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的运用

2017-03-07 05:47连世斌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文化传承语文素养

连世斌

摘 要:浸润式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相应情境,使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获取文本知识,体会文本思想内涵,从而获得美的体验与享受的一种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在新课改之风盛行的教育背景下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以高中语文为例,结合实践,对浸润式教学策略在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语文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文化传承

语文素养,即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将浸润式教学策略运用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语文文本思想内涵的教育熏陶,感受文本内容所体现的美的体验和享受,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借助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就情境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德国一位学者曾做过恰当的比喻,即犹如将盐溶于水,如此,难以单独下咽的盐便能在变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被全部吸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亦是如此,如果让学生面对一系列抽象的、冷冰冰的语言文字进行硬性学习和理解,学生既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无法做到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吸收。而若将知识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则可以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授语文教材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的文章时,我们就可借助直观教具来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所描述的场景犹如身临其境般地进行体验和感受,享受文本内容所呈现的画面美和视觉美,而且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以《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为例,本篇课文主要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体现了作者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在教授本篇课文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视频,如北京天坛、河北赵县安济桥、苏州园林、唐语砖雕、故宫等等,于是,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建筑便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眼前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令学生看得十分入神,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出了各种赞叹声:“中国古代的建筑真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啊!”“故宫的建筑太令人震撼了,堪称伟大的工程!”“蘇州真不愧有园林之城的称号,苏州园林真是我国园林文化的骄傲”……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还给学生播放了梁思成所讲述的中国建筑特征的相应图片和视频,这样在生动形象、声像并举的直观情境中,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认识由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学生既感受到了建筑大师高超的审美境界,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与传承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择与编排的,它们都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与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文章的传统文化因子进行深入挖掘,并在无形之中将教学重心由语言知识转移到传统文化观念、文本内容的文学底蕴上来,使学生以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文本内容所体现的深厚思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受到文本内容所包含的文化特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传承能力。

以韩愈的《师说》这篇文言文为例,它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因此,在这篇文本的学习过程中,我采取了三遍品读法,即:第一遍,品读作者的情感;第二遍,品读自己的感受;第三遍,品读大家的见解。让学生通过对这篇文本语言文字的细细品读,升华对文章的体悟,使学生能够提炼出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学生从师求学的原则,明确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并在潜移默化中因受到这种优良传统的熏陶和感染,也树立起对教师的仰慕、尊敬之情,这便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传承能力。

总而言之,浸润式教学可以通过及时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因子等手段,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以及课外资源的利用中,教师能够带着饱满的教学热情沉浸在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和传授中,学生则能以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方式接受语文文本思想内涵的教育熏陶。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大胆将这种教学策略有效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鹏荣.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浸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4).

[2]孙雪梅.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文化传承语文素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