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18 11:06刘坚艾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曲唑雄激素卵泡

刘坚 艾松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是女性常见不孕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断标准中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的临床表现是必要条件, 同时符合以下两项中其中一项:超声表现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PCO)、高雄激素血症及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并排除高雄激素疾病及月经异常疾病。其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结论, 与神经-内分泌-代谢失调有关,遗传、环境、情绪及生活方式等均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常发病于青春期、生育期, 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 以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不孕不育等为主,长期代谢障碍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在中老年中发病率增加。本研究分析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病程3~10年, 体质量指数20~30 kg/m2, 均排除女方输卵管、子宫、免疫等不孕原因及男方因素。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各55例。联合组年龄最小21岁, 最大35岁, 平均年龄(28.12±2.55)岁。对照组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6岁, 平均年龄(28.45±2.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 来曲唑2.5~7.5 mg/d,月经第3天起连用5 d, 月经第10天起采用B超监测卵泡大小及内膜厚度, 如内膜<5 mm, 加用戍酸雌二醇或17-β雌二醇2~6 mg/d至内膜达到7~8 mm停用。在卵泡直径≥18 mm时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万IU肌内注射诱发排卵,注射后20~36 h指导患者同房[1]。确定排卵后予以口服地屈孕酮10 mg, 3次/d。确定未孕时停用, 若妊娠持续至8~12周停用。

1.2.2 联合组 患者给予饮食控制, 增加运动, 建议肥胖者半年减重8%~10%, 性激素不达促排标准时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商品名:优思明)1片/d降调, 连用21 d为1个周期, 停药7 d重复下一周期。予以二甲双胍口服, 为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给予500 mg, 1次/d;1周后500 mg, 2次/d;再1周后500 mg, 3次/d维持, 餐中服用, 3个月后评估胰岛素抵抗是否得到改善, 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是否降到促排标准。如达标准再按照对照组的方法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率及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 月经正常, 正常排卵和正常妊娠至足月并活产;有效:症状、月经改善, 排卵率增加, 妊娠伴有早期流产和妊娠期糖尿病或未妊娠;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患者显效42例, 有效11例,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2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分别为(6.34±2.25)mm、(0.54±0.16)枚, 联合组分别为(6.25±2.21)mm、(0.53±0.14)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分别为(9.78±3.32)mm、(0.72±0.21)枚,均高于对照组的(7.29±2.69)mm、(0.62±0.18)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率比较 联合组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率分别为96.36%(53/55)、83.64%(46/55), 均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40.00%(22/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高雄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LH。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肥胖患者占20%~60%, 肥胖是发生胰岛素抵抗最常见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在正常人群发生率为10%~25%,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中发生率为50%以上。

肥胖、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三个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胰岛素可能在垂体水平促进LH的分泌, 高LH和高雄激素亦互为因果。高LH可使卵泡过早成熟, 卵子质量下降,可降低妊娠率活产率, 高雄激素可致排卵障碍, 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致妊娠早期流产及影响胚胎质量。高LH和高胰岛素血症可使妊娠早期流产率增加, 高胰岛素血症是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雄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及子代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并降低促排的成功率。体重减轻已证明可降低雄激素水平, 增加排卵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口服优思明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LH分泌, 从而抑制卵泡膜细胞高水平雄激素生成[3-5]。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辅以二甲双胍治疗, 可对小肠葡萄糖吸收进行抑制, 增加肌肉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进糖代谢功能和卵巢功能改善, 增加子宫血管血流供应, 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利于胚胎种植和发育[6-10]。二甲双胍能直接和间接降低雄激素水平, 增加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改善内分泌环境, 促进排卵和妊娠率的提高, 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 不增加畸形发生率。促排前先治疗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 使血T、LH、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增大卵巢恢复正常, 卵泡数减少, E2水平降低, 提高促排成功率, 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较为常见, 其作用在于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反馈抑制作用, 从而促进患者对排卵药物敏感性的提高,促进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 恢复月经。来曲唑能够促进卵泡晚期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改善宫颈黏液状态及子宫内血流, 促进子宫内膜间质及上皮细胞增殖[11-15]。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 联合组采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率分别为96.36%(53/55)、83.64%(46/55), 均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40.00%(22/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可有效的改善月经情况, 使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成熟的卵泡数逐渐增多, 提高成熟卵泡数目和妊娠率, 降低妊娠期并发症, 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推广。

[1] 王晶华, 孙海燕.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21):3278-3280.

[2] 肖育红, 周敏, 齐倩, 等.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察.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30):5939-5941, 5810.

[3] 何虹.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观察.现代医院, 2014, 14(10):47-48.

[4] 张丽华.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 35(33):41-43.

[5] 金利娜, 郁琦, 马良坤.多囊卵巢综合征48例临床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29(21):10-12.

[6] 郁琦, 金利娜.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异常.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4):263-265.

[7] 乔婷.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观察.北方药学, 2017, 14(8):46-47.

[8] 刘晓虹.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观察.医药前沿, 2014(11):29-30.

[9] 武雁, 黄艳红, 滑玮, 等.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39(1):22-24.

[10] 张冬梅.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分析.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5):156.

[11] 李玲.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 16(10):631-632.

[12] 李惠梅.来曲唑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不孕的疗效观察.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9(9):64-66.

[13] 程周霞, 柳顺玉, 阮祥燕.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多阶段促排卵治疗效果.安徽医学, 2016, 37(4):468-470.

[14] 王桂芝, 王雪梅.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88例的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5(5):117-118.

[15] 薛白.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08, 29(23):2180-2181.

猜你喜欢
曲唑雄激素卵泡
男性50岁后雄激素还很旺盛是好还是坏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来曲唑及黄体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来曲唑在不明原因不孕中的应用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PRSS35在鸡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与卵泡液雌激素含量的关系
他莫昔芬序贯来曲唑与来曲唑单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中年男人也需要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