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

2017-03-07 05:47刘利红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生物构建

刘利红

摘 要:“以生为本”不仅要重视生物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也要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结合相关实例,深入探究,着力于建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比如说,在对植物的学习和研究中,课堂上师生对知识问题的相互讨论,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玩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初中生物在新课改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虽然被定义为了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于初中生物的界定都是“副课”,这使得对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不够重视,和部分学校领导对生物教学的教学资源配置不是那么到位,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降低了。所以,为了学生对生物教育基础阶段的学习,为引导学生产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为社会输送全能型人才,有效课堂的构建迫在眉睫。

一、构建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1.增强互动交流

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实时关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甚者,一节课下来,全程与学生零交流,上完课就走人,当然这可能是夸张的说法,但是类似这样的教学情形也是存在的。

其实,对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也是他们的长辈。作为长辈来说,对自己孩子的嘘寒问暖,可以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动作,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甚至一个不足挂齿的微笑,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家的温暖。以此为构建有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就学习上的问题询问,从中掌握有效信息,为往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作准备,从另一个角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学观念的确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传统教学观念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课堂状态很被动,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在改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就应有效地改进这些问题,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点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还有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知识学习得到升华,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如在对各类植物的学习探究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中,以课本为中心,让学生展开对各植物的特点、生存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相互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现自我,总结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说明,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产生生物的兴趣。

二、问题形式的多元化

1.剧情化的问题

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快速成长的状态下,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的发育都不够成熟。尤其是心理上,初中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重点表现在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面对枯燥乏味的课堂,易产生厌恶心理,但同时初中生对新奇事物还是有很强烈的求知欲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对课堂问题进行相应设计,结合生活实例,在使学生眼前一亮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打个比方,遗传基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假设一对夫妇,两人均无色盲,且其双亲也并无色盲,但丈夫的妹妹有色盲,那么根据遗传学原理,他们生出来的孩子是色盲的几率是多少。既可以大体了解学生在遗传学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问题的实践

传统的课堂问题模式都是一问一答,或限时的书面小测,这些无疑是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高速理解消化的同时,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累赘。而且长期的理论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应该有实践活动的设置,这对学生综合性的发展,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在对植物蒸腾现象的学习中,设计一个小实验,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中的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处理,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过程后,观察三个枝条的实验情况,分别阐述三个枝条的实验现象,从中对植物蒸腾现象有具体认识。结合之后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对植物蒸腾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实验过程中促进了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三、教学方式的时代化

在信息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而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形式单一的尴尬,也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迎刃而解,对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构建有效课堂,都有很大的帮助。

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平台,例如:制作教学视频,用PPT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整理后用于课堂教学,都是对科技技术的应用的体现。在时代化的教学方式下,使得生物知识更加生活化,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构建有效课堂的思考是值得鼓励的,然而现实中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仍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需要广大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还要实际教学中反思和改进。生物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理论上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獻:

[1]韩晓燕.导学案引领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胡海红.构建初中生物理想课堂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2(1):124.

[3]赵华琴.关于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4,86(5):152.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生物构建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