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常氏忠武祠堂及后裔综考

2017-08-31 19:43常大清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后裔祠堂扬州

常大清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7)

扬州常氏忠武祠堂及后裔综考

常大清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7)

坐落在扬州市江都境内的常氏宗祠,始建于明中期,清末期移址,后来逐渐衰败直至拆除。常氏后裔对祖先的记忆也随着祠堂的消失逐渐淡漠,本文通过走访当地常氏族人、查阅相关史料,探索出扬州常氏支系始祖及世系字辈。对于研究常遇春家族史、明前期历史文化、江都地域史均有裨益。

常府巷;常家沙;常遇春

祠堂,祭祀宗祖的场所,在家族内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传承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彰显着家族光辉的荣耀,维系着族支亲情的稳定。

扬州常氏宗祠,坐落于扬州市江都区高汉村。解放后因历史原因被拆除,在实地考察、访谈常氏族人的基础上,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对扬州常氏宗祠做了初步考证。为研究忠武常氏家训、家规,常遇春家族史、明前期历史文化、扬州地域史均有裨益。(为命名扬州市江都区高汉村忠武常氏后裔们,以下简称“扬州常氏”)

一、宗族的记忆

扬州常氏宗祠,号“忠武”,原建在长江中的沙洲——“常家沙”上。由于没有堤坝,每当江潮上涨,临水的陆地被潮水冲击,时常会出现涝灾或者坍江。

扬州常氏族人常益林(1832-1905年),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当地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在族内较有威信。

1865年,常家沙经多次坍塌,陆地面积逐渐减小,江水距常氏宗祠愈来愈近,随时有可能坍入江中损失殆尽。常益林知晓祠堂对家族重要性,在和族人商议后决定将祠堂迁出常家沙。

于是,将祠堂拆卸、材料装船,待江水涨潮时起航,顺着长江岔流水道,迁至北面40里外的高汉村。由于江水来势凶猛,搬迁迫在眉睫,幸好扬州常氏人多且齐心协力,将原本较长的耗时大大缩短。至今,扬州常氏流传有“一夜之间移址高汉建成祠堂”的传说。

随后十年时间,常家沙全部坍入江中,族人陆续迁出,现居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浦头镇、塘头镇、郭村镇,扬中市新坝镇、泰州市刁铺镇、口岸镇、罡阳镇、泰兴市七圩镇、八圩镇,泰州市姜堰区姜堰镇,常州市武进区于塘镇等镇。

在搬至高汉村前,常氏祠堂规模为三进九间,迁至高汉后改为一进三间外加院落。门楼大门与堂屋大门大小相当,高约三米、宽约两米,武士骑马可直入院落大庭,院内铺设砖石。

院落门楼大门两侧有石雕一对,左为“金鸡司晨”、右为“狂犬吠日”图案。石雕上方墙壁上书有“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十个大字,这是“忠武家声”的文化内涵,也是扬州常氏的为人处世之道。

中堂悬挂开平王常遇春巨幅画像,画像下方的供桌长约四米、宽约六十厘米,祖先牌位和神龛放在东西两头,供桌前有大香炉一鼎,重要节日供桌上的大小香炉不够用时,就用鼎足香炉。

正屋的两根中柱直径约四五十厘米,高七、八米。

柱基石四、五十厘米见方,其余柱基石为圆鼓状。

正屋中柱上的正梁有四十厘米粗细,有人称是金丝楠木。

屋顶的椽子直径有十五厘米,一般百姓家正梁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粗细。

祠内东西山墙各悬挂一副布质表格式挂谱,长约四米,宽约两米,记载有族人名讳、生卒时辰等信息,代代相传。两旁柱子上有楹联一副,上联:“支分怀远,系出常沙,忠武振家声,百代馨香光史册”,下联:“绩著金陵,名垂采石,开平绵世泽,千秋俎豆绍箕裘”。祠堂建成后,常益林在祠堂东房开设私塾教书。

