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17 12:38王亚霖
护理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皮维度冠心病

刘 慧,靳 艳,郑 婧,王亚霖

(河南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 慧,靳 艳,郑 婧,王亚霖

(河南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冠心病知识问卷,对14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101.58±13.17)分,冠心病知识总分为(23.60±8.76)分。本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冠心病知识呈正相关(r=0.410,P=0.00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宗教信仰、职业、休闲活动、冠心病知识是影响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冠心病知识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较低者,关注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鼓励患者参与休闲活动,促进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形势[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能迅速开通阻塞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2]。近几年心血管病报告显示[3],冠心病患病人群趋向年轻化,18~59岁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数稳定增长。中青年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其患病不仅影响家庭功能也减弱其社会贡献,且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和参与心脏康复来预防复发,恢复到身体最佳状态。2012年《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心脏康复重要程序之一,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显示[5]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关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研究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老年人[6]。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及社区医护人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冠心病患者治疗符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7],初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成功者;(2)年龄18~59岁,具备正常语言交流及理解能力,能独立或在研究者帮助下完成问卷;(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患、听力障碍的患者;(2)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宗教信仰、医疗付费方式、有无休闲活动等;疾病相关资料:病程、家族史、是否合并慢性病、病变血管数目、支架植入个数等。

1.2.1.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由Walker等[8]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而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Ⅱ,HPLP-Ⅱ),包括52个条目。方衡英等[9]将此量表应用到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测量,其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5,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信效度。李彩红等[10]将此量表应用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根据文化差异,删除量表中4个条目,测得 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 0.91,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 0.91。 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包括48个条目,6个维度:健康责任、营养、压力管理、运动锻炼、人际支持和自我实现。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由“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分别给予1至4分,总分为48~192分,分数越高表示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越好。由于各维度所含条目不同,为使评价时各维度得分情况具有可比性,分析时采用得分指标[11],其计算公式为:得分指标=(维度的平均得分/该维度的可能最高得分)×100%。

1.2.1.3 冠心病知识评定调查表 该调查表采用肖美莲设计[12],该调查表包括52个条目,8个维度:冠心病概念、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方法、药物知识和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以回答“是”、“否”和“不确定”计分,回答正确的条目计1分,回答错误和回答不确定记零分。总分为0~52分,分数越高代表其冠心病知识掌握越好。各个维度之间的比较以得分指标来进行分析,该调查表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1,内容效度指数为0.8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向研究对象介绍调查目的和意义,征得其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讲解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让研究对象独立填写;因文化程度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独立填写者,研究者将调查内容与研究对象者进行口述,根据研究对象的意愿代其填写,研究对象疾病资料由研究者查阅病例后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为92.5%。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Data 3.0双人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采用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148例,男92例(62.2%),女 56 例(37.8%);年龄 33~59(51.48±6.21)岁;婚姻状况:已婚 140 例(94.6%),离异 4 例(2.7%),丧偶4例(2.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16.2%),初中 48 例(32.4%),高中及中专 45 例(30.4%),大专及以上31例 (21.0%);职业:体力劳动者80例(54.1%),脑力劳动者 68例(45.9%);有宗教信仰25例(16.9%),无宗教信仰 123 例(83.1%);居住地:农村62例(41.9%),城市 64例(43.2%),县城 22例(14.9%);医疗付费方式:自费 8 例(5.4%),城镇居民医保 75例(50.7%),新农合 65 例(43.9%);有休闲活动 62例(41.9%),无休闲活动 86例(58.1%)。病程:<0.5 年 75 例(50.7%),0.5~1年 23 例(15.5%),>1~5 年36 例(24.3%),>5 年 14 例(9.5%);冠心病家族史:有60 例(40.5%),无 88 例(59.5%);合并其他慢性病:有132 例(89.2%),无 16 例(10.8%);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数目:单支病变61例(41.2%),双支病变55例(37.2%),3 支病变 32 例(21.6%);支架植入个数:1个 103例(69.6%),2个34例(23.0%),3个11例(7.4%)。

2.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情况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得分为(101.58±13.17)分,处中等水平,得分指标为52.90%;得分指标最高的维度是人际支持维度,为62.62%,得分指标最低的维度是运动锻炼维度,为41.72%。见表1。

表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情况(n=148)

2.3 冠心病知识得分情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冠心病知识总体得分为(23.60±8.7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得分指标为45.38%;得分指标最高的维度是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维度,为66.27%,得分指标最低的维度是药物知识维度,为29.80%。见表2。

