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油甲酯生物柴油的润滑性能

2015-12-12 09:49曹兴安邵国泉
安徽化工 2015年5期
关键词:磨斑蓖麻油玉米油

曹兴安,邵国泉

(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2.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

燃油燃烧产物中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会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由于化石燃油不可再生,过度依赖化石燃油会加速能源危机[1]。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对燃油中硫含量的限定标准越来越苛刻。但是,随着燃油中硫含量的降低,燃油润滑性能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寿命。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主要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合成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可再生燃料[2]。与化石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含硫量低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是石化柴油潜在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碱催化[3]、酸催化[4]、生物酶催化[5]和超临界酯交换法。其中,酯交换法是当前工艺最为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工艺。本文以大豆油[6]、菜籽油[7]、蓖麻油[8]与玉米油[9]为原料,通过碱催化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进行润滑性能测试,对磨斑表面进行检验。通过比较,发现以菜籽油为原料合成的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综合摩擦学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市售大豆油(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菜籽油(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蓖麻油(天津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玉米油(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KOH(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蒸馏水(自制);0#柴油(中石油)。

1.2 生物柴油制备与表征

分别量取100mL不同的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与玉米油,置于250mL烧瓶中水浴加热到55℃~65℃,加入预先配制好的KOH甲醇溶液(KOH用量为油的1%),再加入20mL甲醇。搅拌反应55min后冷却分层,上层为黄色澄清溶液,下层为红褐色甘油成分,取上层清液洗涤至pH=7,再经蒸馏得到浅橙色澄清产品,即生物柴油。实验结束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

1.3 润滑性能测试

参照SH/T 0765-2005标准,在高频往复试验机上对合成的几种生物柴油的润滑性能进行评定(见图1)。试验条件:试验球GCr15,硬度HRC 60,粗糙度0.032 μm,直径6mm;试验片硬度HV30 190-210,粗糙度0.016μm,直径10mm,深 3mm。标准载荷 200g(1.96N),测试温度60℃,摩擦时间75min,相对湿度60%。每组试验重复三次,数据取平均值。试验结束后用基恩士3D激光显微镜对磨斑进行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表征

图2是不同植物油合成的生物柴油的FTIR光谱图。图中1740 cm-1为酯键上的C=O伸缩振动峰,1165 cm-1为-C-O-C-的伸缩振动峰,3010cm-1是C=C上的C-H伸缩振动引进的,2950cm-1与2930cm-1分别属于-CH3与-CH2-中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2850cm-1则是C-H的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1370cm-1是-CH3中的C—H特征的对称弯曲振动,在1450cm-1左右若干小弱峰则属于-CH3不对称弯曲振动及-CH2-的弯曲振动峰,716cm-1是 -(CH2)n-碳链引起的。上述红外峰归属的官能团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结构非常吻合,此外,图中所有产物的FTIR光谱图基本一致,表明产物结构类似,均为脂肪酸甲酯。

图1 高频往复试验机及摩擦副示意图

图2 不同植物油合成的生物柴油的FTIR谱图

2.2 润滑性能测试

表1显示的是不同样品的平均摩擦系数。从表1可以看出,合成的四种植物油甲酯生物柴油的摩擦系数均小于0#柴油,表明生物柴油的减摩性能优于矿物柴油。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其中的酯基不仅具有良好的润滑功能,还可以吸附在摩擦副表面,从而使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表1还表明蓖麻油合成的生物柴油减摩性能最优,菜籽油甲酯生物柴油次之,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减摩性能与菜籽油甲酯生物柴油接近,最差的是玉米油甲酯生物柴油。

表2显示的是不同样品润滑下的钢球磨斑的平均直径。从表2可以看出,0#柴油润滑下的钢球磨斑较大,而所有生物柴油润滑下的钢球均具有较小的磨斑,表明生物柴油比0#柴油的抗磨性能更优。表2还表明,四种生物柴油的抗磨性能存在一定区别,其中玉米油生物柴油磨斑最小,抗磨损性能最好,菜籽油生物柴油抗磨损性能与玉米油甲酯生物柴油性能接近,而大豆油生物柴油与蓖麻油生物柴油抗磨损性能相对较差。植物油合成的生物柴油的化学结构虽然类似,均是脂肪酸甲酯,但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种类不同,从而使不同生物柴油表现出不同的减摩抗磨性能。图3是不同样品润滑下钢球磨斑的激光显微照片。从图3可以看出,所有样品润滑下的钢球表面均出现较为明显的犁沟,表明主要磨损方式均为磨料磨损。其中0#柴油润滑下的钢球表面犁沟最深,磨损最为严重。与0#柴油相比,所有生物柴油润滑下的摩擦表面的犁沟均相对较浅,表明磨损较浅。

表1 不同样品的平均摩擦系数

表2 不同样品润滑下的钢球磨斑的平均直径

3 结论

四种不同植物油合成的生物柴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均优于矿物柴油,其中蓖麻油生物柴油减摩性能最好,玉米油生物柴油的抗磨性能最优。但蓖麻油生物柴油的抗磨性能较差,玉米油生物柴油减摩性能差。综合比较,菜籽油生物柴油既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同时也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因而综合性能最优。

图3 不同样品润滑下的钢球摩擦表面的激光显微照片

[1]陈金思.棉籽油乙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Demirbas A.Comparison of transesterification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vegetable oils and fat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8,49(1):125-130.

[3]黄彩霞,刘荣厚.菜籽油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参数[J].农业工程学报,2009,12(25):234-239.

[4]盖玉娟.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陈新,里伟,杜伟,等.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化工,2007,27(8):23-25.

[6]盛梅,郭登峰,张大华.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2,27(1):70-72.

[7]张振乾,官春云.菜籽油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24):304-308.

[8]程国丽,杨云峰,王标兵,等.蓖麻油生物柴油组成及其燃烧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08,7(24):171-174.

[9]胡震.玉米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0,3(39):239-241.□

猜你喜欢
磨斑蓖麻油玉米油
润滑油四球抗磨损性能研究
玉米油精炼加工过程中营养及风险指标的探索
基于双极值滤波和边界细分的磨斑图像分割算法
纳米WS2和TiN对GCr15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基于柴油介电特性快速检测其润滑性的方法研究
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铅
蓖麻油的终端衍生产品——泡沫塑料与弹性橡胶
α-及γ-生育酚对玉米油回色的影响
蓖麻油制取癸二腈的理论与工程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