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都莱比锡

2015-11-28 07:34文/图_霄
读者·原创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莱比锡浮士德塑像

文/图_霄 汉

艺术之都莱比锡

文/图_霄 汉

圣托马斯教堂外的巴赫塑像

圣托马斯教堂内的巴赫墓

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市名莱比锡在当地古语中的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因为这里随处可见生长旺盛的菩提树。大诗人歌德十分喜欢莱比锡,称它为“小巴黎”。这里街道整洁,商业繁华,是世界闻名的书城和音乐之城。

圣托马斯教堂

从德累斯顿到莱比锡的1个多小时车程,因为德国铁路工人的“例行罢工”而拖延了许久,抵达莱比锡火车站时已是傍晚时分。酒店的房间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当凭借地图的指引辨认出圣托马斯教堂的尖顶时,我已经无法淡定,抓起照相机就出发了。莱比锡城市不大,虽然与德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公共交通四通八达,但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节省些许体力而丧失用双足丈量脚下土地的乐趣。

如果造访莱比锡的第一站不是音乐家巴赫任职的圣托马斯教堂,简直是有些对大师不敬了。圣托马斯教堂就坐落在市场广场往西的地方,周围的绿树几乎将其彻底遮盖起来。当我第一眼见到圣托马斯教堂时略有一点儿失望:它比我想象中的样子要低矮一些。欧洲之行,看惯了那些高大雄伟的教堂,圣托马斯教堂的低调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1723年,巴赫开始担任这座教堂的乐长之职,直到27年之后他去世为止。巴赫在这27年里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曲子,而这些音乐几乎都是用这座教堂的管风琴创作出来的。

遗憾的是,由于抵达圣托马斯教堂时已经接近日落时分,早已过了接待游客的时间,教堂大门紧锁,只能从门缝里听到里面有人在弹奏管风琴,不过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在巴赫的塑像下欣赏管风琴的声音,实在是惬意至极。正在此时,又有两位背包客来到教堂门口,看起来风尘仆仆,在发现大门紧锁时一脸失望。我告诉他们,明天早上9点钟再来。

“似乎里面有人在弹管风琴?”他们问道。

“是啊,里面有人在练琴呢!”

他们追问:“为什么你说是‘练’琴呢?”

我说:“因为同样一支曲子,他已经弹了3遍了……”

承蒙款待,梅菲斯特先生

莱比锡有家名叫奥尔巴赫的酒窖的餐厅,是这座城市里第二古老的饭馆,据说在15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开门营业了。1765年,一位年仅16岁的法兰克福少年来到莱比锡学习法律,“奥尔巴赫”成了他最常光顾的啤酒馆,这个人就是德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许多年以后,歌德在写作《浮士德》时,就将那段著名的浮士德骑啤酒桶的桥段设置在了这里。今天的“奥尔巴赫”白天游人如织,到了晚上则是本地人喝酒吃肉的场所。

在圣托马斯教堂前的巴赫塑像底下游荡了许久,终于等来了两位本地朋友。为了给我接风,两人把我带到了“奥尔巴赫”。说实话,这里供应的食物味道一般,自酿的啤酒与慕尼黑几家大啤酒屋的水准比起来相去甚远。但这一顿饭并没有留给我太多仔细品味食物的机会,因为店里古朴的装潢,以及随处可见的浮士德元素让人目不暇接,当然还要加上与朋友把酒言欢、畅谈这个美妙的城市的喜悦。

走出餐厅,我对着门口那尊著名的塑像拍照—高谈阔论的梅菲斯特(诗剧《浮士德》中的恶魔)正在将一脸老实模样的浮士德诱入歧途—曾经无数次在阅读与莱比锡有关的书籍时看到过的塑像,如今就立在眼前。乘着些许酒意,我似乎能听到学生时代的歌德在酒馆里与同窗好友推杯换盏的声音。感谢梅菲斯特先生的款待,这真是美好的一夜。

乐器博物馆里凝固的时光

清晨,当我站在舒曼在莱比锡的故居门前时,竟感到紧张:这是音乐史上一个最敏感脆弱却又才华横溢的心灵曾经久居的地方,如今就要被一个来自东方的不速之客打扰了。

推开木门,我更是被吓了一跳:一个衣着古朴得就好像是从油画里走出来的女士站在我面前,以至于我有些失礼地盯着她看了好几秒。听她介绍说,舒曼故居如今是一所学校的一部分,只有等到下午3点钟学生放学之后,才允许游客参观。不过这位女士说,距此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乐器博物馆,如果是音乐爱好者的话,一定会喜欢那里。

乐器博物馆是一座砖红色的“回”字形建筑,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被包围其中,莱比锡大学拥有的好几座博物馆都坐落在这里。

这座乐器博物馆已经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经过几代私人藏家的转手之后,1926年被莱比锡大学买下。尽管绝大部分藏品都已经毁于战火,但博物馆自20世纪50年代重建以来,重新购买并受赠了一大批珍贵的乐器,构成了今日的展览主体。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方,足以消磨掉近一天的时光,因为每一件藏品都值得细细端详。这些乐器既有着古代艺术品的器形之美,更让人联想起它们的声音,这使得在博物馆里的时光如同被凝固。

瓦格纳出生的地方

莱比锡乐器博物馆

一座城市的两面

1813年10月,拿破仑率领的军队在莱比锡被由普鲁士、俄罗斯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军击溃,成为独裁者走向毁灭的前奏,这也是德意志民族在近代历史上首次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100年后,民族意识愈发膨胀的德国人在莱比锡建起了一座“民族大会战纪念碑”,仅1年之后,德国吞并了卢森堡与比利时,将世界大战的战火引至整个欧洲。

即使只是在远处观望这座纪念碑,也会被它的气势震慑得说不出话来。这座91米高(也是欧洲最高)的纪念碑有着巨大的底座,500多级台阶既宏大又充满细节。我在攀登台阶的途中看到很多穿着健身服爬上爬下的人,据同行的朋友说,这里是莱比锡健身爱好者的乐园,攀爬这10多层楼高的建筑不仅有益健康,还可以俯瞰莱比锡全城的美景。

面对这座纪念碑久了,人会感到压抑,特别是想到在咫尺之遥的市区里,有巴赫的教堂,有勃拉姆斯、舒曼与门德尔松的故居。这是一座艺术的城市,却也被挟持着成为一个崛起中的政权炫耀武力的场所。莱比锡在我心中分裂成了两个形象:一个是属于艺术的、充满古典之美的莱比锡,另一个是属于德意志民族的、骄傲的莱比锡。令人感到庆幸的是,战争已经渐行渐远,这座城市将会不断产生新的艺术,却不会盖起新的战争纪念碑。

猜你喜欢
莱比锡浮士德塑像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浮士德》(书影)
塑像和井
论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与相对应的五宗罪
德国 莱比锡哥特节
周末逛逛莱比锡农业展
浮士德魅惑工厂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