抗日战争期间,高汉村被“和平军”占据,随之祠堂也遭“和平军”毁坏,用于供奉的香炉烛台等文物被洗劫一空。

祠堂院落南边是坝场,约十五米见方。门前、门东有细沟,夏季沟边的绿柳成荫。

解放后,祠堂已是残垣断壁,作为高汉村的文化中心,村民常在此搭台唱戏。十来岁时,扬州常氏族人常国新(1944-)曾爬上坝场上的柳树,坐在树丫看戏。

1973年,公社决定拆祠堂、建学堂,将常氏宗祠拆下来的材料再用于高汉小学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高汉小学搬至新校区,老校区被夷平。当地村民在老校区上已盖起了住宅,祠堂的影迹荡然无存。

二、常遇春与扬州城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在鄱阳湖大破陈友谅,战后论功行赏,朱元璋将扬州东南隅江心新涨的沙洲拨归常遇春为世业。《明史.食货志》载:“太祖赐勋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又赐公侯暨武臣公田,又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禄……。”这些庄田所在,多为长江沿岸新涨的沙滩和芦滩,不在州、县、卫的额田之内,由勋臣永为世业。

适逢常遇春原籍怀远迭遭荒旱,招其故里常姓族众及部属中的老兵退卒来此垦种,这片土地被唤做“常家沙”。常家沙面积超过一万五千亩,安徽省怀远县常氏家族所藏《开平王常遇春勲業記》载:“太祖赐扬州江都县常家沙滩计万亩零,鞋底州田八百亩,沙滩大两滩计四千亩零”。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有诗《芦洲行》:“江岸芦洲不知里,积浪吹沙长滩起。云是徐常旧赐庄,百战勋名照江水。”

扬州流传着许多和常遇春有关的故事,最著名的要数常府巷,因常遇春的府邸而名。正史记载中,常遇春并未到过扬州,怎么会有常遇春府邸?清乾隆《江都县志》记载:“明鄂国公世袭长子茂,洪武元年赐宅第于扬州小东门内榆柳巷,今俗名粉状巷。巷口南有常府左巷 常府右巷,巷内有四眼大井一口”。故事和正史记载似乎有矛盾,其实不然,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而常遇春闻名遐迩,对外称常遇春府邸理所当然。

2014年,扬州市政协主持出版的《扬州地名掌故》对常家沙、常府巷在内的一大批扬州老地名进行了保护。

三、祠堂号、楹联拜宗祖

《明史·常遇春传》载:“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怀远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为褒扬祖先功业,显耀家族光辉,常遇春后裔们以其谥号为堂号,简称“忠武堂”。在常遇春的故乡安徽省怀远县、长子常茂后裔所居广西恭城县、次子常升后裔所居云南省通海县、三子常森后裔所居陕西省米脂县皆建有忠武祠堂。

扬州常氏宗祠同样以“忠武”命名,楹联中“怀远、常沙”描绘的地名与常遇春的祖籍和世业地名一致;“绩著金陵、名垂采石”刻画了常遇春建功立业的过程一致;“忠武、开平”则与常遇春追封“开平王”、谥“忠武”的号一致;下联中“(克)绍箕裘”更是彰显继承常遇春遗志的决心和气度。通过楹联的内容,可以确定扬州常氏宗祠系明开平王常遇春所建。

扬州常氏宗祠是常遇春哪支后裔所建?

四、常遇春后裔分布

常遇春生三子:常茂、常升、常森。

常茂,字秀六。洪武三年(1370)袭封郑国公,俸禄三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洪武二十年(1387),随岳父冯胜征讨元朝太尉纳哈出(蒙元开国名臣木华黎的后裔),在处置降将时激起事变,被冯胜囚禁至京城,明太祖一怒之下将其安置于广西龙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携李氏(广西太平州土官之女)逃至广西恭城县边境大瑶山隐居,改姓俸,后生四子智、惠、贤、良。其后裔居广西恭城县、灌阳县、兴安县等。

