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18 11:06曲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缝隙内科优质

曲研

急诊内科中患者病情危重, 病种复杂, 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若护理不当, 容易耽误患者的救治工作, 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不利于患者正常治疗, 因此, 需给予患者合理、优质的护理服务。无缝隙护理是通过强调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良好交接班等, 确保患者得到连续护理, 保障患者安全[1]。本研究分析了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98例急诊内科患者, 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无缝隙组, 各49例。无缝隙组男31例, 女18例;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36.84±12.39)岁。对照组男30例, 女19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36.13±12.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 无缝隙组实施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完善医院制度 不断完善医院急诊内科护理管理制度, 并成立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小组。根据组员的职称、护理经验、学历等进行分组, 确保每一组配备高资历、中等资历和低资历护士。合理分配每组护理成员的任务, 使其明确自身责任, 并选择一名组长, 对优质无缝隙护理小组成员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控。护士长为总负责人, 负责对各个小组组员的培训和工作的总结, 并及时对急诊内科紧急事件进行处理。

1.2.2 无缝隙排班 护士长协助做好排班工作, 合理科学安排护士班次。排班需根据护士的年资高低进行配备, 避免同一班次均是低年资护士。另外, 还可根据床位比例合理排班, 做好交接工作, 避免早退和迟到, 并就此制定严格的考核, 提高护士的积极性。

1.2.3 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温馨、整洁、舒适、卫生的就医环境, 以消除其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急诊内科救治。

1.2.4 心理护理 多数急诊内科患者和家属可出现紧张焦虑情绪, 甚至可因病情危重而出现情绪失控, 需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 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状态, 并实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抢救工作进展, 使其放心。同时协助患者家属完成费用缴纳等事宜。

1.2.5 无缝隙抢救 先治疗再付费, 为急诊内科开通绿色通道, 先抢救之后再挂号, 若无家属陪同可由护士代办理。接诊后立刻联系医生开展救护, 为患者生命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治疗配合行为(满分设定100分,分值越高则配合行为越高)、护士平均工作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满分设定100分, 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精神情绪状态评分(采用SAS评分、SDS评分进行评价, 分值越高则精神情绪状态越差[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 比较满意有20例, 不满意9例, 护理满意度为81.63%;无缝隙组非常满意30例, 比较满意有18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96%。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 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73.47±2.45)、(72.16±5.13)分,无缝隙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73.24±2.15)、(72.03±5.92)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无缝隙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21.35±0.43)、(32.18±0.7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47±0.61)、(53.13±0.6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配合行为评分、护士平均工作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配合行为评分、护士平均工作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0.12±2.77)分、(14.49±2.57)h、(80.62±2.59)分, 无缝隙组分别为(96.51±3.77)分、(8.51±1.61)h、(93.62±6.21)分。无缝隙组治疗配合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平均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 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和传统护理方案比较, 有利于提高急诊内科护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确保护士之间默契配合, 实现护理工作无缝对接[3-5]。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实施更加注重对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避免护理遗漏和缺陷的发生, 可稳定患者情绪, 提高其配合度, 确保抢救工作顺开展。另外, 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6-10]。

本研究中,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 无缝隙组实施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结果显示, 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 高于对照组的81.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无缝隙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治疗配合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平均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 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精神情绪状态, 提高治疗配合行为和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量, 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值得应用。

[1] 邹小芬, 邹小琼.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2):15-17.

[2] 张苗.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4):195, 197.

[3] 邹传仁.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当代医学,2015, 15(22):112-113.

[4] 裴华.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9):90-91.

[5] 张学菊, 陈晓梅.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4):224-225.

[6] 张光荣.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9):93-94.

[7] 王利伟.急诊内科昏迷患者68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6, 32(28):92, 94.

[8] 时林.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26-28.

[9] 王欣.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母婴世界, 2016,20(19):26-28.

[10] 曾亮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13):1797-1798.

猜你喜欢
缝隙内科优质
内转科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雨的缝隙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