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策略

2015-10-30 22:43刘学彩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实践探究小学数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给师生带来融洽的课堂氛围。因此,本文针对参与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今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参与式教学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60-01

参与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参与式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还能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独特的认识,从而使参与式课堂教学内容发挥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步骤

一是准备参与,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采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搜集和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故事引入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1]。

二是探索性参与。这一环节是参与式教学的初级阶段,也是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从前存在的认知、思维、心理方面的障碍,给予科学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在发掘学生优点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并且积极的探索数学概念、公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和联系,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适当的调节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时间。

三是巩固参与。这一环节是探索性参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着重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巩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主要就是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总结出的规律和联系,灵活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巩固学习和掌握到的知识内容,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果。教师也要适当的参与到学生的巩固参与中,对于学生的巩固内容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补充。

四是整理参与。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前三个环节学习成果的整合,并且在总结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对积累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归纳,从而快速的接受新知识,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五是评价参与。这一环节是师生共同评估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一环节不仅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还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制定出自身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进度,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二、提高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首先,为学生构建自主实践、探究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概念、公式的形成,必须经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转化,才能够适合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才能够被学生灵活的掌握和应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增加其实践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教学,也使学生在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圆柱的体积”时,可以为学生分发教具,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其拼接成长方体,最终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概念、定义的形成过程,并充分参与了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探究学习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同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或是关注度较高的教学题材,为学生创设出充满乐趣的教学情境,将实际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例如:在讲解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点时,可以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动态的图像,比如会飞的蝴蝶,学生通过观察蝴蝶飞舞时,两只翅膀的不断重合,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轴对称的定义,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和效率。

最后,尊重学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如果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间的认知差异不断加大,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标准,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适当的调节教学方案和计划,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

参与式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方式。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差异,科学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计划。也使学生能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获得独立认识、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应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4):244-245.

[2]李从阶.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速读(上旬),2014,(12):170-171.

[3]王秀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刘学彩,女,2000年7月毕业于沂水师范,2000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在教育一线工作15年。2006年取得大学学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实践探究小学数学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