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形结合,让计算教学更深刻些

2017-11-23 03:01江苏溧阳市泓口小学庄丽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竖式小棒数形

江苏溧阳市泓口小学 庄丽娟

巧用数形结合,让计算教学更深刻些

江苏溧阳市泓口小学 庄丽娟

在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想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向学生渗透这一思想。数形结合,可以让计算情境更深度,让算法探究更深化,让计算练习更深层。

数形结合 深度 深化 深层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然而当下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仍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要解决学生思维与能力之间的差异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数形结合。

一、数形结合,让计算情境更深度

新课标提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们教师也应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生趣和深度。

1.数形结合,让情境有思维铺垫

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时,有教师就从整数乘法入手,设计活动情境:

同学们,折纸和涂色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拿起你的纸折一折,看看平均分成几份?(八份)要求学生每次涂一份,涂五次。

问题一:每次涂了几格?涂了几次?你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涂了几格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交流,激活整数乘法的意义。为分数乘法做好铺垫,从而自然迁移到新知中。

问题二:你能看出每次涂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涂了几次?用算式表示一共涂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一张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涂色部分就变成了分数,学生很轻松地感悟到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情境创设的铺垫作用。

2.数形结合,让情境有思维悬念

如我在教学“通分”时,为了激发学生通分的内在需求,我特意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小明过生日了,爸爸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小明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想切这个蛋糕的送给爷爷奶奶,又将这块蛋糕的送给爸爸妈妈,一共送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他应该怎样切蛋糕呢?

请你们拿出一张圆片来代替蛋糕,用彩笔和尺在上面分一分。

学生拿起笔纷纷画了起来,有的双眉紧锁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将它平分成两份,又将它平分成三份。有的索性就一下子分成了六份……

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画法,并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能一下子看出一共分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很容易看出一共分出六份。

教师顺势设置悬念:这样的生活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分。学生在这一疑问的驱使下,求知欲很强,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之中。

二、数形结合,让算法探究更深化

1.数形结合,让算法更直观

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一位数》时,课件呈现问题,学生列出算式:46÷2=?

师:46÷2=?请你算出过程,边写边思考,并把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生:40÷2=20,6÷2=3,20+3=23。

师:谁和他的想法一样?谁能介绍一下这种算法。

指名回答。

师:这种算法对不对呢?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

生用46根小棒分一分,指名一人边操作边说思考过程。

(在黑板上展示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师:这种摆法和口算有什么联系?

生:都是把46平均分两次。

师:怎样在竖式中把两次分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呢?

师:刚才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是这样表示的,同学们觉得有没有道理?谁来评价一下?

生1:我觉得有道理。第一个竖式表示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第二个竖式表示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生2:有道理,但是觉得有点麻烦。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分两次就写两个竖式,分三次就得写三个竖式……这样,确实有点麻烦,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生:把两个竖式融合在一起。

师:请同学们来看这位同学只写了一个竖式。

你能解释一下吗?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位同学的。谁看懂了?两个圆圈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圈表示分了一次,两个圈表示分了两次。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生:虽然都表示分了两次的过程,但第一个竖式比较简洁,而第二个竖式就重复了。

在上述过程中,将学生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的意义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投石击水:“怎样在竖式中把两次分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学生自觉将直观过程抽象成竖式,在比较分析、逐步完善中完成了竖式的建构。有了图形的支撑,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能进一步走向全面和深刻。

2.数形结合,让算法更优化

例如,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顺理成章地正确列出算式,27+5=?

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等于32。”

生1:27+5,我是这样想的,7+5=12,20+12=32。

生2:我先算5+5=10,再算22+10=32。

生3:我用竖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如下竖式板书。

面对这一系列的回答,教师明白“学生大部分都会做了”,这时,如何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呢?于是,教师立即追问:“27+5为什么会等于32呢?谁能用小棒帮助我们理解一下?让学生把各种算法展示出来。

学生拿起小棒在桌上摆了起来。先摆2捆另7根,再摆5根,有的学生将7根和5根中的3根合并起来,扎成一捆,一共是32根;有的学生从7根里拿出5根和另5根放在一起凑成十根;还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加进去,边数28 29、30、31、32。

教师让学生上台操作,并将满十根扎成一捆的过程放慢呈现,相机提问,并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多中选优,择优而用。学生经过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判别选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三、数形结合,让计算练习更深层

计算课的练习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做题,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可以让数形结合,让计算练习的设计更深层次一些。

1.数形结合,让练习更明晰

如学了《有余数的除法》,一位教师设计这样的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玩个游戏。

每人准备16根小棒放在桌面上,要求:用这些小棒摆几个完全一样的图形,看看摆了几个,有没有剩余?并思考可以用什么除法算式来表示,把它写在练习纸上。

(ΔΔΔΔΔ |16÷3=5……1)

(□□□□ 16÷4=4)

(荇荇荇 |16÷5=3……1)

(荏荏 ||||16÷6=2……4)

……

教师巡视,并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进行交流。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将数学知识融入直观操作中,借助动手操作,进行图形表征,既展示正好平均分的情况,又展示了有余数的情形。这样数形结合的练习形式,开放自主,不但巩固、强化了图形与算式的融合,而且也渗透、拓展了已建立的除法模型。

2.数形结合,让练习更灵活

通过观察图形,学生不难想到,要求它们的和,只要把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剩下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简便的算法。

教师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学生就能轻松地解决。

这一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模仿与记忆,而是将抽象的纯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便于学生理解的表象,从而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想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向学生渗透这一思想,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神奇殿堂!

[1]俞秉钧.“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图形直观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10).

[2]杨凯.也谈几何直观的教学价值[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8).

猜你喜欢
竖式小棒数形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竖式填数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