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2018-01-18 11:06闫忠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阻塞性炎性

闫忠民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气流受限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往往伴有全身炎性反应, 而炎性反应的程度直接关系着COPD的预后[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 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肺功能, 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作者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有严重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者,排除近1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治疗者, 排除支气管哮喘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45例, 女15例;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65.54±4.82)岁。对照组中男46例, 女14例;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65.59±4.8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胆碱能受体阻滞剂、β2受体兴奋剂、祛痰、抗感、染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 若患者合并有呼吸衰竭, 可及时予以呼吸兴奋剂治疗, 如有必要可及时予以机械通气进行辅助呼吸治疗。观察组予以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用法及用量:80 mg/d, 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治疗7 d。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 用法及用量:30 mg/d, 顿服,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EV1和PaO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0.71±0.28)、(0.72±0.29)L, PaO2分别为 (8.80±1.35)、(8.82±1.37)kPa, 两组FEV1、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0.98±0.30)、(0.81±0.28)L, PaO2分别为 (10.86±1.41)、(9.74±1.36)kPa, 观察组 FEV1、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出现广泛炎症反应, 即使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 患者, 其体内仍可出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增殖, 同时机体内Fas配体、Fas、纤维蛋白原、脂多糖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炎性细胞因子也会增多, 在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上述炎症反应更为显著[2]。CD8+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COPD的病情进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炎症细胞通过活化缓解可释放白三烯B4(LTB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从而引发支气管肺组织的炎症反应[3]。而各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白三烯、组胺等炎性介质可使气道表现为高反应性, 并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从而加重肺组织的损伤。COPD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 发作的次数越多、病情越重, 患者的预后越差[4]。因此, 积极控制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病情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炎药物, 其可有效抑制全身的炎症反应, 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机体肺细胞相关受体的结合, 从而对炎性介质的释放及合成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起到弱化炎性反应的目的, 进而减小了肺部的炎性损害进展[5-7]。同时糖皮质激素还能促进患者体内大量嗜酸性细胞的凋亡, 从而抑制了痰液的产生及腺体的分泌, 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呼吸道通气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还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骨质疏松、骨骼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控制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均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分别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及泼尼松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 (0.71±0.28)、(0.72±0.29)L, PaO2分别为(8.80±1.35)、(8.82±1.37)kPa, 两组 FEV1、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 (0.98±0.30)、(0.81±0.28)L, PaO2分别为 (10.86±1.41)、(9.74±1.36)kPa, 观察组FEV1、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甲基强的松静脉滴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泼尼松治疗。肺功能指标是评价COPD病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 可实时了解患者肺内过度充气和气流阻塞的程度, 有利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的确定[8-10]。作者体会, 除了要优化治疗药物的种类, 还应配合戒烟、呼吸新鲜空气等措施, 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 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肺功能锻炼, 以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综上所述, 在COPD患者中施以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1] 黄拔威, 许能銮.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7(23):33-35.

[2] 徐文娟, 魏雅茹, 徐双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嗜酸粒细胞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2):157-159.

[3] 王晓兵, 宋志军, 刘巍, 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 8(16):69-70.

[4] 王慎临, 陈更业.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5):424-426.

[5] 严峻海, 周曦, 李镛, 等.糖皮质激素序贯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4(4):689-690.

[6] 余江清, 卢志军.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观察.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1):8-11.

[7] 于航, 陈永琳, 梁中.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11):433.

[8] 冯曙平, 谭锦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5(4):279-282.

[9] 吕华亮.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28-29.

[10] 郑英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5):1082.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阻塞性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