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 推拿和针灸不同顺序组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

2015-12-18 07:32张伟超冯卫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椎间盘颈椎颈部

张伟超 冯卫权

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康复医学科 佛山 528100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疾病,多由于急性损伤或反复轻微损伤后纤维环破损、髓核突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所致。牵引、推拿、针灸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非手术疗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物理作用促使突出的髓核回纳,改变髓核与硬脊膜、神经根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解除肌肉痉挛、矫正小关节紊乱,解除关节滑膜嵌顿,松解神经根黏连,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消退[1]。本文探讨了牵引、推拿和针灸不同顺序组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08—2013-07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纳入研究,均有颈肩部、上臂、背部疼痛、麻木、头痛、眩晕症状,颈部活动受限,棘突旁压痛或放射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结果阳性。X线检查结果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出凝血功能异常、严重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间盘滑脱、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交流障碍、高龄、妊娠期女性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A 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0 岁,平均(45.72±11.65)岁;体质量47~85kg,平均(63.25±10.68)kg;病程3~24个月,平均(11.65±2.83)个月。B 组40 例,男25 例,女15 例;年 龄22~60 岁,平 均(46.24±11.36)岁;体质量48~84kg,平均(63.76±10.35)kg;病程2~25个月,平均(11.43±2.79)个月。2组年龄、体质量、病程、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采用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牵引力为5~10kg,牵引时间为30min/次,1次/d[2]。针灸治疗取穴颈部夹脊穴、风池、风府、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采用毫针刺入得气后,将艾柱置于针柄上点燃,2壮/d[3]。

推拿治疗患者取屈颈、后仰体位,采用滚法放松颈背部肌肉5min,医生立于患者背后,左手扶持后枕部,右手托住患者下颌部,略前屈颈部,双手向上提拉,缓慢旋转患者头部以活动颈椎小关节。颈部微前屈,向左右作颈部旋转,颈部沿矢状轴上仰,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复位。以拇指和中指指腹自风池穴至颈根部按压,用力拿捏颈项两侧软组织。采用揉捏法放松颈背部,伴上肢麻木者采用上臂拔伸、抖上肢等手法[4]。A 组接受先推拿和针灸、后牵引顺序组合治疗,在针灸、推拿治疗后休息10 min,再接受牵引治疗。B 组接受先牵引、后推拿和针灸顺序组合治疗,在牵引治疗后休息10 min,再接受针灸、推拿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再开始下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评价指标 治愈:治疗后强迫体位、颈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颈椎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无强迫体位,颈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活动至最大生理活动度时有轻微疼痛;有效:治疗后强迫体位、颈部疼痛症状好转,颈部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由退行性变和外伤引起,患者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颈脊髓处于紧张状态,脊髓内压力增加,导致神经根和传导束功能受损,一般好发于C4~5、C5~6、C6~7椎间盘。局部炎症、水肿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神经组织内代谢产物大量积聚而诱发疼痛[5]。颈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理论中“痹证”之范畴,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痹阻,治则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为法[6]。

颈椎牵引是通过外力作用调节和恢复颈椎局部的生物力学平衡,解除肌肉痉挛,拉伸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从而松解粘连,降低椎间盘压力,减少神经根压迫[7]。推拿疗法通过纠正解剖学异常和小关节紊乱,使椎管内外结构产生位移效应,减轻神经根和脊髓的压力。同时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松弛痉挛的肌肉,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加快炎症、水肿吸收,达到舒筋活血、化瘀通络之目的[8]。针灸颈夹脊穴可直接刺激相应节段的颈神经,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而提高痛阈。艾柱灸法通过针刺刺激和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消除神经根水肿,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9]。采用先牵引、后推拿和针灸顺序组合治疗时,首先接受牵引治疗恢复颈椎小关节的解剖学位置,保持局部生物力学平衡,使局部肌肉痉挛状态得以解除,粘连松解后神经根压迫状态消除,从而起到治本之目的。之后再进行推拿、针灸治疗,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缓解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达到治标的效果。

总之,采用牵引、推拿和针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效果,其中先牵引、后推拿和针灸顺序组合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1]陈道洪,任毅.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8):72-74.

[2]牛雪飞,苏辉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87.

[3]孙兆印,张学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9):750-751.

[4]王净蒙,李曦光,侯立皓.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8):3 491-3 493.

[5]张伟.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颈部急性扭挫伤56例[J].山西中医,2013,29(9):39.

[6]何迪英,蔡华萍.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72例颈性眩晕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6):117-118.

[7]高群兴,朱干.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38-440.

[8]龚星军,马文央,王倩芬.牵引配合经筋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1,23(3):16-17.

[9]许永良.牵引后整骨复位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15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1):848.

猜你喜欢
椎间盘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