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效度探究

2015-04-17 16:40刘成敬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自然段成语课文

刘成敬

(寿宁县实验小学,福建 寿宁 355500)

一、盘点:语文课问题设计无效的现状

1.为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走过场

教学中,很多教师的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浮游于学习行为的表层,缺少学生思维的参与。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以下所举课文均为苏教版),出示课题后,教师问学生:读着课题,你想到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谁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过程如何?结果怎样?从表面上看,学生思维活跃,一连提出三个问题。稍加反思不难看出,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在教师的诱导下,为应对教师的提问,习惯性、机械性地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多少思维的参与。中年级学生已经有预习的习惯,所提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心中已有答案,可以说没有多少价值。再者,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很少针对问题进行追究,而是另辟他径,或布置学生通读课文,或进行词语教学,学生的提问只是导入环节的“幌子”,问题设计只不过是导入环节走过场的形式。

2.多针对内容理解:只为“读懂了什么”

备课时,教师思考的往往是如何设计问题,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然后进行品读感悟。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2)彭德怀面对困难做出了什么决定?(3)故事的结果如何?他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体现了彭德怀什么品质?可以说,这些问题辐射了课文全部内容,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读懂课文。课上,学生面对问题或埋头在课文中圈圈画画,或翻阅教辅等参考书籍寻找答案;交流反馈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在问题的牵引下,教学过程显得条理清晰,课堂进程也相当顺畅。但反思之,问题针对“内容的理解”而提出,围绕“读懂”而问,学生只是在内容的理解上“兜圈子”。

3.问题多出自教师意旨:学生围着教师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其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2]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大多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意志。有的来自教学参考用书,有的出自教师的个性化解读,较少考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学生的思考围绕着教师的问题转,丧失了读书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二、剖析:问题设计低效的原因

1.文本钻研不透彻,问题设计粗浅化

钻研文本是教学的第一步,解读一篇课文,教师不仅要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裁是什么?主旨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还要思考:文章的表达特色是什么?语言特点是什么?更要思考: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让学生怎么学?这些都是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但不少教师对文本的钻研不够深入,缺乏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或者思考粗浅化,导致所提的问题没有价值,缺乏有效性。

2.学科性质认识不清晰,问题设计偏移化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会”定义在“读懂”的层面上,而应当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在教学中,多数问题设计只针对内容理解,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学生引向对文本所谓的深层次理解,而对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么体现在理解内容后的泛迁移、硬迁移,[4]要么是学习诸如某一句式后不痛不痒的训练。学科性质认识上的不足,致使问题设计不能抓住语文学科学习的核心要义。

3.方法不当,问题设计单一化

一堂语文课,教师问学生答,细细碎碎的问题多则数十个,少则十几个,提问塞满整个课堂是常有的现象。学生头脑里装着大量的问题,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而少了理性思考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在提问的策略上寻求改变。不需提问的内容改为教师讲解或学生反馈;有难度的问题设计铺垫性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提问。如此,才能避免问题设计形式的单一化。

三、路径:提高问题设计效度的四个“多一点”

1.多一点层次性:让问题更有张力

教学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学习规律。问题的设计也要讲究层次性,在递进式的提问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新知识,提高感悟能力。

请看五年级下册《练习7》一组四字词语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生自由选择说词语意思)

师:大家想想,这些成语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我认为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这些词语写的是一年四季的景象,春天桃花开了,柳树绿了;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有时会下雷雨;秋天秋高所爽,万里无云;冬天风雪交加,天气寒冷。

师:这些成语分别描述了四季的景象,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多彩的四季图。让我们边想像情景,再读读这些成语。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成语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方式安排的?

生:应该是先分后总的结构。

师:有理由吗?

生:在这些成语中,先写“桃红柳绿,芳草如茵”,这是描写春天的景色;接着写“骄阳似火,大雨倾盆”,这是夏天的景象;“金风送爽,万里无云”,写秋天的天气;“风雨交加,寒气袭人”,自然写的是冬天;最后总写“岁月如流,一刻千金”,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概括得真好,让我们想像画面,分组朗读,一到第四组分别朗读春夏秋冬的成语,最后齐读总结的两个成语。

本环节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随着教师铺设的问题变得层层深入,提问关照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具有思维的张力,学生变得喜欢思考,乐于表达。

2.多一点思辨性:将思维引向深度

学生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启迪,想要激发学生潜藏的思维需要“引爆点”,一个富有思辨性的问题往往能起到“引爆”的效果,教学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实录:

师:这篇文章的写法与众不同,同样是描写“园子”的内容,却分别安排在第二和十三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呢?

(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十分认真地默读课文。)

生1:两个自然段虽然都是写园子,但内容是不一样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小动物,其中主要写了蝴蝶和蜂子。十三自然段写的是植物,比如倭瓜、黄瓜、玉米,这些植物写得特别有趣,作者把它们都写活了。

生2: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写的是有太阳时的园子。

师:你们的观点我十分赞同。思考让人变得智慧,请你们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再思考这个问题,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有思维广度的问题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文本理解的疑难处设计一些能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变得更加深入,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多一点实践性:使问题指向“语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问题的设计也应当多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多一点“语用”的训练。请看一年级下册《司马光》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一个是“搬”,另一个是“砸”。

师:老师来演示司马光搬起石头的样子。

生:老师,您表演的不对,这样是“拿”起石头。

师:不对呀,我再来演示。

生:老师,您是抓起石头。

师:请一位同学来表演,看怎样做才是搬起一块大石头?

(生表演)

师:老师要采访你一下,你为什么要使这么大的劲?

生:我搬的是大石头,很重,所以要使很大的劲,才能把缸给砸了。

师:看来用词得讲究,“搬”字不仅写出了司马光搬的是大石头,也写出了他使很大的劲儿。我再来表演表演“砸”这个动作。(师多次表演)

生:老师您是在扔。

生:老师您是在敲。

生:您在拍蚊子吧。

生:这下才是砸。

师:你们说说砸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很重的东西高高地举起,重重地打下去是砸。

师:作者的用词多么精确。一个“搬”字和一个“砸”字形象地写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过程,请同学们读好这句话。

语文教学的设计应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要求,问题的设计和提出自然也应当瞄准“语用”,从“语用”的视角设计问题。在“语用式”问题引导下的教学,才能减少“非语文”“泛语文”的学习,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多一点自主性:给学生提问的空间

语文学习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要使学生变得能问、会问、善问,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首先,可从小处着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东方明珠》,学生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后,可围绕文章结尾处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为什么广播电视塔是美丽的东方明珠”这一问题后,再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可从趣处激疑。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读通课文后教师问学生,奶奶还有什么要问英英吗?学生说奶奶可能会问:我们要怎样学习古诗呢?顺势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议一议学习古诗的方法。再者,可从大处着力。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教师这样激发学生提问:“读了课文,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老师的大脑,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爱如茉莉”,教学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最后,还可以从疑难处让学生发现问题。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第一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从表达的特别之处发现问题,作者季羡林是语言大师,读着这段文字,同学们应该有问题要问。学生读文后提出,作者为什么要用上这么多的关联词。教学针对“不是……也不是……但是……却”的用法展开讨论。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读书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架设提问的阶梯,学生一定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仁增.当下语文课堂的“唯语用”和“伪语用”[J].福建教育,2015(1).

猜你喜欢
自然段成语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秋天
背课文
拼成语
美丽的秋天
猜成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