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

2018-01-18 11:06林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息肉直肠复发率

林涛

广基的结直肠息肉属于一种结肠疾病, 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病变的程度取决于息肉的大小, 伴随着患者息肉直径越来越大, 癌变的几率也随之上升[1]。因此, 为防止癌变, 将患者息肉彻底的进行切除是极为重要的措施。近期刚刚发展起来的内经黏膜剥离术作为一种新式的内镜治疗方法, 其具有的显著优点为能够将消化道黏膜下的肿块进行一次性彻底切除, 为临床提供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病理标本[2-4]。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对患者的各方面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 其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内镜室肠镜检查后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结直肠息肉直径均>2 cm, 符合本研究要求, 属广基的结直肠息肉。对照组患者男1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51.8±10.9)岁;病灶分布在直肠16例、降结肠4例、回盲部5例、升结肠5例。研究组患者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0±11.2)岁;病灶分布在直肠15例、降结肠5例、回盲部6例、升结肠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回肠直肠吻合术进行治疗,可进行电灼切除、开腹手术等方式。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法为:准备超声内镜(EG-367URK)、Olympus Evis 260 电子肠镜系统。在手术进行前要做好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内镜检查工作, 更好的确定患者的病变位置及深度。在病灶周围4 cm的范围内环周使用氩气刀进行标记, 以此为基础, 在外沿采用分点的方式完成黏膜下注射。控制好每一点的美蓝及甘油果糖注射量, 直至病灶隆起。再使用IT刀将标记点外侧环周切开, 使用HooK刀沿着肌层完成黏膜下层的分离工作, 达到使肌层和病灶组织能够充分分离的目的, 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3±24.9)min、肛门直肠恢复时间为(28.1±4.1)h、胃肠道恢复时间为(2.33±0.78)个月, 均短于对照组的(138.4±29.8)min、(43.1±4.6)h、(5.67±0.23)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延迟出血4例, 穿孔4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复发患者7例, 复发率为23.3%。研究组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延迟出血1例, 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复发患者1例, 复发率为3.3%。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微创治疗, 专门用来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就目前来说, 还存在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 术后需对患者的脉搏、心率、体温、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5-7]。现如今对这一微创治疗方式的研究任重道远。本研究数据显示,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但考虑到本研究的例数有限, 研究时间有限, 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出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具有恢复快、低复发率、创伤小、能够完整切除息肉、且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 在手术时有一定的技术性[8,9]。在手术进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手术进行时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出院后还应叮嘱患者注意饮食, 多吃清淡易消化, 刺激性小的食物,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减少疼痛, 出现不适要及时复诊[3,10]。

综上所述, 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效果显著, 有效促进患者肛门直肠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治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显著优势,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1] 方海明, 王业流, 李玥, 等.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评价.中国内镜杂志,2017, 23(2):1-5.

[2] 刘伟强, 高广荣, 李达, 等.结直肠息肉的内镜治疗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 11(4):675-680.

[3] 胡宝英, 周海华, 袁帅.内镜黏膜下剥离与腹腔镜下切除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的临床观察.中国内镜杂志, 2017,23(3):9-13.

[4] 王伟福, 陈晓武, 郭婉薇,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5):909-910.

[5] 刘克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2):90-91.

[6] 林国辉, 陈进忠, 张思宇,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15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11):868-871.

[7] 阮荣蔚, 王实, 刘永军,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4):603-606.

[8] 李永智.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6):46-47.

[9] 朱军, 丁健华, 赵克,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巨大广基息肉.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1):78-79.

[10] 方志恒, 汪全红, 钟平,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广基病变.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4):479-484.

猜你喜欢
息肉直肠复发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