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2015-05-25 02:26
关键词:嘉兴市生态效益土地利用

王 超

(浙江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王 超

(浙江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测度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012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浙北地区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普遍高于浙南地区,并且区域差异较大,大致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浙江省区域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较大,生态效益差异较小,社会效益差异居中;浙江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较为一致,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几近相反。

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空间差异;浙江省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加之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面积有限性要求必须合理规划、计划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人地关系、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因而,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在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具体测算是通过单位面积土地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值进行累加[1]。由于土地功能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因而相对应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也应从多方面综合开展[2]。近些年来,地理学、城市学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逐渐注意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重要性,在其评价指标选取方面,大多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方法差异甚大:叶敏婷[3]、陈松林[4]等人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深圳市和福建省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王国刚[5]、王筱明[6]等人则采用熵值法分别对环渤海地区和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二者相比,层次分析法多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带有主观色彩,而熵值法则较为客观,它主要通过未加工过的原始指标数值的整体差异性来确定权重,其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客观事实。本文采用熵值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土地利用效益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差异状况进行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

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特点,以《2013年浙江统计年鉴》和国土部门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别选取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各5项共计15项指标(表1),构建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中,除了单位面积耕地化肥使用量为负向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其余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表1 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2 评价方法

熵值法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采用极差法对搜集来的评价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形成由m个样本n个指标构成的矩阵X={xij}m×n,其标准化后的矩阵为Y={yij}m×n。

1.2.1 熵值法确定权重

熵值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Pij

式中,Pij是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下的比重;Yij是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2)计算ej

式中,ej是第j项指标的熵值;k为常数,且k=1/㏑m;m是评价对象的数目;Pij是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下的比重。

(3)计算gj

式中,g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ej是第j项指标的熵值。

(4)计算wj

式中,wj是第j项指标的熵权;gj是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1.2.2 计算土地利用分项效益

将原始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将其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再相加,便得到评价对象的土地利用分项效益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或生态效益,Yi值越大,表示相应效益越好。wj是第j项指标的熵权,Yij是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1.2.3 计算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评价对象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是将各分项效益相加,计算公式为:

式中,Z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ZA、ZB、ZC分别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Z值越大,表示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越好。

2 评价结果及分析

2.1 评价指标权重

依照上述方法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权重汇总表

可以看出,影响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的各指标当中,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二三产业总产值、森林比例以及耕地比例所占比重较大,景观多元化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均生态服务价值、地均人口负荷所占比重较小。以至于最终累加得到的二级指标中,经济效益所占比重最大,达到0.3978;生态效益其次,占到0.3201;而社会效益最小,占到0.2821。

2.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2.2.1 评价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得出浙江省各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结果汇总表(表3)。

表3 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结果汇总表

由表3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方面,嘉兴市的分值最高,其次为宁波市、绍兴市、杭州市,最低为丽水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方面,舟山市的分值最高,其次为嘉兴市、宁波市、杭州市,最低为丽水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方面,丽水市的分值最高,其次为温州市、舟山市、湖州市,最低为嘉兴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方面,嘉兴市的分值最高,其次为舟山市、宁波市、杭州市,最低为丽水市。

2.2.2 空间差异

按照表3,得出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布图(图1)。

图1 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布图

由图1及表3,可以看出浙江省11个地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浙北地区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普遍高于浙南地区,并且区域差异较大,大致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②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区域差异较大,最高值嘉兴市(0.6674)是最低值丽水市(0.2126)的3.14倍,并且嘉兴市、舟山市、宁波市的分值都高于省会城市杭州市。③各地市三种土地利用效益数值相比,经济效益差异最大,最高值嘉兴市(0.3057)是最低值丽水市(0.0111)的27.54倍;而生态效益差异最小,最高值丽水市(0.1734)仅是最低值嘉兴市(0.1159)的1.50倍;社会效益差异居中,最高值嘉兴市(0.2458)为最低值丽水市(0.0281)的8.75倍。④从各地市土地利用效益走势来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走势几乎一致,而生态效益与之几近相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浙江省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浙北多平原,南部多丘陵山地,较为平坦的地势为浙北地区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加之浙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接近金融中心上海,区位优势明显,因而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②同处杭嘉湖平原,嘉兴市地势更为平坦,且直接与上海接壤,使其可以同时接收杭州、上海的经济辐射,发展优势明显;“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极大的促进了舟山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虽在浙江省内市辖面积最大,但其陆地面积最小,土地利用收益单产较高,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效益又相对靠前;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工基地的宁波市,自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一直较为迅速,与此同时,拥有众多港口这一便利条件是杭州市所不能比拟的。除上述原因以外,杭州市虽然主城区发展较好,但下辖县市土地面积较大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个杭州市的用地效益。③由于地理位置、发展机遇等原因,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差异悬殊,但全省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较高,且生态环境较好,使得其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差距不大。④从指标选取来看,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多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有关,且这两项效益在综合效益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二者与综合效益关联度较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指标则多与地区内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有关,与经济指标并无显著关联。温州、台州、丽水地区因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故其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较高。

3 结论

土地利用效益是个综合性的概念,要同时耦合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影响浙江省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各指标当中,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二三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大,景观多元化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浙北地区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普遍高于浙南地区,并且区域差异较大,大致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由于各种原因,嘉兴市、舟山市、宁波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高于省会杭州市;浙江省11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差异较大,生态效益差异较小,社会效益差异居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走势几乎一致,而生态效益与之几近相反。

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入手,根据区域差异采取不同措施。浙北地区的嘉兴市、宁波市等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较高而生态效益较低的地区应该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要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林地的破坏,在条件允许下甚至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浙南地区的丽水市、衢州市等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较高而社会、经济效益较低的地区应该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土地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或者开发出当地的优势产业,进一步缩小与浙江省其他地市经济发展的差距。

与此同时,要提高整个浙江省的土地利用效益,要重点考虑如何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全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整体、持续提高,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彭建,蒋依依,李正国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204-309.

[2]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3):367-370.

[3]叶敏婷,王仰麟,彭建等.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其区域分异[J].资源科学,2008,30(3):401-408.

[4]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6(2):60-65.

[5]王国刚,刘彦随,方方.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4):649-656.

[6]王筱明.基于熵值法的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2):96-98.

[7]谢高地.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11-919.

[8]张健.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5):578-58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stinction of Land Use Benefit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Chao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7,China)

The evaluation of land use benefi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use benefits was establish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By the combination of entropy-right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stinction of land use benefit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2.Th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The social,economic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e north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higher than the south,and they presented an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 feature.They present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The disparities of economic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were larger than social benefits and the disparities of social benefits were lager than the ecological benefits.The social,economic benefits had the same trend a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whil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had the opposite trend.

Land use benefit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patial distinction;Zhejiang province

F301.24

A

1008⁃9659(2015)01⁃0078⁃06

2014-12-30

王 超(1990-),男,河南荥阳人,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房地产市场分析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嘉兴市生态效益土地利用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