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制度的思考

2016-02-13 05:36张力跃
职教通讯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学位高职生职业

韩 静,张力跃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制度的思考

韩 静,张力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专门的学位制度,“工士”学位的提出存在合理性,在宏观与微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位制度,我国应在严格规范与管理“工士”学位授予、提高“工士”学位的含金量、对获得“工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帮扶等方面进行变革,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工士

2014年6月20日,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工士”学位(试点)授予仪式上,1 103名应届毕业生穿学校统一定制的新学位服,按照正规的学位授予仪式,依次从院长和导师手里接过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1]这刻在学术界引起一番轰动,人们在为这一事件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在思考“工士”学位提出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工士”学位名称的提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政策文件中出现有关职业教育要建立学位制度的提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强烈诉求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工士”名称的由来

“工士”学位的倡导者是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李梦卿,他认为,其它名称如“副学士”学士从属性凸显,“技士”(“艺士”等)语义窄化,“能士”(“术士”等)歧义误读,因此,他根据“信、达、雅”原则,并结合《说文解字》《天工开物》《考工记》等著作,追根溯源提出“工士”一词。[2]“工”,最初的器物含义是工匠的曲尺,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善其事曰工”,“工”进一步被引伸为含有技术、技术修养、擅长、善于等含意。由此可见,‘工’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擅长、善于从事某个专业或职业,不论是理工科专业还是人文社科专业,都可适用于‘工士’学位。[3]

(二)获得“工士”学位的条件

要获得“工士”学位,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生必须遵循学校制定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工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获得“三证四合格”。高职生须获得“三证四合格”。“三证”即在校期间获得执业资格证或技能资格证、英语等级证(三级)和计算机等级证,“四合格”指思想道德素质合格、学业成绩合格(平均分在70分以上)、毕业设计或调查报告合格、跟岗实习合格。湖北职院在56个专业中选取数控技术、临床医学等14个专业为试点,有1 103人顺利获得“工士”学位,占试点专业总人数的62.6%。[4]这一规定是学校组织专家认证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而来,因此,使“工士”学位制度具有规范性与严谨性,且由于并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拿到“工士”学位证书,因而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

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全局,只有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国经济社会才会朝着更加稳定的状态发展。然而,我国大陆在职业教育方面没有相应的学位制度,对比于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他们之所以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与其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有密切关系。

(一)英国的基础学位

近年来,英国开始实施两年制的基础学位制度(Foundation Degree),是介于高等教育证书和荣誉学位之间的中间层次高等教育资格,相当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5级。全日制学生的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部分时间制为3或4年。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和国家职业资格有着对应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普通的学术资格相衔接,改变了英国以往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并行的双轨制。[5]如职业资格证书的NVQ4级与学历教育中的学士学位,NVQ5级大体与硕士学位有大致相同的地位与效力,而且,可以互相转换。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英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打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通道,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且符合人才的发展规律,这对于优化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规范学位和证书资格制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均具有突出作用,从而积蓄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储备。

(二)俄罗斯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

俄罗斯高等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可分为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学院。任何一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及其分校在有相应许可证条件下都可以开展普通初等、普通基础、普通完全中等、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甚至是补充职业教育(见表1)。现有的三类高等学校在实行以上教学计划的同时,通常还要实行高等教育后职业教育计划,对高水平人才、科学和教育科学工作者实行培养、再培养和技能提高,兼顾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科学研究。[6]因此,俄罗斯的职教生相对来说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可以升入高等后职业教育,并取得副博士与博士的学位。

表1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层次

(三)德国偏应用型专业的学士学位

1998年,德国出台《高等教育总法》,决定设立国际承认的毕业文凭,即高校可开设学士课程和硕士课程;大学和高专都可颁发学士、硕士学位,且分为偏理论型专业的文学学士和硕士、理学学士和硕士,偏应用型专业的学士学位。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高等专科大学(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普通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中。其中,以高等专科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见表2)。

表2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7]

到目前为止,德国高等专科学校还不能授予博士学位,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需要到综合大学继续学习一至两个学期,成绩特别优秀的也可直接攻读。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普通高等学校向高等专科大学的优秀生敞开了通往博士学位的大门,有些高等专科大学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由普通高校授予学位。

(四)我国台湾的副学士学位

与美国一样,我国台湾地区也设有副学士学位。2004年,台湾地区修改《专科学校法》,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将其授予技职教育体系的二年制专科学校以及五年制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技术学院内也设有研究院(所),开办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台湾的学制如图1所示。

图1 台湾学制示意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台湾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且职业教育种类繁多,一方面,体现了职技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办学目标定位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改变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视就业培训,忽视学生个人自身发展需求的状况,为职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利和升学的机会;同时,职技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也符合台湾地区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对更高层次的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8]因此,在台湾,不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体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且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不用类型的人才,体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三、“工士”学位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强化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研究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工士”学位制度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宏观方面

1.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低层次的教育,是面向社会下层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所轻视。尽管在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职业教育的地位仍远低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这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与政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相矛盾。

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没有自己的学位制度,高职生若想继续深造,可以通过“专升本”教育,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 2号)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总规模内。对高职生来说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就相当少,而且即使如此,高职生最多能读到本科阶段,因此,常被认为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另一方面,即使高职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本科行列,他们进入的是学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职生将面临与普通教育的本科生同样的学习内容,不仅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难以达到学术教育的标准,而且不能突出他们自身的特色,对我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一大资源的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拥有自己的学位制度,才能够培养更高级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才能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在促进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特色化方面有突出贡献,却没有受到与普通教育相对应的重视,“工士”学位的出现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有利于实现普职公平竞争,从而促进二者均衡发展。

