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在神经外科肺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8-01-18 11:06尚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雾化肺部

尚微

脑外科手术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麻醉以及疾病和手术对脑部组织造成损伤所导致的意识障碍等情况均会引起患者肺内气体的交换障碍, 从而发生肺内感染;也会导致患者的血氧分压降低, 进而使患者发生脑部缺氧的状况, 使脑部水肿的状况加剧, 最终还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肺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影响患者预后的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神经外科肺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雾化吸入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实验组中男67例, 女33例;年龄36~75岁, 平均年龄(49.6±9.8)岁。对照组中男66例, 女34例;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47.8±1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为神经外科并发肺内感染的患者, 排除具有其他心肺功能不全、肝肾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雾化吸入, 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使用传统雾化吸入, 遵照医嘱给予患者30 mg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20 ml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2次/d;实验组患者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遵照医嘱给予患者30 mg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3 ml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2次/d。两组患者在每天的9:00和15:00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期间对患者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对雾化吸入的管路进行及时的消毒和更换, 痰培养的标本和痰吸管均需使用一次性无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患者的炎症完全消失, 痰液基本被稀释排除, 无咳嗽、呼吸障碍的症状;有效:患者肺部炎症的症状得到好转, 咳痰炎症的症状得到缓解减轻;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74例(74%), 有效23例(23%), 无效3例(3%), 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59例(59%),有效26例(26%), 无效15例(15%), 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过后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对其处理不及时, 会再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经过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一般会导致长期卧床或者昏迷, 其意识状态很差, 由于脑部组织受到创伤, 患者的身体防御抵抗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容易因细菌的侵入而发生感染, 如果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手术前提高警惕, 在手术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手术的质量和熟练度, 在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 尽量做好防范,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肺内感染的情况, 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 将患者的致残和致死率尽可能的减少, 提高患者在预后的生活质量[4-6]。对于已经发生了肺内感染的患者, 现代医学临床一般会使用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传统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是两种常用的雾化吸入的方法, 为研究两种雾化吸入对神经外科肺内感染的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 本院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神经外科并发肺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并且分别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和传统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雾化吸入的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 超声雾化吸入对于神经外科并发肺内感染的患者相比于传统的雾化吸入具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传统的雾化吸入通过Venturi效应, 在细孔气流有高速气流通过时, 会在喷嘴的周围产生负压, 进而将储液罐里的药液携带并且通过卷进高速的气流而将其分散成各样大小的雾滴, 细小的雾滴会被以一定的速度喷出, 大的雾滴则会被喷嘴两侧设置的挡板挡住并落回到储液罐内, 回落的药液会再次被雾化传入患者的体内,其主要动力源为空气压缩机[7,8]。超声雾化吸入器主要是由底座、外壳、电源变压器、晶片、风扇电机以及储药罐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晶片的耦合而产生高频的振荡, 同时也产生一定频率的超声波, 液体会成为超声波的介质, 使超声波能够通过药罐中的药液, 经过谐振发射窗雾化成细小的雾粒,进而将液态的药品转化成气态, 被转化为气态的药物会在风扇的作用下被患者吸入, 进入患者的肺部和气管内, 达到治疗肺部感染的目的。超声雾化器一般体积较小, 操作简单, 携带方便, 由于肺部结构的特殊性, 超声雾化吸入能够对给药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效果, 药物被吸入肺部以后可以快速的发挥药效, 可以有效降低给药量, 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6,9,10]。

综上所述, 与传统雾化吸入相比, 超声雾化吸入对神经外科肺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1] 胡声斌, 王邱龙, 凌兴飞, 等.39例脑外伤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22):72-74.

[2] 李锦燕, 张伟, 张正霞, 等.超声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4(11):563-566.

[3] 张尧.两种雾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现代医学, 2014, 42(1):16-18.

[4] 吴莹, 刘艳霞.麻醉诱导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开胸手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8(26):791-793.

[5] 沈振东, 朱军.压缩泵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对比.医学综述, 2015, 21(24):4600-4603.

[6] 赵国丽.老年患者超声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及护理. 现代医学,2010, 16(2):193.

[7] 严小芳, 邹玉洁, 李心灵, 等.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防治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效果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0):1535-1536.

[8] 李孝荣, 王芳, 王奕, 等.两种雾化吸入模式治疗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肺炎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17(10):911-912.

[9] 冀蓁.联合雾化吸入在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6):59-60.

[10] 高迎春.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在ICU镇静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3(24):3148-3149.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雾化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雾化有害?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