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的“唱诗”教学

2017-08-02 21:56孙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

孙艳

摘要: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诗词,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学与音乐的双重审美体验。“唱诗”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借助多媒体、学生表演和学生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实践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 “唱诗”教学

一、“唱诗”可以借助多媒体

在小学音乐课“唱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创设出诗词中的意境,推动和支持学生唱诗,同时扩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小学音乐教学变得生动、形象。

音乐是一门审美性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音乐教学,能夠让学生认识美、理解美、表现美,甚至创造美。将多媒体引入“唱诗”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借助多重感官,如眼睛看、耳朵听、大脑想等,综合性地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学音乐课中融入诗歌、音乐和画面,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将课堂定格在诗情画意之中。

在小学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唱诗”教学,契合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年龄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直观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融入诗曲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诗曲的节奏、旋律等,很好地调节音乐课堂教学的气氛。

二、“唱诗”可以借助学生表演

音乐“唱诗”既有诗词的特质,又有音乐的特质。诗词精雕细琢,弃一字觉少,增一字嫌多,将中国四声音调之美发挥到极致。教师将音乐和诗词联系起来,可以引发学生的身体反应(如跳舞)。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借助学生表演的方式展开“唱诗”教学,将原本分开的唱歌、欣赏以及器乐演奏等内容有效地整合,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当然,表演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代替“唱诗”本身。在表演中,学生可以自主表现、审美、实践和创造。

如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的《游子吟》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的佳作,诗歌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邃,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歌曲的旋律融合了民歌音调,与古诗词的神韵相契合。在表演中,一位学生扮演母亲,另一位学生扮演孟郊。孟郊外出求学,引发母亲无尽地担忧:“郊儿远去扬州,会不会照顾自己?衣服坏了怎么办?我得缝得更密些、更密些……”通过表演,学生深深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诗歌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感。学生唱出了那种纯真、朴实的母子之情,并由衷地感受到孟郊用心、用情编织地依依不舍、饱含深情的“母子爱歌”。

三、“唱诗”可以借助学生创作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创作实践方面,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古诗词几乎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谱写旋律,采用“留头换尾”等方法。实践证明,当学生谱写出自己的短句时,其内心的感受是强烈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将《静夜思》的歌词填入到《杨柳姑娘》中,完成曲调的转换,让学生感受曲调的变化。再如骆宾王的《咏鹅》、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诗句,篇幅短、含义浅,笔者让学生尝试谱写简短的旋律。在学生谱写完后,笔者让学生先自己试唱,然后在小组里传唱,逐步进行修正和完善,最后甄选优秀的作品班级合唱。在古典诗词歌曲教材中设置创编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尽管学生谱的曲曲调简朴、节奏平易、音域较窄,但诗曲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了音乐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其意义是深远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且具有诗歌合乐的传统。在小学音乐课中开展“唱诗”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中华诗词经典文化。“唱诗”,绝不仅仅是文字与旋律、诗词与歌曲的混搭,更是一种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诗韵”与“乐声”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文学和音乐的双重审美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