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瘾心理的家庭矫正实验

2017-03-07 05:47梁贱桂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健全人格

梁贱桂

摘 要:网瘾、课堂学习行为偏激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一旦发现苗头,家长就要配合学校及时处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角色互换思考、适当的惩罚措施和劳动体验、案例分析……只要多管齐下,就一定会有成效。

关键词:思想根源;行为改变;教育合力;健全人格;目标激励

周五,我接到爱人的电话,说班主任通知她到学校接人。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让爱人立即去学校了解情况,把小孩带回来好好教育一番。第二天早晨,我宰了一只鸡,喊来小孩一起拔毛,心平气和地聊天,根本不说学校的事。早餐后,我满脸严肃地对小孩说,既然你不愿意读书,那就先学会养活自己的谋生手段吧,今天去帮大伯打稻子,明天去浇菜。两天后,经过事前的充分准备,我和小孩再次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从他3000字的反思材料中,从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劳动教育和甘愿认错中,我感到触动了孩子思想灵魂的内核。

一、深挖思想根源,确保观念转变

第一,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读书与上网两者可以兼顾。把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混为一谈,总是认为仍然可以像初中那样加几天班就可以把成绩搞上去,殊不知高中的知识内容和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单靠突击加班已不能解决问题。

第二,对身上不良习气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认为偶尔上几次网、欠交几次作业、上课打点瞌睡、字迹潦草等都是小问题,可恰恰是对这些小问题的放纵,使你从一个人人公认的优秀学生堕落为要学校打发回家反思的问题学生,多令人心痛啊!你不要小看那么一点点。以10天的事为例,如果每天的事刚好做到位,那么1×1×1×1……≈1,如果每天的事多做一点点,那么1.1×1.1×1.1……≈3,如果每天的事少做一点点,那么0.9×0.9×0.9……≈0.3,结果相差10倍!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沾染不良习气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以后再改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第三,讀书与不读书两种命运分析:如果继续沉迷网络,就意味着放弃学业,只能靠出卖简单廉价的体力劳动来谋生;如果一心一意把书读好,到大学深造,学好技术,就有可能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价值在知识经济社会有天壤之别,于己于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都必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通过劳动感受人生的辛苦,懂得感恩与回报

作为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大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几苗田和自己打短工养活一家人,一粒粮食一粒汗,钱来之不易啊!才两天的劳动你就感到腰酸背痛,是农民就要种田,是工人就要上班,是学生就要学习!虽说父母有工作,但两人加起来每月也不过3000多元。上有老下有小,基本上是吃光用光,我们节衣缩食,但从来没有抠过你一分钱。你再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用钱上网,买MP5,浪费钱财,居然还要剥夺父母询问的权利!钱是我们给的,我们理所当然要了解去向。因为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是用来给你读书的,而不是给你乱花的!眼睛近视了,学习成绩下降了,前途毁了,父母的希望没了,老师的心血白花了,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你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家长、老师,怎么想?

三、男子汉要敢于担当责任

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没有诚信谈何尊严?一个人可以犯错,但不可以重复犯错。知错要改,有错要接受处罚,才能长记性,吸取教训。今天体罚你,是因为你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希望你写出深刻检查,反思两年来的生活。

四、家庭教育要宽严相济,形成合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有爱,孩子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孩子认同父母建议的心理基础。严格,才能让孩子接受游戏规则,懂得自律。家庭成员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大方向要保持高度一致,偶尔也可以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让小孩有一个适当的台阶下。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倾诉,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家长可以向孩子讲一讲自己的苦恼,使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产生为家庭分担的念头。

五、定期跟踪,强化效果

家长在处理初期要定期跟踪,按时和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每周最少与小孩通话一次,多给正面鼓励,提高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确保收到成效。

六、要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一)明确奋斗目标

制定在目前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认识到“每天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的真正含义,能够感受到每次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争取每次月考前进5~8个名次,这种方法可以使他增加成就感,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

(二)转移注意力和兴奋焦点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人的行为世界不是被好的事情所充实占领,就是被坏的习气所瓜分。要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当不良心瘾发作时,要及时寻找替代物,如剧烈的体育运动,找同学聊天,看心理医生等,劳逸结合,逐步培养孩子新的爱好,引导他们增强自护能力,远离网瘾侵害。

(三)向优等生学习,善于总结每次考试,准备纠错本

要善于观察优等生的一举一动,从中借鉴于己有用的东西。要把每次小考当做高考,把高考当做小考,最大限度发挥已有水平,对每次考试错误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在纠错本归纳整理。把简单的事认真做,把认真的事坚持做,把坚持的事重复做。

参考文献:

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健全人格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严爱相济,多方合力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
家校合育 共享成长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