常茂被安置广西龙州后,洪武二十一年(1388)弟弟常升袭封为开国公,数出练军,加太子太保(从一品)。建文四年(1402),常升奉命抵御燕师,战御形势愈下时,为传承血脉,命长子继宗(时年九岁)携铁券诏书隐藏至族兄常富家,改名常侮,后裔居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燕师破城之时,常升执大义战殁南京金川门外。永乐元年(1403),朱棣将常升次子继祖(时年七岁)和母亲胡氏(越国公胡大海之女)流放到云南临安卫(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弘治五年(1492),明孝宗追念开国勋臣的功劳,下诏寻诸王嫡裔。此时,常继祖及其子均已过世,依照继承习俗,封常继祖长孙常复为南京锦衣卫指挥史(正三品),带俸祀祖,并在南京(今常府街)赐得房屋一所。

常遇春三子森,明太祖授昭勇将军。靖难中,知建文朝回力无望,遂携妻(江阴侯吴良女)隐居陕西省米脂县,后裔世居陕西省米脂县周边地区。

崇祯十五年(1642),常遇春十二世孙常延龄修家谱,史可法为谱作序盛赞常升、常森:“若开国战殁金川、昭勇云匿方外,一尽忠烈于戎行,一存纲常于宇宙,推此志也,争光日月矣。”

五、常纬“分家”迁扬州

在明朝,官员俸禄是中国历朝最低的。其中,有40%的俸禄官员是拿不到的,被皇帝光明正大地折换成别的东西,例如绢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发给你,就更不值钱了。

相比实职的锦衣卫指挥使,常复袭封的带俸“锦衣卫指挥使”不过是空头衔的虚职,即只拿锦衣卫指挥使的俸禄,年俸420石(约今5万斤)。从云南随常复先后到达南京的族人有:堂弟常云(六叔之子)、长子常经、长孙常凤,一家人全靠常复的俸禄维系家庭生活,不时还要接济云南的胞弟们。综合来看,初返南京的常氏生活状况基本“小康”,算不上丰腴。

正德元年(1506),常复长子常经袭封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次子常纬亦由云南搬至南京居住并授中书舍人(从七品)。平和的社会环境使得常复后裔人口激增,随着次子常纬婚配纪氏、江氏等花费巨大,之前靠俸禄能养活一家人的情况,显得捉襟见肘,常府街宅邸也越发拥挤。

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在家族宗法制度下,分家是男子成年或婚配后从家庭里独立出去生活必经阶段。古代分家诸子均分,即诸子平均分配,不管长幼得到的都一般多,有史可考的溯至西汉初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这既是古人维系家庭和睦的常见方法,也是培育子孙独立意识的智慧。

分家要有主持人,扬州地区分家主持人一般是由娘家舅舅或德高威望者担当分家中间人,方言:“劈作”,意从中立的角度处理分家事务,谁也不偏袒。

谁能为这兄弟俩分家主持公道?舅舅远在云南,况且舅舅的年龄应该不小,无考其当年是否健在。即使健在,从云南到南京路程两千多公里,靠走路或坐轿往返至少两个月,能否经受得住一路颠簸折腾还两说。

老百姓分家,均分家庭产业即可。常复家庭有个特殊情况——世袭罔替“锦衣卫带俸指挥使”的权利,虽说古代继承文化约定由长子承袭,但常复家庭终究是百姓家庭,也要遵循均分的原则,如何处理好分家工作,考验着主持人的决策能力。这使得被邀请的分家主持人,除了要求德高威望,官阶至少在正三品之上。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找到符合这两个要求又能“劈作”的人,难!

最终,武宗皇帝被请出来主持“分家”,让常氏家事变成了国事。常纬向武宗请求:拨归明太祖时赐予常遇春在扬州的田宅(前已述:常家沙田地,常府巷住宅),经过查证,武宗同意了常纬的请求。正德十年(1515)八月《明武宗实录》载:“给还开平王常遇春玄孙纬,江都县田宅。遇春长子茂,洪武中削爵,安置广西病死无嗣。次子昇安置云南,昇生继祖,继祖生宁,宁生复,弘治五年录功臣后,以复填注南京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复子纬奏:其祖第宅今为公署, 庄田亦为居民侵占,乞查复。下南京守备等官勘奏,乃有是命。”