2.4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文化程度、居住地、宗教信仰、职业、医疗付费方式、有无休闲活动共6个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冠心病知识得分情况(n=148)

表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单因素分析(n=148)

2.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冠心病知识的相关性分析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与冠心病知识总分呈正相关 (r=0.410,P=0.000),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与冠心病知识各维度相关性结果,详见表4。

表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冠心病知识的相关性分析(n=148,r)

2.6 本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变量(如文化程度、居住地、宗教信仰、职业、医疗付费方式、有无休闲活动)及冠心病知识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宗教信仰、职业、休闲活动、冠心病知识是中青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 5。

表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148)

3 讨论

3.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101.58±13.17)分,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刘燕等[11]研究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结果基本一致,以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维度得分指标较高,压力管理和运动锻炼维度得分指标较低。本研究与李彩红等[13]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半年健康生活方式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研究对象年龄结构不同引起,本研究对象是中青年人群,而以往研究中老年人群较多。中青年一般处于家庭和事业顶峰时期,家庭和工作带来的自我成就感较强,因此自我实现维度得分较高;老年人退休后脱离原工作岗位,需要家人照顾,对家庭和社会贡献减少,自我实现感减弱。中青年社交范围广,人际关系网较扩散,来自亲人、朋友支持度较高,因此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高。本研究中压力管理维度得分较低可能与中青年处于工作的重要岗位和家庭的核心位置,承担的压力较大。龙艳芳研究指出[14]26~55岁人群参与运动最少,提高自我效能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本研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在运动锻炼维度得分最低,原因可能中青年往往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事业和家庭上,自我参与运动锻炼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担心支架的脱落及病情的复发,往往减少运动,形成错误的观念。Johnson等研究表明[15]行走干预有助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防止冠状动脉再狭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提示医护人员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注重运动处方对心脏康复的获益,让其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方式。

3.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冠心病知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冠心病知识总体得分为 (23.60±8.7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得分指标为45.38%。其中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得分最高,药物知识得分最低,与丁洪琼[16]研究结果较一致,原因可能为近年冠心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大,各级医疗部门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加之中青年接受知识程度快,接触知识面广,学习渠道多,因此二级预防知识掌握较好。冠心病治疗方法得分次之,原因可能为中青年患病后首先关注的是治疗疾病方法、最优的治疗方法、如何才能较快恢复健康等知识,因此患者会积极主动寻求这方面知识。这也提示医护人员对中青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根据不同时间点知识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指导。本研究显示药物知识维度得分较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药,而药物知识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对实行健康教育人员要求较高,且药物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这也提示在以后的健康教育中要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将专业化的药物知识转化为形象易理解的知识进行传授。

3.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3.3.1 宗教信仰 本研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宗教信仰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高,这与Lucchese等[17]研究一致。本研究中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求养生养性,肉类摄入以牛肉、羊肉、有鳞鱼类为主,这些肉类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因此从饮食方面减少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定期的宗教信仰活动(做礼拜等)使患者有更多机会与同信仰人沟通交流,容易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感较强。同时当面对来自生活或家庭的压力时,一方面宗教信仰可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患者还可以通过祷告、沉思冥想等方式来排解压力。总之宗教信仰的要求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3.2 职业 本研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从事体力劳动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比从事脑力劳力者要低,这与李彩红[18]研究结果一致,从事体力劳动(工人、农民)患者业余时间相对从事脑力工作者(教师、公务员)少且不稳定,因此不能规律饮食及运动。脑力劳动者一般每年定期参加单位体检,而体力劳动者相对来说较少,接触到学习健康知识的机会少,这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体力劳动者相对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积极较好利用互联网获的所需知识,进而会阻碍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提示医疗卫生部门需加强从事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将抽象的医学内容转化为通熟易懂的知识,例如:可以采用形象图画、声音等,使知识印象深刻易于接受,进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

3.3.3 休闲活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无休闲活动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之一,即有休闲活动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高于无休闲活动方式患者。研究表明[19],休闲活动诸如瑜伽、慢跑、练太极等可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原因可能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可以身心放松,释放压力调节心情,容易形成一个平和的心境,这有利于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示在健康教育时可以组织患者进行瑜伽、太极等有氧活动的体验,让其真实感受到活动的乐趣,积极鼓励患者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休闲娱乐活动。

