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精细化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8-01-18 11:06梁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颅脑精细化重症

梁丽

伴随着我国交通、建筑业不断发展, 交通、工矿事故,由于钝、锐器及爆炸、跌落对头部的伤害, 所造成的颅脑损伤发生率直线上升, 而其中最严重的3~7分Glasgow昏迷评分伴昏迷>6 h为重症颅脑损伤, 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若护理不当, 则亦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1,2]。2016年6月本院对收治的4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精细化护理, 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和实验组(41例,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52.78%), 女17例 (47.22%);年龄 23~64岁 , 平 均年龄 (39.3±8.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15 h, 平均时间(6.2±3.1)h;昏迷时间2~14 h, 平均昏迷时间(5.1±3.1)h。实验组患者中男24例(58.54%), 女17例 (41.46%);年龄28~58岁, 平均年龄(41.6±6.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3~15.6 h, 平均时间(6.3±4.0)h;昏迷时间2.3~14.3 h, 平均昏迷时间(5.4±3.3)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明确;身体可耐受手术;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临床资料完整;可配合术后随访。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出血;拒绝配合随访;对手术及麻醉不耐受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完善术前检查, 术后常规二级护理, 遵循医嘱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详细记录引流管、尿袋液体等。

1.2.2 实验组 实施精细化护理, 具体如下。①不能自行闭合眼睑者, 可盖凡士林纱布保护。②为防止口腔溃疡与真菌感染进行口腔护理, 2~3 次/d[3]。③温水擦浴会阴,1 次 / d;留置尿管者膀胱冲洗2 次 / d, 及时更换引流袋 , 倾倒时尿袋不可过高抬, 防逆行感染。④加强肢体被动锻炼,以增强肌力, 增加关节活动度。⑤头部抬高30°, 额部、颞部、顶部正位或仰卧头偏向对侧, 颅后开颅取侧卧位变换体位与体位引流[4,5]。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 防止压疮发生。⑥昏迷患者取侧位或头偏向一侧, 清理口腔及鼻腔分泌物, 随时吸痰,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动作要轻而敏捷, 以免气管内黏膜损伤[6]。⑦早期予留置胃管, 以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 鼻饲前应先抽出胃内容物, 便于观察胃管是否脱出、出血, 发现异常时持续胃肠减压和止血处理。⑧早期进行被动功能锻炼, 待患者恢复后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7]:患者术后伴有轻度缺陷但是可以正常生活为显效;患者能从事某种工作, 伴有明显的缺陷但是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有效;患者需要他人帮助来完成日常生活、植物人状态及死亡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详细记录住院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口腔溃疡、泌尿系感染、压疮)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14例显效, 14例有效,8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29例显效, 11例有效,1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7.5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2681, P=0.0071<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1例口腔溃疡,1例泌尿系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出现3例应激性溃疡, 5例口腔溃疡, 4例泌尿系感染, 3例压疮, 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01, P=0.0001<0.05)。

3 讨论

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其病情凶险, 多变, 手术治疗为其康复目标的第一步, 之后的漫长的恢复期, 护理有着重要的地位。常规的护理模式往往比较笼统, 不够精细化, 从而造成患者总会出现应激性溃疡、口轻溃疡、泌尿系感染与压疮等并发症, 对于患者的后期恢复增加了阻碍, 影响临床治疗效果[8]。本院于2016年6月开展精细化护理, 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将常规护理更加精细化。将常规的护理模式, 处置起来更加的细心与精心。更细致的口腔护理与温水擦身, 有效的清理患者口腔黏膜与皮肤, 防止了感染发生,温水擦身刺激皮肤周围血运循环, 配合被动运动与翻身, 更避免了压疮的发生[9]。在尿管的处理上, 加强消毒, 倾倒尿液时防止逆行感染, 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10]。为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患者肢体恢复, 在其昏迷期间完善被动肢体运动, 待其精神恢复后, 从低强度循序渐进完成主动肢体运动,恢复期肢体恢复能力, 以提高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14例显效, 14例有效, 8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29例显效, 11例有效,1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7.5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例口腔溃疡, 1例泌尿系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出现3例应激性溃疡, 5例口腔溃疡, 4例泌尿系感染, 3例压疮, 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样本选择仅为本地区本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因此在样本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希望临床应用此资料为研究蓝本, 扩大研究区域, 并增加研究样本数量, 以明确精细化护理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综上所述,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效果理想, 可在临床上普及、推广。

[1] 王智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16):29-32.

[2] 杨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2):135-137.

[3] 曹阿芳.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3):246-247.

[4] 陈竹芳, 毛青.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0):106-108.

[5] 李世秀.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2):199-200, 205.

[6] 杜厚倩.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4(26):77-79.

[7] 朱淑萍, 曹丽芬, 吴海峰, 等.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7):1586-1588.

[8] 郭素华, 吴小旋, 周容花.精细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2):83-85.

[9] 许春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吉林医学, 2015, 36(5):1025.

[10] 彭辉惠.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6):167-169.

猜你喜欢
颅脑精细化重症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重症不惑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