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70%~80%。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治疗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日益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手术[2],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小,肠功能恢复快,腹壁疤痕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但围手术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术后吻合口瘘和术后排便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我科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共收治并实施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24 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我科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共收治并实施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24 例,本组24 例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9 例,年龄28~78 岁,平均年龄53 岁,均为低位直肠癌,所有病例经纤维电子结肠镜和病理诊断,确诊为低位直肠癌。本组24 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根治癌保留原位肛门术。24 例患者术后2 例并发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均无再次手术和死亡病例,住院18~35 天治愈出院。

1.2 评估项目 对拟进行手术治疗入院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特别是患者知道自身疾病和将采取的治疗方式后,表现出绝望、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后2 周、术后3 月和术后6 个月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0 软件进行Mann2-Whitney 非参数秩和检验。

2.心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获得疾病相关信息后大都会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冲击,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如失眠、食欲不振、精神紧张、多疑、自信心不足、耐受力降低、依赖性增加,因而还需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参与。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工作认真负责,操作娴熟稳重,从而让患者产生信任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主动找患者谈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3],鼓励患者说出他内心的想法,支持患者心理上逐步适应疾病。同时重视家属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患者康复需要家属的精神、心理和经济支持,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完成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使患者的心理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

2.2 手术前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矛盾心理进行疏导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护理经验,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全面对患者各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积极治疗并改善患者并存的基础疾病,鼓励患者进食,以保证机体营养所需,给予饮食知识指导,根据病情按照营养价值调配适当的食谱,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前一日指导患者剪指甲、沐浴、更衣,严格执行手术区皮肤准备及脐部彻底消毒准备工作,以减少术区的污染。术前3 天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减少肠道细菌的数量及移位[4],进行流质饮食,且每晚进行清洁灌肠2 次。术前1 日进全流质饮食,并行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术前1 日11∶00 口服肠道清洁剂1 次,15∶00 给予洗肠1 次,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感染等不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防止呼吸道感染[5];训练床上排尿、排便。

2.3 手术当日心理干预 术日晨做好交叉备血准备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前准备留置胃管和尿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护士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和手术室护士一起送患者如手术室,以消除患者对陌生手术室所产生的恐惧感。术毕待患者苏醒后护送回病房,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反映和生命体征变化,主动关心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使患者意识到已顺利度过手术关。

2.4 术后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加强基础护理,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位整洁;加强生活护理,使患者舒适,便于疾病恢复。手术6 小时后,协助患者床上更换体位,鼓励和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地咳嗽咳痰,术后第一天给于雾化吸入每日2 次,每次20 分钟,给予翻身叩背,作体位排痰,预防肺部感染[5]。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帮助患者制定一个康复锻炼计划,教会患者床上的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技巧,给予帮助和指导,协助患者逐步自理,防止口腔、皮肤、肺部、泌尿系等并发症的发生;抗生素现配现用,按照医嘱和使用原则合理安排输注。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各种引流管畅通,防止管道折叠、受压及脱落,每日更换引流管,并记录引流液量、色、质,为治疗提供依据[4],告知家属及患者各引流管的重要性,患者翻身活动时让其掌握正确的自护方法,避免暴力牵拉引流管,而导致管道脱落或移位,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到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5 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针对患者出院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健康宣传和指导。指导并协助患者建立排便功能恢复康复计划,指导患者每天早、晚做提肛运动[5],每次持续30 秒,早、晚各做30 次;每次有便意时做深呼吸缓解便意,增加结肠袋储存大便的容量,达到减少排便次数的目的,长期刺激盆底肌和肛提肌,增加收缩力,有效控制排便。术后早期可进行扩肛治疗,每日扩肛2 次,每次10 分钟左右为宜,扩肛可促进肠蠕动,促进粪便排空,利于防止吻合口狭窄和渗漏。饮食指导,进易消化食物,避免太稀和粗纤维太多的食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规律饮食和排便。嘱患者定期复诊,并告知咨询电话[6]。患者出院一周后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为其提供康复信息和指导。

3.结果

见表1。

表1 心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抑郁、焦虑的人数比较

4.小结

近年来医学界对直肠癌的病理学知识不断完善,采取正确而积极的外科治疗可以使相当部分患者延长了生存时间[1],甚至获得了长期生存时间。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转变为微创手术[2],对患者内环境平衡的影响,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干扰,对减轻术后脏器粘连程度而言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因此做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和病情变化,还要重视对患者个性化关怀和心理护理干预[5],特别是围术期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以及排便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对患者排便、排尿和生理功能都有提高,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1 罗成华.结直肠肿瘤[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43.

2 郁宝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7):389-390.

3 吴华琨,林征,张继莲,等.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的心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6,6(11):64.

4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08.

5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7-139.

6 黄超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74-75.

猜你喜欢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