于是,常府巷住宅和常家沙万亩田地又拨归了常遇春后人。常复次子常纬支始迁扬州。

六、常玄振始建扬州宗祠

命妇,朝廷封赠官员妻子(或女性尊长)称号。明朝命妇制度随丈夫的官阶不同分为九个等级,既是维系君臣关系的有效方法,又兼具为各级官员齐家的用意。《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载:“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常遇春七世孙常凤袭爵后具体管事无载,嘉靖三年(1524)患病卒,从《怀远宗谱》记载常凤妻陈氏诰封夫人(正三品官员妻应称淑人)一事分析,常凤官阶已提升或因其子常玄振封候的影响诰封。

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字光启。生於正德八年(1513)三月十四日午时。妻沐氏,系镇守云南总兵、征南将军、太子太保、黔国公之女。嘉靖三年(1524)父亲常凤过世时,其十三岁,不具备承袭条件,至嘉靖六年(1527),袭“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嘉靖十一年(1532),封为“怀远候”,仍赐铁券诏书,世代承袭、俸禄壹千石。嘉靖十三年(1534)闰二月初五日,诏补铨注南京左军都督佥事。嘉靖十四年(1535),奉诏领南京后府,成为掌管南京军事的正一品高官。嘉靖十八年,其母陈夫人过世,奉旨赐葬云南,并钦命吏部尚书湛若水、礼部尚书费栾等设坛祭祀。嘉靖二十七年(1548),常玄振去世,嘉靖皇帝悲伤不已,赐葬祖茔龙厂山(今常府山),并赐墓前石刻数十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命途多舛的常遇春后裔们,在嘉靖朝常玄振封候并取得正一品实职的时候,让他们在江苏有了更多的归属感。不管出于统领族支文化需求、还是安身立命后延续荣耀的设想。此时,修立一座宗族祠堂显得尤为必要。再加上,嘉靖十五年(1536)朝廷“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又助推了这一要事。

常遇春建功立业在南京、常昇忠心护主战殁南京、常复受封官阶又居南京。按说,南京是常氏家族的重要坐标,祠堂建设最佳地应在此。为何不建南京而建扬州?其原因可能是:常氏在南京没有建祠所用田地,正德十年又通过“分家”将扬州的田宅要回;因“联宗立庙”的家事申请在南京用地,似有不妥;南京当时是南直隶的中心,属明朝第二政治中心,政治派系盘根错节,祠堂不建南京可避人口舌,化其锋芒;扬州常家沙不仅为建设家族祠堂提供土地保障,而且常纬支早在正德年间已移居扬州,祠堂日常的祭祀活动可由他们主持和管理。鉴于以上综合分析,常氏宗祠始建于常玄振后期(嘉靖十六年至嘉靖二十七年)。

七、常复后裔字辈或代表人物

《怀远忠武常氏宗谱》、云南临安《常氏家谱》(清嘉庆四年)等史料都记载常遇春后裔中,常复后裔另立字辈是从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开始的,分别是:玄(八世)、 文(九世)、胤(十世)、明(十一世)、延(十二世)、永(十三世)。

九世孙常文济,又名文清,字龙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袭封怀远候。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掌南京前府事。万历八年(1580)卒葬祖茔龙山厂,原配徐氏(魏国公之女)、继配袁氏俱诰封夫人。

十世孙常胤绪,字绍龙。生於嘉靖四十年(1561),万历九年(1581)袭封怀远候。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正一品)。历任南京五府四十七载。崇祯三年(1630)十月,加封太子太师。崇祯八年,持节册封荣藩。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八十寿殁。赐葬南京天印山(今方山)新茔。

