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课成绩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2015-12-28 08:28王来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实验班体育锻炼

王来东

(南开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071)

高校篮球课成绩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王来东

(南开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071)

该文针对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目的、组合技术和小团体教学相结合的篮球教学模式,设计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比赛能力以及体育锻炼行为与对照组学生相比都有了显著性的变化,这说明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课内外的努力程度和情感体验,因此激发了学生课内外学习和锻炼的激情,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篮球课 过程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实验研究

篮球课成绩评价不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鉴定,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以此改善教学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使学生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对篮球课成绩的评价主要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等模式,总结性评价在篮球课的成绩评价中应用的比较多,方法也比较完善,过程性评价以及如何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应用得不太系统,很难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努力程度。

篮球课中篮球教学评价都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模式的,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围绕着一种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设计,这样的评价才具有针对性。本研究的篮球课程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为目的,设计了以体育项目的组合技术和简化比赛为教学内容,以网络平台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和小团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以组合技术和简化教学为教学内容增加课上对学生肌体的刺激强度;小团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联系更紧密,形成了课内、课外学习和锻炼的一体化;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增加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成为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体育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同时过程性评价环节设计的是否可行和严密、能否成为总结性评价的有益补充,也成为这种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表1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测试指标的对照

表2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技能的对照

表3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育锻炼行为的对照

表4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测试指标的对照

表5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技能的对照

表6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育锻炼行为对照

1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此篮球模式中的实施过程

本评价模式分成3个部分来实施,但这3个部分是在相互结合中进行的。(1)将总结性评价分成3个阶段来进行,使总结性评价具有了过程性评价中的激励功能和即时功能。把总结性评价分阶段来进行,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体素质以及篮球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激励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2)课上教师评价、小组内评价以及组间评价相结合的实施。在篮球课上教师将学生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对学生课上的评价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教师每节课对每个组中表现较突出的学生的出勤情况、服装情况、互动情况、参与程度、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给出分数,此平均分数作为期末成绩中的平时表现成绩。除此以外,还有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打分,组长进行记录,每节课重点给小组内一到两名同学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相同。小组间的评价主要对组合技术学习效果、战术运用水平、配合意识以及比赛成绩进行评价。(3)课下教师网上评价、小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以及其他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实施。学期末教师对学生登录网络平台的次数和时间进行核算,算作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本课程采用小团体教学,学生在课下的练习依然以课上的分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的组长制定本组的练习计划以及练习内容,小组成员间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微信等形式相互督促进行学习。对课外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参加的次数、时间和练习的效果方面进行评价,此评价主要使用组内评价,小组长负责,记录每次参加活动同学的基本情况。课外的评价在最后期末评价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成绩是由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所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所得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比赛能力的分数以及过程性评价所得的课上表现、课下表现以及进步幅度所得分数,每项得分的百分比不同。

2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模式在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

利用本教学评价模式对3个教学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另外选取3个班作为对照班。对照班利用常规的教学和评价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进行测试,只利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不涉及过程性评价,但两次测试的成绩可以成为进步幅度的依据。实验班严格按照本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法以及教学步骤来实施。每次课教师都对要评价的内容和使用的评价方法反复研究,认真琢磨,使课上过程性评价实施得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教师定期与各小组的组长进行联系和交流,对在过程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

2.1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比赛能力、锻炼行为中的比较分析

学期开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身体素质、篮球技能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来自大学一年级,采用了随机分班的形式,测试结果见表1。从测试结果看,实验班在IMB指数、50 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800 m项目中的成绩比较好,其余各项对照班比较好,但是两组在体质测试指标的测试数据上不存在差异(P>0.05)。从测试的过程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大学体育教学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技能的测试成绩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表2),从测试的过程来看,大多数男生接触过篮球,能掌握一些投篮、运球和行进间上篮的技能,但是技术动作不规范,篮球意识和配合意识以及篮球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差。女生只有少部分接触过篮球,会比赛的女生很少。

利用体育锻炼行为跨理论模型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测量(表3),结果显示:实验班有18人、对照班有17人处于体育锻炼的行动和维持阶段;实验班有58人、对照班有57人处于意向和准备阶段,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如果得到很好的引导会很快的向行动和维持阶段转换,因此,课程的设计以及评价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处于前意向阶段的学生人数较少,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没有把体育和体质健康联系起来,是课内外最难调动其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一部分,体育课是他们接触体育、认识体育、建立体育概念的唯一途径,是激发他们体育兴趣的重要媒介。

2.2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比赛能力、锻炼行为的比较分析

对实验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在教学初始给学生说明此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的要点和实施步骤,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和积极的配合。学生在课上以篮球的组合技术和比赛为主进行学习,教师按照教学评价实施的步骤,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融入这种教学和评价模式中,课上和课下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从体质测试结果来看(表4),实验班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指标都有所提高,对照班的各项指标也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没有实验班的高,并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项指标存在着明显差异(P <0.05),有的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班的学生在课上更多的以组合技术和比赛为内容进行练习,练习的强度比对照班的大,而且由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较高,小组内的相互监督与合作以及小组间的竞争,都使得学生的练习兴趣高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小组长负责记录学生的出勤次数与练习时间等,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从篮球技能测试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表5),几项测试内容也是实验班好于对照班,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育锻炼行为的测试结果显示(表6),实验班的学生有78个处于体育锻炼的行动和维持阶段,12个人已经准备进行持续的体育锻炼了。而对照班的效果却不明显,只有32人处于行动和维持阶段,还有将近30人处于没有开始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实验班的课外锻炼的效果之所以比较好,主要是因为课下的练习作为期末平时表现成绩的一个方面,学生要想在课上有好的表现,在课下就要认真对待课上所学习的内容,还需要小组成员间不断地配合、练习和相互督促。因此通过过程性的评价将学生的课上和课下练习有机联系到了一起,使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中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课内外的一体化,同时培养其体育兴趣、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的身体素质、篮球技能和比赛能力与对照班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也有很大的改变,大多数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评价方法要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只有与一定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模式才会真正起到其真正的作用。在本教学模式中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因此教学评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8-119.

[2]尹博.体育锻炼行为的跨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6,13(5):120-123.

[3]史立峰.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91-94.

[4]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92-94.

[5]张新,杨峰,李国民.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11(5):107-108.

G841

:A

:2095-2813(2015)10(b)-00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30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实验班体育锻炼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