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18 11:06胡世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麦默通肿物良性

胡世国

近年, 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出现乳腺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的2倍,乳腺纤维瘤属于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 且极易进展为乳腺癌[1]。因此, 手术已经成为当前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观察组年龄25~55岁, 平均年龄(35.53±6.49)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2.14±0.95)年;肿物直径6~30 mm, 平均直径(18.84±5.51)mm;均为单侧乳腺肿物, 其中左侧肿物30例, 右侧肿物28例。对照组年龄25~55岁, 平均年龄(35.51±6.50)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12±0.96)年;肿物直径6~30 mm, 平均直径(18.69±5.45)mm;均为单侧乳腺肿物, 其中左侧肿物31例,右侧肿物2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肿物直径、肿物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 具体手术操作如下:根据肿块部位选择健侧卧位, 外展上肢以使手术部位充分暴露, 然后进行消毒铺巾, 麻醉选择1%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根据研究对象手术前的超声结果确定进针的深度、位置、方向, 将皮肤切开3 mm, 在超声辅助下, 将8G旋切刀置入肿物底部, 将旋刀槽与肿物对准, 切刀呈扇形进行旋转, 以彻底切除刀槽范围内的病灶组织, 在真空负压作用下将病灶组织吸入刀槽, 在超声引导下, 将旋切刀向肿物的各个方向推进,通过反复的旋切、抽吸操作, 直至病灶被完全切除。同时在B超引导下对旋切刀的深度及角度进行调整, 以观察肿物有无残留。旋切结束后, 将旋切刀撤出, 并在穿刺切口放置相应的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瘢痕长度、术后恢复时间、肿物残留、乳房变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42±0.11)、(10.38±1.14)cm,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42±4.36)、(110.15±11.43)ml, 手术时间分别为(18.32±5.59)、(58.84±7.72)min,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瘢痕长度分别为(0.14±0.02)、(1.32±0.54)cm, 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4.04±1.52)、(8.04±3.48)d, 观察组患者的瘢痕长度、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观察组及对照组乳房变形发生率分别为1.72%(1/58)、12.07%(7/58), 肿物残留发生率分别为0、8.62%(5/58), 观察组乳房变形、肿物残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约占乳腺疾病的34%, 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 近几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大多学者认为机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精神心理状态异常、内分泌环境紊乱等与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且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癌变可能, 因此早期行手术切除对延缓病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传统的肿物切除术切口大, 手术操作者可完整的切除肿物, 但该术式仍存在对深部肿物无法准确定位、术中出血量多、创伤大、术后瘢痕明显等缺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4]。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麦默通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麦默通旋切系统主要是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组成, 可一次性穿刺可疑病灶, 并对病灶进行多次完整分割, 从而获得可靠的病理组织, 有利于及早作出病理诊断, 有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5-7]。麦默通旋切术的优势是定位更精准, 整个旋切术均在B超引导下操作, 可准确定位乳腺深部的肿块及直径较小的肿块;同时该术式切口小, 无需缝合, 仅通过一个小切口即可将同侧乳房的多处病灶切除, 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6,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中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瘢痕长度、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肿物残留、乳房变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施以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 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并能有效降低术后肿物残留、乳房变形的发生率,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1] 程少先, 徐文礼, 张耀晴, 等.两种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的成本-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7, 23(30):72-74.

[2] 冯英伟.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9(5):175-176.

[3] 丁佩.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对比.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6):1071-1072.

[4] 龚晓军, 白海亚, 刘慧民, 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比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3):41-43.

[5] 王轶群.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13(8):636-639.

[6] 张静, 李占文, 刘纯, 等.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肿物与活检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2):76-78.

[7] 许志平, 宋彬, 姜子荣.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31):114-115.

[8] 夏爽.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江西医药, 2014(11):1158-1160.

[9] 杨露, 孙治君.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0, 39(7):810-811.

[10] 那将超, 狄长安, 殷咏梅.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肿块效果对比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6):435-438.

猜你喜欢
麦默通肿物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乳房大体积肿物微创旋切的可行性研究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乳腺加压弹力绷带与自粘弹力绷带在乳腺病灶麦默通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