十一世孙常明良,字赓起。万历二十七年(1609)恩擢红盔镇殿将军,加都督同知,赐莽玉,因父胤绪在位未袭爵,妻朱氏。殁葬南京天印山(今方山)新茔。

十二世孙常延龄,字乔若。生於万历四十年(1612),袭封怀远候。崇祯十四年(1641)进京朝参,皇帝诏诸勋臣御前阅射,连中七矢,皇帝很欣慰,加赐常延龄银牌十面。崇祯十五年,重修常氏家谱。崇祯十六年腊月,北京城破前几个月,常延龄自念世受国恩,上表请求出师报国。此时,扬州常家沙的常复后裔、从怀远迁来的族人们以及常氏家丁约有三千人,常延龄拟将这三千人自编为一队,以捐躯的信念报国雪耻。《明史.常遇春传》载:“又言江都有地名常家沙,族丁数千皆其始祖远裔,请鼓以忠义,练为亲兵。帝嘉之,不果行”。崇祯十七年春,奉旨持节册封鲁藩。由于朝代更替、崇祯皇帝自缢,只得返回南京。适逢福王(朱由崧)监国,补中军都督府管事。常延龄不断上表称福王初即位、先帝大仇未雪、宜卧薪尝胆、激励将帅,并劾马士英(约1591~1646)、阮大铖(1587~1646)弄权误国,宜速正典刑,未被采纳。人心涣散、回天无力,弘光元年三月,挂冠辞朝,以效夷齐,携夫人徐氏(魏国公女)隐于江宁湖墅,身自灌园,萧然布衣终老。后遁入深山、披剃为僧,法名苍谷,至康熙四年(1665)十二月廿四日圆寂于山。

走访扬州常氏过程中,在叙起宗祖时,不少人都记得自己是忠武堂常大将军后裔。荣誉之耀深植血脉,敬祖之情由心而出。

怀远宗谱载至常延龄子常兆永,常延英子常永观、常永真等永字辈,再后无载。

八、“扬州常氏”字辈情况

2013年8月和2016年11月,先后从泰州市刁铺镇常本涛、姜堰市姜堰镇常根宝处寻访到《常氏族谱》各一卷(分册),支名为“海二公支”和“海五公支”。

两卷内容均由十九世“益字辈”往下续。其中,益字辈只载有族名,详细记载“元(二十世)”“宗(廿一世)”“敦(廿二世)”“本(廿三)”“恩(廿四世)”“广(廿五世)”六个字辈的信息。常本涛记得,十九世益字辈往上是正(十八世)、永(十七世)字辈,再往上就不知道了。这与1993年,常鹤鸣(敦字辈,原籍扬州,后居上海市)曾给安徽省怀远县族谱编委会提供的扬州常氏十七世永字辈到二十六世大字辈序信息一致。

常本涛和江都区郭村镇常家明曾回忆到一个细节,扬州常氏在某一世共有八位兄弟,至于是堂兄弟还是亲兄弟至今无考,尊称“八位公”。翻阅海二公谱卷,曾载有其后裔常宗霖入继八公常宗坊五子常敦璋为嗣的记录。

九、“永字辈”承上启下

《乾隆江都县志.卷三.坊表》记载常遇春裔孙常永泰在扬州常府巷口重建“仰止”牌坊的。《嘉庆江都县续志·卷一·渡》载:嘉庆八年(1803),武生常永高呈请增设“唐家港红船各一”(注:唐家港紧靠常家沙)。

常延龄子常兆永与扬州方志所载“永字辈”、扬州常氏十七世“永字辈”是否属同代同字辈?扬州常氏所尊的“八位公”又指哪一世?

基于常延龄的生辰,其子常兆永的生辰约在崇祯八年(1635)。

“海五公”裔长孙,现居泰州市姜堰区孔元村常广林(1946-)家中保存着自乾隆年间至今由江都迁居姜堰后所有祖先牌位。“正字辈”牌位上记载出生在乾隆十一年(1746),从时间上推算,上一代“永字辈”约出生在雍正元年(1723)。

常永泰号召族人重建扬州城区的牌坊,常永泰提请增设唐家港红船,客观需具备一定的威望,一般来说不低于四十岁,即常永泰约出生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之前,常永高约出生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

从这个角度,“永字辈”生辰从明崇祯八年(1635)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都有,年龄跨度128年。

《常氏族谱》支谱中,由于“永”“正”“益”三代字辈生卒时间缺失,将海二公、海五公后裔中元、宗两个字辈与永字辈出生时间跨度对比,如下图:

字辈最早出生时间最晚出生时间时间跨度永常延龄子 常兆永约明崇祯八年(1635)武生 常永高约清乾隆廿八年(1763)128年元海二公后裔 常元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海五公后裔 常元贿光绪廿五年(1899)113年宗海二公后裔 常宗礼道光元年(1821)现居扬州太字村 常宗华1952年131年

