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7-03-07 05:47杨得超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性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杨得超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课堂是天然的育人之地,将德育渗透与中学语文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人文性;德育渗透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之所以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德育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也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故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具有特殊优势。因为语文教材多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们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润和陶冶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學的重要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它们长期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语文教师除了静心教书,更要“潜心育人”——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把语文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灵魂深处,把德育渗透到每堂语文课中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熏陶和灵魂的洗礼,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诚然,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具体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眼。

一、讲授新课时,在导入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课堂上,得体的导入或创作背景的介绍,对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贬居邓州时所作,表现出作者虽身居江湖,却仍心忧国事的高尚情怀。

二、在介绍作者生平时进行德育渗透

古人云:“文章憎命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许多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素材,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到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而砥砺自己奋发有为。例如,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弃医从文,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以笔为刀,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然而她身残志坚,发愤图强,笃学不辍,终于成为了伟大的作家。

三、反复吟诵名言名句,在诵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名言名句都具有恢弘的气象与优雅的情怀,它们不仅文笔隽永、用词精练,而且意境深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德育的光辉。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紧紧抓住课文中那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名言名句,并对其进行反复吟诵,慢慢地发掘出作者的真挚情感。比如在第五册中学语文《诗词五首》中,通过反复吟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名句,充分感悟和体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思;陆游僵卧孤村仍梦赴边关、驰骋沙场的爱国赤诚。

这样,学生在对经典名句的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滋养了他们的心灵,积淀了他们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

四、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鲁迅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进步的思想与崇高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只有心中充满阳光,才能写出有“骨力”、有“温度”的好文章。

当然,在作文题目的选择和构思立意方面也要足够慎重,尽量选择一些既具有人文气息又现实性较强的话题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这样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又能在写作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语文课堂是天然的育人之地。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新课程理念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真谛,提升人生境界,践行传统美德,传承民族精神,学会求真,学做真人,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和道德馨香。

参考文献:

[1]林潮波.建设小组文化创新班级管理[J].新课程(中旬),2014(2):18.

[2]张琳丽.当下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J].教师,2017(3):5.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人文性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