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2016-04-08 17:24陈凤伟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教师数学

◇陈凤伟

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陈凤伟

数学教师无疑是学生认识数学、爱上学习的引路人,那么研读学生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然而在现实中,学生是怎样学数学的?他们在学习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体验?产生了怎样的数学情感?这一系列问题把我自己问住了。我真的读懂学生了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2003年我走近学生进行了“今日如何做数学教师”的调研。

面对收集上来的信息,我由衷地感叹:儿童是成人之师!学生会告诉你如何做教师!

看,学生用画笔描绘的数学学习已不局限在教室里。他们希望到大自然中学数学,看看蜂巢中的数学是怎么回事儿;他们希望到生活中学数学,看看统计的方法如何解决图书馆购书问题;他希望学习宇宙中的数学,看看星星滑行的优美轨迹究竟可以产生哪些美丽的图形……

听,学生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数学表达。他们不但可以用书面语言、数学符号来表示问题解决的过程,还可以用富有个性色彩和年龄特征的新图形、肢体语言,来展现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思,学生面对陌生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想什么?他们希望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借助模型摆一摆,运用材料做一做,设计方案试一试。他们想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

情,学生心目中的数学老师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爱笑的”“讲课生动、有趣的”“课下能和我们做朋友的”“给我们讲许多有意思的数学窍门的”“把时间留给我们,先让我们独立解决,然后再和老师讨论遇到的问题”……

困,有些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因为有的问题没听懂,再往后学就更困难了。”“做错题总被家长和老师批评。”“数学课上老师总在讲,课下又留好多题,把玩的时间都占了。”……

学生是纯真的,但也是深刻的。面对他们需要呵护的天性、需要激发的灵性、需要磨炼的韧性,我们必须树立“儿童教育立场”,珍视每一个鲜活的40分钟,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2006年,我开始了“基于提升学生数学成就,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系列研究。如“基于学生需求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探索中形成了关注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路径,即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活动设计→动态调整预案→教学效果分析→反思归因→二度设计再实践。其中课上动态调整的预案是根据学情制订的,备份两三种,供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成趋势而选择;二度设计是将最鲜活的课堂生成资源进行筛选、提炼,然后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再进入课堂进行检验。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落在最有效的操作点上。

随后进行的“儿童是怎样认识20以内数的”“第一学段代数思维的渗透”“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案例研究”等课程研究,从教学结构、过程的探寻,到教学内容的实质理解、策略提炼,用数据归纳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探索如何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亲近抽象、神秘的数学,逐步构建起每个学生富有个性文化背景的数学认知体系。

和学生一起“学”数学,你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我们必须俯下身,拉着学生的手,贴着学生的心,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看数学。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数学教师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