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四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2017-03-12 10:04覃柳环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归化目的论异化

覃柳环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

[语言文字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四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覃柳环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全国统一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翻译是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译英的段落翻译中,文化负载词频繁出现。本文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的12套翻译题为研究文本,比较和探索题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在目的论框架下尝试使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参考思路。

目的论;大学英语四级;文化负载词;翻译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全国性的英语等级考试,由教育部主管,每年六月和十二月左右举行,考试目的主要是为全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有效真实的测试数据。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大类,其中翻译题型占笔试部分的15%,翻译内容为汉译英。题目中常出现的中国文化类知识,如常见谚语、四字成语、典故等,常常令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视角,探索大学英语四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应对英语四级考试时,能够采取相应策略,更好的完成中译英的翻译。

一、目的论与文化负载词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它的提出使译者、受众和译文三者之间产生了动态的联系,翻译活动不再是死板的语言互换,而是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更有效的实现翻译功能。劳伦斯·韦努蒂[1]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他认为,异化法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规划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需以某些特定受众为对象,考虑到受众接受的程度和水平,采取适当的归化或异化的策略,实现最佳翻译效果。常见的归化策略包括意译、替换、增译、省译等,使读者尽可能地接近作者;异化策略包括音译和直译,使作者尽可能地接近读者。[2]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3]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不同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奈达[4]将翻译过程中常见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种: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廖七一认为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七种:一是我国特有事物,外语没有对应词,二是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三是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四是俗语或成语,五是习惯性寒暄用语,六是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七是具有两种以上国俗词义的词语。[5]常见的文化负载词如功夫、粽子、一带一路等需要适当采取直译或意译的策略,才能够使读者理解这些词汇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

二、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及翻译难点

自2013年8月14日起,大学英语四级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官方公布的翻译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长度约为140-160个汉字。[6]尽管翻译内容不多,但却令不少学生感到头疼。从学生方面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翻译题型不熟悉。非英语专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学习,更熟悉的是听力、阅读、语法选择题和作文题,部分学生可能到大学才开始翻译题型的训练,对翻译题型的不熟悉,让学生觉得下笔难,拿到翻译题目后,不知从何译起。

二是翻译比重不大,使得一些学生不够重视。改革后的四级翻译在四级考试中占15%,且只有中译英,造成中文译成英文难度降低的错觉。学生可能觉得中文自己一定能看懂,把大意翻出来即可,考试时将翻译题留在最后做,仓促做题,无法保证翻译质量。

三是学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积累不够。四级翻译常考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等内容,往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输入不够。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多是品读英文原版读物,而英译版本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却不常涉及。如果学生课后没有自觉的扩大翻译部分的阅读量,那么在四级考试过程中,为贪图省力,可能选择直译,达不到最佳翻译效果。

四是对翻译的评判标准认知模糊。由于缺乏相关训练,学生往往缺乏翻译鉴赏能力,不熟悉也不清楚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好的译文不是将中文大意译出,而是在词语的选择上更为准确,句式选择上更接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四级翻译题常常出现富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对这类词语的翻译究竟是直译还是意译,若没有适当的策略,将无法在翻译部分获得高分。

从教师方面看,大学英语四级已经不再是强制性的考试,而是以学生自愿报名为原则,因此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都不会涉及四级培训,更不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设置翻译课程。教师自身的翻译能力有限,对四级翻译训练不够重视,给学生的专业指导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学生翻译能力欠缺,无法熟练使用翻译技巧做题。

三、目的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四级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本文采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的《大学英语全真试题》[7],以及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的12套四级翻译题为样本。经统计,2014年12月三套真题,出现包含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段落2个,分别涉及社会文化和动物(熊猫)两个话题;2015年6月三套真题,包含文化负载词有段落1个,谚语翻译1条;2015年12月三套真题,包含文化负载词有段落3个,分别涉及城市介绍和社会文化;2016年6月三套真题,包含文化负载词段落有3个,分别涉及中国文化(功夫)、城市介绍和民俗文化(风筝)。可见,近两年的四级翻译涉及社会文化、历史文化的内容逐渐增多,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两次四级考试都出现了较多的文化负载词。因此,掌握适当的翻译方法,将文化负载词恰当的译出,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结合目的论中的归化和异化两种方法,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作翻译比较和探讨,并提供相关译文作为参考。

(一)归化策略

2)反思日志:反思日志是最常用的方法,对日常教学进行有规律的记录。日志内容可包括对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效果的思考与反思,记录典型教学案例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同时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反思日志是日后教师进行反思的基础,。

归化策略包括意译、替换、增译和省译等。在遇到中国文化中的俗语和成语时,意译的效果较好。如2015年6月翻译题中的“大米”主题出现了一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情况下会将其翻译为“You cannot make bricks w ithout straw”,若直译为 “A clever woman cannot cook a good meal w ithout rice”则会让英语受众感到疑惑,毕竟没有大米,还有其他的食材可以充当主食。同理,短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大多数人用面粉做馒头和面条”中的馒头译作steamed buns较为符合西方人的理解。这个段落还重复出现“大米”和“水稻”两个词汇,尽管有少许不同,但都指代同一种食材,直译为big rice或water rice只会令人心生疑惑,因此省译为rice即可。

