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8-01-18 11:06王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王丹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其病变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 可存在整段肠管受累。该病多成反复发作, 呈现慢性病程, 给患者生活上带来痛苦[1]。由于对溃疡性结肠的的病机尚不十分清楚,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缺乏特异性的根治性针对治疗, 仅能从患者临床症状入手。本文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基础上, 施加对症性护理, 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临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 女48例;年龄42~65岁, 平均年龄(51.63±7.2)岁。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性腹痛、腹泻、呈黏液脓血便, 存在里急后重及全身不同程度的症状, 肠镜镜下提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存在出血点及脓性分泌物, 黏膜表面呈细颗粒状病理改变, 多处可见溃疡面。

1.2 方法 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840)治疗, 初始剂量为2~3 g(8~12 片 )/d, 3~4 次 /d, 无明显不适量 , 可渐增至 4~6 g(16~24片)/d, 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1.5~2.0 g(6~8片)/d。同时采用锡类散(主要成分珍珠、冰片、牛黄、青黛[3])6.0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混合后灌肠, 1次/d。疗程1个月, 在用药期间主要维护患者内环境稳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态,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支持, 具体内容如下。

1.2.1 舒适护理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 病情常反复发作,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常伴随烦躁、焦虑等不稳定心理情绪。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 在患者入院期间, 要体会患者的心理变化, 给予相应的舒适及心理护理干预, 包括为患者提高舒适的病房, 保障病房的卫生及被服的舒适度;在治疗期间利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的宣教工作, 使患者对该疾病能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治疗与施护。

1.2.2 灌肠护理与药物指导 在灌肠之前为患者全面讲解灌肠对治疗的影响及必要性。在灌肠期间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避免给患者带来尴尬的心理情绪。指导患者选择左侧卧位, 且利用软枕将患者臀部垫高15°左右, 在避免药物外溢同时能够利用重力作用保证药液顺利内流入到结肠内。注意灌肠液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避免液体温度与患者体温差异较大, 因为温度过高的液体温度易造成结肠局部温度过高, 而加重局部结肠黏膜充血量引起局部出血, 而温度过低的液体能够减少结肠蠕动, 不利于药液吸收[4]。选择16号肛管进行灌流, 根据结肠黏膜病变累及情况选择适宜的插入深度, 一般全结肠累及者深度在20 cm以上, 左半结肠累及者为17~19 cm, 单纯直肠累及者可在15~17 cm。熟练掌握灌肠操作流程, 利用润滑剂涂抹需进入结肠内的全长管壁, 轻柔缓慢将管体徐徐插入肛门送入结肠内, 调节给药滴速为70 gtt/min, 保持在30 min内结束灌肠。拔管后嘱咐患者平卧并抬高臀部及下肢2 h, 以促进药液吸收, 尽量保持结肠内药物停留时间在6 h以上以利于药效的吸收。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期间要注重药物剂量的调整。初始剂量为2~3 g(8~12 片 )/d, 3~4 次 /d, 无明显不适量 , 可渐增至 4~6 g(16~24片)/d, 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1.5~2.0 g(6~8 片 )/d。

1.2.3 饮食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长期慢性腹泻的存在, 所以患者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因此在饮食上总体原则以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低纤维素的食物为主[5]。不宜暴饮暴食, 要定时定量, 以利于消化腺的分泌, 便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 应以无渣、半流质、少食多餐为原则。如果病情严重可以考虑给予患者胃肠道外营养支持, 以避免食物对结肠黏膜的刺激。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6]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常规检查已经正常, 肠镜镜下提示肠黏膜恢复正常或仅有瘢痕组织形成;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较住院前有所减轻, 大便潜血检查镜下红细胞<10个/HP, 肠镜镜下提示肠黏膜病变改善面积≥1/2, 仅存在轻度黏膜充血;无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 大便潜血检查提示镜下红细胞≥10个/HP, 肠镜镜下提示肠黏膜病变无明显变化或改善面积<1/2。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2 结果

62例患者治疗显效45例, 占72.58%;有效14例, 占22.58%;无效3例, 占4.84%。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48%(53/62)。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是一种消化内科慢性的、易复发、原发性炎症结肠系疾病,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质量。有治疗显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者已超过20万人[7]。对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数文献认为与如下因素相关: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局部异常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过度释放抗体、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引起局部黏膜破坏和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治疗, 而暂无特异性根治治疗方案。柳氮磺胺吡啶是目前首选的治疗药物, 柳氮磺吡啶是水杨酸与磺胺吡啶(SP)的偶氮化合物, 具有抗菌、抗风湿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肠道内被该处细菌分解为SP与5-氨基水杨酸(5-ASA)。SP有微弱的抗菌作用, 它与大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减少大肠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 同时抑制肠前列腺素的合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前列腺素增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多数文献认为, 局部用药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8-10]。

综上所述,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溃疡性结肠炎因病因不清、易复发, 导致临床患者药物周期较长, 容易造成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因此在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础上, 给予相应护理支持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1] 胡颖, 范钟麟, 王学红.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研究进展.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0):2030-2034.

[2] 欧阳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指南.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19(1):4-6.

[3] 刘辉.锡类散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护理学杂志, 2002, 17(1):73-74.

[4] 文艳秋, 邓华琼.保留灌肠药液温度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山西护理杂志, 1997, 11(1):27.

[5] 沈雯婕, 胡夏云, 周律.溃疡性结肠炎饮食调护的研究进展.当代护士旬刊, 2012(7):8-10.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内科杂志, 2001, 40(2):138-141.

[7] Wang Y, Ouyang Q.Ulcerative colitis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100 hospitalized patients.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10, 22(9):1450-1455.

[8] 牙廷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2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3):60.

[9] 张瑞年, 万晓东, 郭耀辉.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9):128.

[10] 张燕.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5):247-248.

猜你喜欢
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合成工艺研究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克痢痧胶囊抑制大鼠乙酸性结肠炎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