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外科护理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2016-05-30 15:57石立玉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PBL教学法中职

石立玉

摘 要:在现代医学教学改革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PBL、LBL以及TBL教学法。本文分别介绍了三种教学方法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為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外科护理;PBL教学法;LBL教学法;TBL教学法

外科护理课程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灵活地应用PBL、LBL、TBL等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一种围绕问题的教学法。该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根据临床护理实际,PBL教学法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准备环节。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7~8人,分别选出一名小组长;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然后挑选一些典型病例,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结合教学内容与病例,提出一些代表性问题,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将教学方案提前一周发放给各小组学生,让学生结合病例进行分工自学。

二是模拟现场环节。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整个过程,并认真整理、分析病例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采集到的病史资料及体格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研究,总结出患者身上存在的问题。

三是合作讨论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前一环节以及课前预习的问题展开研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科学制订各护理方案的优先级。该环节进行中,教师要从旁指导,引导学生踊跃发表个人见解。

四是总结评价环节。根据最终形成的护理病历,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归纳,并给予合理点评。特别是对于学生激烈讨论的一些重点、疑点问题,要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讲解、梳理,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二、LBL教学法

L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授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开门见山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供学生学习和记忆,以最直接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LBL教学法始终以教师为主导,以讲课为主要形式,学生相对比较被动。尽管LBL教学法存在诸多不足,但师资、设备投入比其他教学方法要少得多,教师的负担也相对要小一些。LBL教学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是教师准备。教师要提前进行备课,利用电子课件、挂图、实物教具等,针对具体外科疾病的护理要求、护理流程等制订详细的讲解方案。

二是学生准备。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习要求等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做好相关疾病知识的预习工作。

三是课堂讲解。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需配合教师思路,认真听课,授课中适时穿插、融入学科新动态、新进展,着重针对疑点、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以尽可能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三、TBL教学法

T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团队的新型教学方法,它是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进、优化而发展起来的。TBL教学法主要步骤如下:

一是准备阶段,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与要求,并将参考资料、测试题等准备齐全,然后从个人、团队、个人与团队的协作三个层面来设置评分标准,最后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二是实施阶段。教师首先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个人测试,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预习情况,然后进行团体测试,通常设置10~15道题目,由小组讨论完成。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答,对于有异议的地方,可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论述,或组织各小组进行辩论,教师从旁指导,利用示范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向纵深思考。

三是评价阶段。教师根据评测、讨论结果,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表现以及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协作程度进行打分,指出个人及团队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PBL、LBL以及TBL教学法各有特色。教师应该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灵活搭配使用,既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又要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外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骆小燕,王雪君.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临床教学的应用[J].中國高等医学教育,2012(5).

[2]张璐,李萌.TBL融合PBL教学法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3).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PBL教学法中职
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探析
OSCE在外科护理实训考核中的应用和分析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