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价值分析与研究

2018-01-18 11:06李敏梁崇玺杜春兵邓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塞通苯磺酸老年性

李敏 梁崇玺 杜春兵 邓升

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临床较为常见, 是危害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病, 可引起视物变形甚至失明。目前关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临床治疗主要在于改善微循环、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再生。本次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探讨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 各37例。常规治疗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61~77岁, 平均年龄(64.25±5.78)岁。综合治疗组男19例, 女18例;年龄61~78岁, 平均年龄(65.29±5.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降糖、维生素E、肌苷片、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控制空腹血糖为4.5~6.5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血塞通40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 1次/d;羟苯磺酸钙0.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 d, 停用5~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微血管瘤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新生血管渗漏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情况。比较患者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痊愈:微血管瘤数目显著减少,减少>90%或消失, 视力提高≥2行, 出血吸收, 渗出灶吸收>90%;有效:微血管瘤数目减少, 减少>50%, 视力提高1行,出血减少, 眼底病变减轻;无效:眼底病变、视力均无改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微血管瘤消失时间比较 综合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微血管瘤消失时间分别为(6.24±1.95)、(15.98±2.71)、(16.26±3.57)d, 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8.14±2.15)、(18.02±3.53)、(19.52±4.9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常规治疗组基本痊愈15例,有效12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2.97%;综合治疗组基本痊愈24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4.59%;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新生血管渗漏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情况比较 治疗前, 常规治疗组新生血管渗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分别为 (39.12±0.66)μm2、(360.13±30.71)μm, 综合治疗组分别为 (39.42±0.61)μm2、(361.17±30.24)μm, 两组患者新生血管渗漏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综合治疗组新生血管渗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分别为 (21.01±0.56)μm2、(301.12±10.34)μm,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 (30.12±0.78)μm2、(331.19±30.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常见眼部病变, 属于黄斑退行性病变, 其发生和年龄密切相关, 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退变所致视力不可逆损伤疾病, 以形成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主要特征, 可反复渗出和出血而形成瘢痕[2]。血塞通也为三七, 其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 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缩血管反应产生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有效舒张血管平滑肌, 促进心输出量增加,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3,4]。另外, 血塞通还可改善血液粘度和血沉, 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缩短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时间, 增大毛细血管管径, 促使局部微循环改善。另外, 血塞通还可延长血栓形成时间, 对血栓形成发挥拮抗作用[5,6]。除此之外, 血塞通还具备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7]。而羟苯磺酸钙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对醛糖还原酶进行抑制, 减少红细胞山梨醇形成, 可减轻内皮细胞和红细胞渗透作用, 纠正其功能紊乱, 可降低血液粘度, 降低血小板聚集性[8,9]。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可有效改善血液瘀滞和毛细血管闭塞、组织缺氧缺血症状, 发挥协同改善微循环作用,促进黄斑出血吸收, 降低失明风险[10]。

本研究中,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降糖、维生素E、肌苷片、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结果显示, 综合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微血管瘤消失时间分别为 (6.24±1.95)、(15.98±2.71)、(16.26±3.57)d, 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8.14±2.15)、(18.02±3.53)、(19.52±4.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2.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新生血管渗漏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综合治疗组新生血管渗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分别为(21.01±0.56)μm2、(301.12±10.34)μm, 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 (30.12±0.78)μm2、(331.19±30.57)μ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价值高, 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眼底病变, 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情况, 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1] 夏苏蕾, 李仁达.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宁夏医学杂志, 2013, 35(9):854-855.

[2] 陈耀华.羟苯磺酸钙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16):520-521.

[3] 吴新华.羟苯磺酸钙、血塞通、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0, 31(32):5757-5758.

[4] 王秀云, 李志.维持性血透患者眼底出血应用血塞通片为主治疗的效果研究.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6, 10(8):74-75.

[5] 涂相红, 邹晔, 蒋炎云, 等.血塞通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研究.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4):575-577.

[6] 石春珍.血塞通片为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眼底出血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12):97-98.

[7] 夏娣, 赵晶, 崔大龙, 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8):9.

[8] 严展军.复方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疗效观察.陕西中医, 2017, 38(6):774-775.

[9] 王艳艳.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4):361-362.

[10] 隋亚楠.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8):93.

猜你喜欢
血塞通苯磺酸老年性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苯磺贝他斯汀片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乙酯与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