2.是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他将人的智力分为九个部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从多角度、全面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他们会在不同的方面展现自己不同的特长。

有学者认为,实行“工士”学位的最大价值是通过学位制度的衔接来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渠道,架起一座“立交桥”,通过学分互认制度使高职生与普通教育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学分制的优势是通过与普通学校教育、高等学校教育以及职业资格培训之间,逐步实现所谓“学分替代”“学分对应”等,成才就不再只有从普教到高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实现普职沟通、学历与资格衔接等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转换的需求。[8]然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却只是职业院校承认普通教育的学分这一单方面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学生要想转到普通教育进行学习则是难上加难。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是我国教育系统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而非两种不同的教育层次,二者是并列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职业教育系统没有自身的学位制度,因而,在人们的观念中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下属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因此,只有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单独的教育类型,那么,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学位制度体系,“工士”的出现也就有其合理性了。

3.是终身教育的诉求。终身学习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它是指通过一个不断地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自信、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一方面,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经济方面都有对更高层次教育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且日益更新,人们对当前知识的学习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应运而生,且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那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这就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终身教育的发展。我国学者李建奇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衔接,造成高职学生继续深造机会稀缺,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9]因此,他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应建立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制度,而“工士”学位的出现无疑可以满足这一诉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4.是我国学位体系多样化的需求。学位等级多级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的要求,三级学位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学位制度作为与高等教育制度相配套的制度,理应涵盖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才能对整个高等教育起引导、规范作用。[10]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学位结构比较单一,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完善我国学位结构体系,使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终体现的“工士”学位制度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微观方面

1.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而言,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很多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入职业院校,高职院校通过设立“工士”学位,可以形成一种优秀的校园竞争文化,高职生在学校中学习具有目标,学习就会有动力,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无疑会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质量提高,社会对其需求量就会相应地增加,因此,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不受重视的困境就会有所缓解,从而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的生源诉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3 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层次及学制学位对应简表

2.提升高职生的自信心,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很多高职生都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不强,当他们迈进职业院校的大门时,就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由于没有学位制度,他们认为即使在学校中努力奋斗也无济于事,因此,他们更加消极颓废,在学校中虚度光阴,没有学习的动力。设立学位制度,高职生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在追求“工士”学位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自己的价值。

李梦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目标价值,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使学位成为其努力学习的重要刺激物,为获取学位,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注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整体提高自身的可雇佣能力。[11]高职生为了获得“工士”学位,就会不断地设立目标,而心理学家耐特(Knight)、瑞莫斯(Remmers)通过实验发现,学习者认清学习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学位制度可以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3.简化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筛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筛选假设理论(筛选理论或做文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等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当他们在进行人才选拔,虽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真正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但可以通过“标识”(后天获得、可以改变的,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与“信号”(天生而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来挑选员工。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因此,企业若想在众多求职者中聘用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优秀人才,普通教育可以通过学位证书来提高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工士”学位来吸引雇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企业可以根据高职生是否获得“工士”学位证书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之一,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采取各种方法选拔人才,经济高效,而且,由于设置“工士”学位制度,高职生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有益的,高职生的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薪聘请不到高技能人才的现象也能得到部分的缓解。

四、“工士”学位制度实行的路径分析

虽然“工士”学位制度的优势凸显,但仍需严格规范与管理,提高其质量,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帮扶。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一)严格规范与管理“工士”学位的授予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考试合格后,由有关部门授予并得到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12]由于学位不仅代表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而且,也是代表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标准,若被一些机构滥用,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学位的颁布更需要科学严谨的评判标准,国家应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来严格监督与审查“工士”学位的实行,对一些不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使其能真正促进我国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工士”学位的含金量

“工士”作为一个新事物,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工士”是否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还需市场的检验。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高职生的能力培养,使其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能够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满足市场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应坚持“宽进严出”的标准,给予少数办学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授予权,保证获得“工士”学位的高职生的比例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对真正优秀的毕业生予以学位证书,只有这样,才能对高职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若获得“工士”学位成为轻而易举、几乎人人都能获得的事情的话,即使高职生握有这一证书,对改变高职院校的地位以及提高高职生的竞争力毫无用处。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对获得“工士”学位的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其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进行跟踪记录,若发现有不足的地方再对这一制度进行改善,且应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培养出高质量的、市场急需的人才,从而不断完善“工士”制度。

(三)对获得“工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帮扶

一方面,获得“工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继续向上深造,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获得“工士”学位而想直接工作的学生,用人单位应给予这一部分学生锻炼机会,政府予以一些优惠政策来重点培训他们,让其感受到“工士”学位给他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而不是只是获得“一纸文凭”,对他们实际就业毫无帮助,这就违背了实行“工士”学位的初衷。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向他们推荐获得“工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这些高职生地位的改变无疑会对其他选择高职学习的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整个劳动力市场会获得良性循环。

[1]张枫逸.首个“工士学位”,意义远超一纸文凭[N].新华每日电讯,2014-06-23(003).

[2]李梦卿,王若言.工士学位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名称推定语境研究[J].职教论坛,2014(31):20-25.

[3]刘洪强.“工士”能否搭建多路径成才“立交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6-28(008).

[4]徐长发.中俄典型地区职业教育调查与比较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9-70.

[5]陈发美.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走向及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1(2):32-34.

[6]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25.

[7]田鑫鑫,张磊.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2007(3):52-54.

[8]李梦卿,安培,王克杰.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50-58.

[9]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5-198.

[责任编辑金莲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社会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95)

韩静,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张力跃,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

G720

A

1674-7747(2016)31-0066-06

猜你喜欢
学位高职生职业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职业写作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我爱的职业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