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早期见习对口腔本科医学生培养的作用

2016-02-06 19:43刘航航李运峰叶斌张凌琳罗恩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本科生医患

刘航航,李运峰,叶斌,张凌琳,罗恩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临床早期见习对口腔本科医学生培养的作用

刘航航,李运峰,叶斌,张凌琳,罗恩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处于由医学生转换为医生的过度期的医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关注和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前培训、实习的同时,对初入口腔专业的本科生开展临床早期见习,可增强口腔医学本科生对口腔专业的认识和兴趣,提供与导师更多的交流机会,开阔眼界,且能提高医患沟通和创新思维能力。

临床早期见习;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本科生教育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口腔疾病作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口腔健康的意义从以往的牙齿与牙龈组织的健康开始转变为“口腔是重要组织与机能的中心”的新高度。从而导致口腔医学的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口腔医学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口腔医学分为基础医学(口腔解剖学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以发际以下,锁骨以上,颞骨乳突部垂直线以前及咽门以前所包含的组织器官(眼、耳、鼻、甲状腺除外)为界均为口腔医学研究的领域。现代口腔医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研究和防治口腔颌面部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不但体现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有效地克服了西方牙医学的局限性,逐渐发展成为医学和美学的结合科学。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正由于口腔疾病涉及范围广,病情错综复杂,诊疗程序包括从医患体位的调整到精细的根管治疗等,相比理论知识的丰富,临床实践的熟练显得更为重要。综上,口腔医学是一门重视技术的医学学科,口腔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认识、了解各种疾病,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它不仅是一门临床学科,更是一门医技学科[1]。因此在口腔医学生向口腔医生转变的过程中,临床见习作为进入临床的第一步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不断加强和改进临床见习模式的同时,临床早期见习也逐渐走上口腔医学本科生教育的舞台。临床早期见习是一条提高医学本科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初入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而言,它可以在增强对医学学习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拓宽学术视野,且可以提供一个与导师和患者交流的平台,为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近年来深受导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新形式。

1 临床早期见习简介

临床早期见习,指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学早期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开展的临床见习活动,通常专业性较弱,涉猎广泛,目的是增强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广泛认识而非深入某一点的探讨,相比训练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更着重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现与导师、与患者的交流,开阔思维,可有效地提高本科生整体学习积极性和学术水平。

2 临床早期见习方式

临床早期见习方式的多样化更有利于提高本科医学生的参与度,其主要形式有:

2.1 临床导师见面会

一般由多学科联合举办,周期较长,半年/一年一次,由各学科代表导师及其研究生参与,所有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均需参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各学科导师轮流展示各自近期的科研方向及成果阶段,导师研究生分享各自的学习及科研经验阶段和医学本科生提问阶段。要求各学科导师展示内容专业性不可太强,重点表述近期的研究新热点、临床新治疗手段以及新材料的引进等,并可分享相应的文献或研究结果,从而促进学术交流,调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的积极性,以拓宽临床及科研视野,引发学生思考。对于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科研基本环节较为薄弱,研究方法较为陌生的低年级本科生而言,可以有效地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开阔科研思路,降低日后科研的盲目性,并可合理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提早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和充实性。

2.2 病例展示

由各学科分次进行展示,可集中于某一周内,也可于每周一次分开展示,每学期一次,本科生自愿参加,可以为典型临床常见病例,也可为临床罕见病例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治疗的开创性病例,形式为PPT演示或为视听资料的展示,内容应专业性较弱,对相应疾病病因、好发人群、发病率、我国流行病学状态、发病机制及主要的治疗手段及预后等简略介绍即可,而相对侧重于病例特殊点、治疗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或有争议的层面。一方面,为今后的临床见习铺垫,增加对口腔常见疾病的认识和学习并留有系统的印象,利于今后临床见习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本科同学主观能动性,促进课余对专业知识的主动学习而不失趣味,增强自身知识储备,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沿,并可一定程度拓宽今后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

2.3 临床见习

由学院统一安排,可分为两阶段,阶段一:上课期间每周一次,轮流于各个诊疗科室、病房、加工及消毒中心等处,由临床老师带教,参与患者诊疗,了解病人接待流程、常见的诊疗手段以及一般医疗常识,根据需要适当参与外科手术,了解手术操作,感受手术氛围;阶段二:寒暑假期间适当安排1~2周时间,分组轮转不同诊疗室,更加深入协助各科室诊疗工作,如进行取模、麻药注射、接诊病人以及调整患者体位等操作前准备,以便于更加系统地增加对某一口腔学科的学习与认识。从而利于本科同学早日融入口腔医学的集体,早日体验口腔疾病的诊疗,初步接触和认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相应临床操作可能伴有的风险等。此外,在增强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加强医患的沟通、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对今后的学习生涯规划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3 临床早期见习对口腔本科生培养的作用