3.3.4 冠心病知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与冠心病知识总分呈正相关(r=0.410,P=0.000),而且进入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说明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程度可是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重要因子,这与景月娟[20]研究结果一致。知信行理论认为[21]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只有掌握充足的知识,知识上升为信念,才能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冠心病知识水平较低患者,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较低,中青年患者工作家庭占据生活重心,健康意识相对薄弱,忽视对冠心病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因此不能很好掌握心脏康复知识,进而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心脏学会[22]指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项目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措施之一。而本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患者冠心病知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提示对中青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介入治疗注意事项、植入支架术后坚持用药知识以及运动锻炼的方式等。注重教育方法的选择,中青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利用新媒体的途径进行冠心病知识传授,增加知识趣味性、实用性。

3.4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临床护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青年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特点,中青年接受知识快,理解力较强,而闲暇时间较少,可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了解冠心病知识。临床护士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根据不同的信仰给予相应的饮食、心理指导。对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拓宽其接触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渠道,如在工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医院组织义诊下基层。积极鼓励患者参与休闲活动,养成按时锻炼的习惯,社区可组织多种形式的休闲活动诸如下棋、竞走等。对运动锻炼意识薄弱难以坚持的患者,可帮助制定合理锻炼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也可让其家人进行督促,也可在社区或医院开展冠心病相关的健康俱乐部,参与者相互交流,增加冠心病知识,促进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形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69-270.

[2]胡大一.探索中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模式-修复破碎的医疗服务链[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9):667-668.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2.09.002.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7):617-622.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5.07.001.

[4]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DOI:10.3969/j.issn.1007-9688.2013.02.002.

[5]Janssen V,De G V,Dusseldorp E,et al.Lifestyle Modification Programme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Eur J Prev Cardiol,2012,20(4):620-640.DOI:10.1177/2047487312462824.

[6]李彩红,符奇洁,余丽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10A):9-12.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9.19.003.

[7]韩雅玲.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6):37-40.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2.z1.002.

[8]Walker S N,Sechrist K R,Pender N J.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J].Nurs Res,1987,36(2):76-81.

[9]方蘅英,张美芬,陈妙霞.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水平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5):58-60.DOI:10.3969/j.issn.1001-4152.2006.15.032.

[10]李彩红,刘雪晶,杜长丽,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控制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9B):72-74.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0.18.034.

[11]刘 燕,金 奕,赵 岳.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8-6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2.01.023.

[13]李彩红,余丽君,李 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半年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6):4-7.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9.11.002.

[14]龙艳芳.长沙市城区中年男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DOI:10.7666/d.y1913767.

[15]Johnson N A,Lim L L,Bowe S J.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Home Walking Intervention after Outpati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9,16(5):633-637.DOI:10.1097/HJR.0b013e32832e8eba.

[16]丁洪琼,刘纯艳.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1.

[17]Lucchese F A,Koenig H G.Religion,Spiritu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search,Clinical Implications,and Opportunities in Brazil[J].Rev Bras Cir Cardiovasc,2013,28(1):103-128.DOI:10.5935/1678-9741.20130015.

[18]李彩红.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控制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19]Lau H L,Kwong J S,Yeung F,et al.Yoga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Rev,2012,12(12):1-23.DOI:10.1002/14651858.CD009506.

[20]景月娟.应用PRECEDE模式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3.

[21]Tawalbeh L I,Ahmad M M.The Effect of Cardiac Education on Knowledge and Adherence to Healthy Lifestyle[J].Clin Nurs Res,2013,23(3):245-258.DOI:10.1177/105477381 3486476.

[22]Thomas R J,King M,Lui K,et al.AACVPR/ACCF/AHA 2010 Update:Performance Measures 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Referral to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Services[J].J Am Coll Cardiol,2010,56(14):1159-1167.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mong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LIU Hui,JIN Yan,ZHENG Jing,WANG Ya-lin
(School of Nurs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atients.MethodsTotally 148 young and middle-aged PCI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HPLP-II)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the HPLP-II was 101.58±13.17,and tha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was 23.60±8.76.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nowledge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r=0.410,P=0.000).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knowledg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profession,religion,and leisure activity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patients’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0.05).ConclusionThe total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nowledge are at medium level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go to those with low level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In order to promot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medical staff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engaged in manual labor, and encourage patients to participate in more leisure activiti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influence factors

R473.5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5.014

2015-08-16

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Y1427002)。

刘 慧(1988-),女,河南安阳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师。

靳 艳(1963-),女,河南开封人,本科学历,副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0.7666/d.y1116169.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经皮维度冠心病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