国史载有常氏在扬州拥有田宅归属权;扬州方志详述常家沙的前身今世和部分族人的生活印迹;祠堂所拜宗祖为开平王与族人的记忆传承一致,且“永字辈”的出生时间跨度又与扬州常氏相当。

综上,常延龄子常兆永、重建牌坊的常永泰、扬州常氏永字辈以及增设红船的常永高系同代同字辈。

将《常氏族谱》海五公支字辈、出生年月和长幼序、移迁地等信息综合分析,从益字辈向上推断宗祖,正字辈约38位,永字辈约17位,延字辈约7位,明字辈约3-4位,“八位公”约由扬州常氏十三世或十四世堂兄弟组成。再将推断的结果与《怀远忠武常氏宗谱》所载内容对照分析,“八位公”在十三世文字辈形成的概率更大一些,即“八位公”由常复五世孙常文济、常文治和其他六位(常纬曾孙)文字辈组成。

十、常氏扬州轶事

扬州本地史书中,关于常延龄裔孙常执桓亦有载。清代李斗所作《扬州画舫录》(成书于1795年)中对其有简短介绍:“常执桓,字友伯。江都人。书法《圣教序》”。《皇清书史》卷十八载:“常执桓,字友伯,号酉北一号菜畦,江都人,明开平王遇春后。”

为褒赞常延龄一生忠于国家,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乾隆初年,常执桓乞诗于郑板桥(1693 - 1765)、厉鄂(1692-1752)等名士,赋歌纪常延龄事迹。郑板桥《种菜歌》云:“人心不死古今然,欲往金陵问菜田。招魂何处孤臣墓,万里春风哭杜鹃。”厉鹗云:“可怜一纸锄奸疏,却裹长街卖菜钱”。

常执桓在其草书《麻姑仙坛记》或为董伟业所作《扬州竹枝词》题跋时皆落款“天印山农”,与常延龄挂冠辞印在南京天印山灌园种菜的义举一脉相承。

十一、结语

扬州常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鼎盛于万历年间。随着国家政权更迭,对外的文化辐射力逐渐减弱。清朝中期,由于建筑地常家沙坍江又迁址高汉村。20世纪40年代,被“和平军”洗劫而破落。直至1973年,响应“拆祠堂、建学堂”的规划而被拆。

扬州常氏系明朝开平王常遇春五世孙常复后裔。正德年间,由常复次子常纬迁居扬州,常复五世孙时繁衍至八位堂兄弟。清军占领扬州城、南京城后,族人先后迁居扬州常家沙。

20世纪上半叶,值新思潮涌现、外邦入侵之际。族内能人志士投身保家卫国、驱逐日寇的战斗中,以一己之行书开平忠烈,不少常氏族人捐躯报国。

古代,祠堂是家族文化的灯塔。

现代,祠堂是族人浓浓的乡愁。

寻访过程中,扬州常氏从发展教育作贡献的角度,理解祠堂被拆的命运,让人顿生敬意。从明代嘉靖年始建到1973年拆除,前后400多年,在扬州大地见证了历史沧桑、传承了忠武家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进步史的真实写照。

注释: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77《食货志一》.

②《开平王常遇春勋业记》(内部资料).

③乾隆《江都县志》卷之三《街巷》.

④《明史.常遇春传》.

⑤《怀远忠武常氏宗谱》之史可法《常氏宗谱序》.

⑥《明武宗实录》卷127正德十年八月乙卯条.

⑦《明史》卷72《职官一》.

⑧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1]安徽省怀远县.忠武春秋(内部资料).

[2]安徽省怀远县.常氏家乘(内部资料).

[3]安徽省怀远县.开平王常遇春勋业记(内部资料).

[4]安徽省怀远县.怀远忠武常氏宗谱(1993年版).

[5]安徽省怀远县.常氏支谱第一卷、第二卷(民国25年版).

[6]云南省临安市.常氏家谱(清嘉庆四年).

[7]王克胜.扬州地名掌故.

K928.75

A

猜你喜欢
后裔祠堂扬州
寻找恐龙后裔
梁家祠堂史话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