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2-07 01:13安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食品课程

文/安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校应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20 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更是肩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高职院应把创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高职院校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以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为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高技能人才作出努力。

1 食品类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思路

以我校为例,食品工艺与营销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单元操作、食品生产工艺、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微生物学、国际商务经济基础、商品养护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加工典型单元操作技术,具有食品生产一线的操作与管理能力、食品检验与食品品质控制管理能力、食品产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等工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管理与食品生产加工理论知识,掌握食品营养检测技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生产技术与食品加工技术,具有营养指导和搭配、食品感官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具备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能力和食品生产加工技能,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食品类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食品专业各门课程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依托校办企业全真的工作情境、大学生创业中心及实际教学中加工及自行开发的产品,进行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并进行营销实战,有效地利用“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教学法”,模拟企业真实场景,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课堂流程如图2所示。

图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图2 课堂组织流程

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去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而且每门课程都会因此产生衔接性和连贯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改模式及课程整体设计

该模式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 教学法。所谓“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 教学法,是指由专任老师、企业师傅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仿真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相结合,采用理论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三种形式组织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模拟仿真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实施该教学模式提供教学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该模式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除了强调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想像,鼓励学生质疑、标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至于在眼界上看世界与人不同,在知识面上能够对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可行性比较高,能力方面可以组织团队、带领团队共同配合完成任务。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完全投入地参与其中,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这种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设置了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全部教学过程,让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真正实现“三化”,即教学做一体化、应知与应会能力训练一体化、课堂教学及实训地点一体化。

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编写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等一系列过程,形成教学新模式。下面以食品工艺学、食品感官评定及食品营销课程为例,展示教学情境的设计。

3 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

3.1 设计课程内涵。将传统的以理论讲授转为主的拓展领域课程变为以知识够用、注重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为主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提高课程的教学地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对于食品类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改成采用“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精心设置任务,改变考核方式,根据企业工序设置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以便各门课程根据企业实际进行各环节的衔接。

3.3 基于工作流程重新编制课程标准。打破原有的的教学大纲形式,以基于工作流程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3.4 颠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试卷考试。每小组的成绩由随堂表现+报告+答辩成绩+同组互评四部分加权组成,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该培养模式的推广价值

4.1 将食品专业多门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实际教学中加工及自行开发的产品,有效地利用“教学做一体,全实境工学结合”法进行教学改革,既注重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注重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巩固和丰富已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能力,提高了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4.2 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去完成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3 同一多门课程甚至跨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学习食品营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等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4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进行创新,例如,让学生主动查阅文献、参加创业创意大赛、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都,这样学生会主动地去完成这些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升创新能力。

4.5 可以结合食品加工类课程所学内容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边开发新型产品,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同时,借助项目的开展,学生也可以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中心,壮大创业生力军。

5 人才培养效果

5.1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近三年,我校食品类专业超过45%的学生参与了省、市、校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累计获团体奖13项,个人奖2项;有21名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发表科技论文或获批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15名学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以上个人或团体优秀毕业论文奖;6个创业团队在校期间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10名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2个团队学生毕业后入驻淮海科技园。

5.2 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该人才培养模式于2013年9月正式在本人所在学校食品类专业120名学生试点实施至今,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近两年数据比较,应届毕业生半年离职率由41%降低至17%,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由63%提升至87%,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由81%提升至94%,学生就业后适应性明显改善。在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的评价中,正面评价率为98.6%,普遍认为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自我认识和对企业的认识,端正了心态,提升了能力和信心,对于日后的学习、工作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和国际竞争力。

[1]嵇新浩.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4.

[2]祝木伟.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究,2016.

[3]周琳.构建情境化任务型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海外英语,2010.

[4]王琼.黄志端.李淑梅.高职医药营销与管理课程的情境化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食品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