3.1 有利于激发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本科生而言,口腔医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面对医学专业繁重的学业任务,漫长的学习生涯和培养周期,要达到逐步增高的医学教育标准,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动力,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和记忆,降低知识遗忘率,才能增强系统的分析、诊断疾病的能力,而不是枯燥、机械的背诵,提高在严要求、淘汰制的社会生涯中的生存可能。通过临床早期见习,展示口腔医学诊疗中的精彩病例,见习实际的诊疗过程,在表现口腔医学体系丰富、博大的同时,有利于增加本科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和对未知的向往,以提高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可以培养本科生自我学习能力,开阔临床思维

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发展强盛期的医学学科,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因此,在要求口腔医学生掌握已有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应重视对日新月异的新兴理论的了解和学习,只有主动追求科学前沿,扩展知识领域,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用的信息,开阔临床思维,为今后的科研方向提提供新的思路,提高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定期开展的导师见面会无疑是提供口腔医学前沿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病例展示内容中存在争议的部分,能很大程度增加课余学生的自我学习可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3.3 有利于拓宽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路,增强创新能力,降低日后科研盲目性

21世纪是以创新为主题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味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面对口腔医学广泛的发展前景,仅一味地接收已有的理论体系,传承导师教授的知识,将会禁锢自身的临床及科研思维,制约口腔医学的进步。临床早期见习中导师见面会所提及的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和病例展示中存在的灰色地带能为本科生提供很多科研思路,结合临床诊疗及病房见习,能很大程度拓宽本科生视野,增强创新能力,从而降低日后科研设计的盲目性,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口腔医学的发展。

3.4 能培养医患交流能力

有调查显示,我国由于医患沟通不足导致的医疗投诉和纠纷占总数的26.9%~70.0%,在某些情况下已超过了由于医疗技术问题所引起的数量[3]。因此,作为今后医疗行业的一员,在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当今社会,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既是创建美好医疗环境的利器,也是保护自己的盾牌,从而在保障患者切身利益的同时可以更好地维护临床医生的利益。从大学早期阶段开始接触患者诊疗,有利于尽早学习导师的沟通技巧,了解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并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医患沟通机会,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今后的临床生涯中注意规避医患纠纷的发生,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医患矛盾的改善和缓解。

4 目前临床早期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主要问题

①导师见面会缺乏计划性,数次导师见面会之间内容交叉较大,效率较低而导致参与积极性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且有时过于偏重基础研究而临床研究方向内容较少涉及,导致本科生未能完全理解,提问环节积极性较差。

②临床工作繁忙,导致病例展示准备不足,多以典型病例为主,存在争议和罕见病例较为少见;对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讲解较为缺乏;临床带教老师忙于临床而未能详细讲解诊疗过程。

③高校扩招,本科生基数大,且口腔操作视野局限,进行临床操作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可能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临床早期见习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4.2 对策

①整体规划两个学年导师见面会的参加人员,开展前各导师及其研究生准备各自展示内容并相互沟通,第二次准备时参考前一次的展示内容再次准备,内容应适合初入口腔医学的本科生,删减专业性过强的内容,提问环节以“提问墙”的方式在线展示在多媒体荧幕上。

②指定专门收集病例的老师或安排研究生教学指标,将分类为罕见及诊疗尚无完美方案或存在争议的病例以及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治疗的病例单独收集,适当加入病例展示环节。

③分批分科室进行临床早期见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少量多次开展,扩大宣传,减少抵抗心理。除学校安排的临床见习外,可自行安排时间进行临床见习,避开见习高峰期。同时还能增加临床导师的信赖,以便于进行更详实的临床操作。口腔医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改革的推动,对口腔医学的学习以及对口腔的保健更是不容忽视。我国的口腔医学近年来虽已取得重大成就,然而在现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民众饮食结构及行为改变的当下,国人的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相比,口腔医学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的突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不但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具体而言,由于口腔医学教育具有任务重、学习周期长等特点,适当地开展临床早期见习活动,有利于口腔医学本科生更好地适应口腔医学的学习,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开阔科研及临床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为今后的学习及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值得开展和推广的口腔本科医学生教育方式。

[1]张菊梅,殷丽华,王雪梅,等.对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1,27(16):174-175.

[2]樊焕焕,杜文,王杭,等.研讨会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8):535-536.

[3]金圭玉,吕艳超,吕行,等.口腔医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6):1092-1094.

Effect of Early Clinical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Oral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LIU Hang-hang,LI Yun-feng,YE Bin,ZHANG Ling-lin,LUO En
Huaxi Oral Medical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0041 China

The clinic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and it is an inevitable link for the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transmission period,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fresher in the dental major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and enhancing the training and practice of oral medical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 awareness and interest in the dental major,provide more communication chance with tutors,broaden the horizons and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ies.

Early clinical practice;Cultivation of oral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19

A

1672-5654(2016)12(a)-009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4.092

2016-09-08)

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2014“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临床复合型高级口腔颌面外科人才”(2014-1)。

刘航航(1994-),男,江西赣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颅颌面畸形矫治。

罗恩(1977-),男,四川泸州人,口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颅颌面畸形矫治,E-mail:luoen521125 @sina.com。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本科生医患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