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2018-01-18 11:06贾子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脑室病原菌抗菌

贾子平

脑室置管外引流术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手术方式, 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脑出血治疗中, 且具有较多优势, 如疗效佳、操作简单等, 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需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及反复冲洗, 进而导致其颅内感染的风险不断上升。而颅内感染易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且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十分不利,严重者还可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治的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观察其颅内感染发生情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治的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100例, 男女比例为35∶65;年龄最大80岁, 最小6岁, 平均年龄(34.22±15.26)岁。患者术前均不存在颅内感染。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严重脏器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④配合度较高者。排除标准[2]:①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②对本次研究不知情、不同意者;③依从性较差且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伴有严重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分析实施脑部手术且需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置管部位和置管时间对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 并分析颅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不同置管部位、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0例患者不同置管部位、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 100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在置管部位中, 脑室部位有80例, 其中1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0.00%;其他部位有20例, 无颅内感染发生;脑室部位颅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在1~2 d的患者有56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发生率为5.36%;置管时间在3~4 d的患者有35例, 其中9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5.71%;置管时间≥5 d的患者有9例,其中4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发生率为44.44%;颅内感染发生率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16例颅内感染患者(16株菌株):①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 占比18.75%;肺炎链球菌2株, 占比12.50%;粪肠球菌1株, 占比6.25%。②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4株, 占比25.00%;大肠埃希菌1例, 占比6.25%;肺炎克雷伯菌1株, 占比6.25%;阴沟肠杆菌1株, 占比6.25%;鲍氏不动杆菌1株, 占比6.25%。③真菌: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 占比12.50%。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3 讨论

脑室出血为神经科内较为常见的疾病, 而脑室外引流对治疗脑室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颅脑手术易导致患者屏障功能受损, 从而增加了颅内感染的风险。当患者一旦发生颅内感染, 坏死的脑组织、脑脊液以及术后异物均能成为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而临床上大部分抗菌药物无法穿透人体血脑屏障, 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 易导致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而如何预防颅内感染为临床上广泛讨论的话题。

在本次研究中, 导致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为细菌耐药菌,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颅内非特异性感染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4]。因此, 临床上应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化, 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对预防颅内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 采用抗菌药物与综合治疗进行相结合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手术部位、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糖尿病等均为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5-7]。为避免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①在围手术期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首选药物为头孢唑林;②在实施手术时,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对手术切口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③医护人员应熟练术后引流操作, 尽量缩短引流时间。有研究认为, 将引流管留置时间控制在7 d内, 同时采用经皮下隧道的方式放置引流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 可作为预防颅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8,9]。

通过本次研究, 100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脑室部位颅内感染发生率(20.00%)高于其他部位(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在1~2 d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为5.36%, 置管时间在3~4 d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5.71%, 置管时间≥5 d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为44.44%,颅内感染发生率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8.75%)、铜绿假单胞菌(25.00%)、肺炎链球菌(12.50%)、热带假丝酵母菌(12.50%)等。

综上所述, 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易发生颅内感染,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1] 李作凌, 邢亚洲, 马春晓, 等.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6):1348-1350.

[2] 许刚, 张帆, 陈谦学.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6):362-364.

[3] 肖志强.加固法预防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并发颅内感染.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24):65.

[4] 朱军, 李强, 司锋, 等.同时应用不同引流管行双侧脑室引流效果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35(2):120-122.

[5] 刘胜初, 陈晓雷, 黄建斌, 等.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的处理.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8):1402-1404.

[6] 王炜, 崔明, 陈节, 等.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安徽医药, 2013, 17(4):613-615.

[7] 李幼鹏.不同来源脑脊液对脑室引流相关颅内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温州医科大学, 2016.

[8] 乔鹏.脑室留置引流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对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颅脑组织损伤感染的影响.医疗装备, 2016, 29(13):10-11.

[9] 黄传芝.脑室外引流管护理对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5(15):237-238.

猜你喜欢
脑室病原菌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