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优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2017-08-26 14:53张剑平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标小题学习策略

张剑平

学习者对策略的掌握以及运用程度,是直接影响二语学习者能否顺利高效地习得目标语的关键。综观在国内,少见关于初中学优生层面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学优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是相对于学困生而言,在学习策略应用上的“成功者”。通过对他们学习策略特点的研究,找出促使他们学习获得效果的共同特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引导,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有大面积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方法

笔者所在的学校, 学生的程度呈现两个极端的分化的情况较为明显。笔者在初中三个年级,各选取了其一次效度与信度较高的英语大考成绩作为选取受试的依据,取其年级该次考试的前100名,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中简称《课标》)的5级要求:认知策略(1-11题)、调控策略(12-19题)、交际策略(20-25题)、资源策略(26-29题)。《课标》强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四大策略调查的基础上,再加上情感因素(30-34题),共設计了34道单选题。问卷的题干基本上采用了课标中的原文。笔者对部分题目表述进行修改,使同学们更加容易理解。如19小题:

19.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

比如:我非常积极参加校英语角及年级开展的英语表演等活动,借此提高英语水平。

根据策略使用的频率,分别设置四组选项: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采用无记名方式,选项无错对之分,学生根据自己日常使用情况选择即可。

二、数据统计

在学优生中,共发放问卷300份。采用无记名方式。回收的有效问卷达到283份。

笔者将选项(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分别设置为数值4、3、2、1 输入到软件中进行求平均数M (mean)。得出的M在介于1.00-1.50之间表示很少;1.51-2.50之间表示有时;2.51-3.50之间表示经常; 3.51-4.00之间表示总是。本次统计,各个部分的信度分析Alpha值,平均值为0.80,此量表具有较好可信度。

三、数据描述与分析

1. 初中学优生策略使用总体特点分析

(1)学优生能经常在学习中使用策略,具有自己的方法。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

综观数据,四大策略和情感因素的平均得分均在2.5以上。使用最为频繁的是情感因素方面的策略(3.22分),其次为调控与资源策略。得分最低的为交际策略(2.92分)。

课标中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学优生而言,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较为明显,得分在五个部分中最高(3.22 分)。当他们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能够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策略,重新回到学习当中来。

34个小题的平均分在3.5分以上的题数为1道,在2.5分以下的题数只有为3道,可见表示学优生基本能经常使用各种策略。

(2) 学优生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善于记忆学习中的要点。

笔者列出平均分最高与最低的三个小题进行分析:

问卷中的12小题,是唯一一道平均值Mean值在3.5以上的题目。学优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英语的学习,属于记忆类的知识所占比例较大,学优生有自己的方法,对于众多的知识点能够找到重点所在,并用自己的方法记下,这是他们在学习上取胜的关键。另外,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学优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笔者看到,在得分低于2.5,也是仅有的这三个小题中,学优生对于“借助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文章大意”的策略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使用频率不高。而学优生对于课前生词的预习,以及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的频率都不高。这点则需要老师在策略培养方面注意。

(3) 学优生对各大策略的使用频率并不一致

通过对表一,学优生对认知策略的使用,标准差达到0.45,表示绝大多数学优生对该策略的选择较为一致。而对资源使用策略的标准差达到0.6,表明了有为数不少的学优生并不是经常使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来协助自己学习。从这四道题目的平均分来看,学优生最常运用的资源为工具书,如字典,该题得分最高,为3.32。另外,学优生也常关注生活中(包括媒体中)语言的使用,该小题(28题)得分为3. 04。而音像资料,以及图书馆与网络资源的使用则相对较少,音像资料使用得分为2.99,而图书馆与网络资源,得分只有2.72。

2. 不同年级学优生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平均分得到以下结论:

(1)三个年级的mean值在认知策略方面,使用频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以及学生认知的发展,三个年级的学优生使用的频率逐渐增加,到初三年级达到最高分。这个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初二与初一学生的使用频率几乎变化不大(平均数之差为0.01),几乎停留在初一的水平。但初三学生则远远超过这两个年级, 超过第二位初一年级0.23。

(2)除了认知策略方面,其余的四个方面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笔者发现,该四部分的得分,初二年级均为最低,不仅低于初中的平均值,而且比初一的平均值要低。

3. 性别对学优生学习策略影响的研究

在本次调查的学优生当中,三个年级中均为女生占多数,人数均在50人以上,超过总人数的60%。

在策略使用上,男生在平均值高于女生的项目有交际、资源策略,以及情感因素。说明了男生在这两项策略的运用上频率高于女生,且在情感因素方面的运用也明显高于女生。

三、结论与学优生的学习策略培养之管见

1. 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从数据发现,英语学优生,毫无例外的具备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能够主动地培养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班上学习的中等或者中上的学生,在设置课堂教学任务,考虑水平差异。另外,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的果实”的活动,如配音、英语卡拉OK、课本剧等比赛,以及各类英语特色课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2. 重视在初一年级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体系

初中的英语学习与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每一届初一新生入学,在初一年级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均系统地进行培养。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日常作业的规范、英语课学习的基本步骤、学会通过理解与记忆背诵篇幅较长的文段、学会如何归纳与整理错题让自己的复习更加轻松、学会使用字典获取相关知识等等。而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策略有良好的运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构建学优生与同学们、任课教师之间经验交流的平台

学优生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的频率都不高。其实学优生是班级当中优良学风的有力营造者。而大部分的学优生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场合、机会或者班级互相学习的氛围,并不会主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任课教师可以与班主任共同创设让学优生与普通同学、老师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可以通过板报、经验交流会活动或者班会等方式进行。教师也可开设博客、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些渠道,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经验,让同学们共同学习。

猜你喜欢
课标小题学习策略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