2015年12月的翻译题是关于丽江古镇的,其中有一句话“丽江还以‘爱之城’而闻名”。这句话中的 “爱之城”属于方位名词,若直译为Ai ZhiCheng未免有些突兀,因此将其意译为City of Love更易于理解。同理,2016年6月出现的“潍坊以‘风筝之都’而闻名”,可将“风筝之都”译为Capital of Kites或City of Kites。

2015年12月有一道涉及中国父母和孩子的社会文化翻译题,其中有一句“他们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就是努力学习,考得好,能上名牌大学”。此处的“名牌大学”并非是实际的“名牌”,即famous brands,而是指著名大学、重点大学。因此,翻译时译为key universities或famous universities更为合适,也可译为prestigious universities,在选词表达上更显出译者深厚的语言基础。此次四级考试的另外一套翻译题是关于云南丽江的,其中有一句“丽江到处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让游客体验”。“少数民族”是中国语言的特殊文化负载词,特指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若直译为small numbers of groups则无法准确传达其内在涵义,因此不妨译为m inorities或m inority groups更妥当。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汉语的文化负载词有许多特殊的内涵和意义,采用直译的方式可能会令人难以读懂,此时应采用目标与文化中的类似的意象进行调整,使用归化策略,较易获得相似的认知效果。

(二)异化策略

异化策略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主要体现为直译、音译和音译加注。例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上下文都涉及“大米”的概念,直译也不会让人过于疑惑。但此处可作简单加注“which means people cannot succeed w ithout proper conditions”,如此表达会更清晰。同样,“馒头”作为中国特色食物,现在也有不少译者音译为Mantou,但最好也能以括号加注steamed buns会更好。

使用到音译法的情况,还包括常见的人名、地名等。如2015年12月关于云南丽江古镇的翻译题中多次出现云南省、丽江等地名,可直译为Yunnan Province、Li Jiang Ancient Town。另外一套题的 “湖南省省会”亦可直译The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2016年6月的三套题都出现了音译文化负载词的情况。第一套“风筝”主题的翻译题出现了山东省潍坊市、墨子和鲁班等人名、地名,可直译为W eifang City、Shandong Province、Mo Zi和Lu Ban;第二套以“功夫”主题,功夫和武术两个词汇逐渐以Kungfu和W ushu为人知晓,最早的翻译版本将“武术”译为martial arts,也可进行加注直译;第三套介绍浙江乌镇,一般也直译为Zhejiang Province、W u Zhen,其中提到的“京杭大运河”亦可直译为The Great/Grand Canal of Beijing and Hangzhou。

如果原语为英语,但转变为带有中文社会文化的文化负载词,建议直译。以2014年12月的翻译题为例,其中一套试题的句子是“中国的互联网社区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中国网民更多是出于社交原因使用互联网,因而更广泛的使用论坛、博客、聊天室等”。这些词语原本是由英文译成中文,因此再次进行中译英时,互联网、网民、社区、论坛、博客、聊天室等等,最好直接还原为Internet、netizens、community、BBS、blogs、chatting room。同时的另一套题考到大熊猫,熊猫被译为panda已被广为接受,因此大熊猫直译为Giant panda即可。

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许多包含中华文化色彩的文化负载词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异化翻译方法:一是能够更好地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特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让英语读者读懂;二是异化法有时还带上一抹神秘的文化色彩,反倒让更多外国友人尝试了解中华文化。[8]

四、结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漫长岁月里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近年来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也越来越多的涉及中华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内容。因此,在翻译方法上,可考虑使用目的论框架下的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汉语习语、谚语、俗语可选择归化翻译,或是直译加注,汉语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归化翻译法。此外,就表达效果而言,若直译不如意译的表达效果好,那么也应当考虑意译。人名、地名则建议使用异化翻译法。原语为外语转换为汉语再译成英文,也可直译。最后,文化类翻译题是四级考试的趋势,希望广大师生在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多进行中华文化类内容的翻译训练,多重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积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多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1]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2]廖慧华,戈玲玲.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李清照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2013(7):128-129.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5]郭旭明.从目的论角度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可译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1):184-186.

[6]张帆.大学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英语广场,2016(12):18-19.

[7]汪开虎.全真试题+标准模拟(四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8]宋华.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3(7):128-129.

M ethodsof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 ords in CET-4 Ex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QIN Liu-huan

(Guangxi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CET-4 isa nation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Translation isone important part of it.Chinese-to-English paragraph translation containsmany culture-loaded words.Based on 12 translation texts from December 2014 till June 2016,thisarticle compares and triesto findmorewaysto translate culture-loadedwordsunder the SkoposTheory.

SkoposTheory;CET-4;culture-loaded words;translation

H 310.4

A

1671-1084(2017)02-0091-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2.021

2017-02-08

覃柳环,硕士,广西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

猜你喜欢
归化目的论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