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2018-01-18 11:06刘艳洁张灵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林铜绿鲍曼

刘艳洁 张灵利

对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17136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通过对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详细地了解本院菌谱分布特点及耐药变迁,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17136份标本, 标本类型有痰3425份, 血3456份, 咽拭子3416份, 尿3439份, 体液3400份, 主要来源于住院各科室患者。

1.2 培养基 5%兔纤维血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巧克力琼脂均购自温州康泰有限责任公司。

1.3 质控标准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

1.4 方法 微生物人员、仪器和设备、平板、鉴定及药敏试条均在质控范围之内。将送检标本立即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平板培养基 , 36℃ 、5%~7%CO2、24~48 h, 分离出可疑菌落。采用上海星佰BIOJOSUN-II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进行[1]。

1.5 评定标准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WHONET5.6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总结 共分离出细菌2088株, 分离阳性率为12.2%。其中G-杆菌1536株, 占分离菌株数的73.6%,G+球菌为370株, 占分离菌株数的17.7%。G-杆菌为主要分离菌,其中前四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32.4%(498/1536)、16.4%(252/1536)、13.2%(203/1536)和 8.1%(124/1536)。在 G+球菌中仍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分离菌,肠球菌位于第三,三者分离率分别为9.2%(34/370)、5.4%(20/370)和 2.2%(8/370)。

2.2 药敏试验总结 对G-杆菌较敏的药物是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对G+球菌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利福平。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3.4%、18.8%、3.4%、54.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4.3%、19.9%、9.8%、51.5%。头孢吡肟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32.9%、20.5%、12%、56.2%。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25.7%、26.6、16%、59.8%。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0%、16.9%、3.8%、57.4%。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8.9%、44.2%、35.6%、59.2%。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7%、18.8%、15.6%、60.9%。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7%、14.3%、19.6%、59.8%。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4%、8.8%、1.1%、54.4%。在主要G+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方面,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9%、21.1%、86%、29.2%、28.1%、12.4%、11.4%、27.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78.1%、84.4%、25.1%、51.0%、31.8%、10.4%、19.8%、0%。

3 讨论

2016年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总数17136份, 标本类型主要有痰、血、咽拭子、尿、体液等, 主要来源于住院各科室患者。本院G-杆菌为主要分离菌, 与报道一致[2]。在本研究中,对G-杆菌较敏感的药物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同时在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显示,对G+球菌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利福平。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该次统计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有224株, 占33.1%,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有59株, 占22.2%。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ESBLs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长期广泛应用而引起的[3]。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代表的非发酵菌耐药现象严重,目前对非发酵菌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以及某些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大多数G-杆菌对酶抑制剂较敏感, 用加酶抑制剂与未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比较, 其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门诊的前列腺液、精液、住院部的血和分泌物标本,检测出苯唑西林耐药菌株共143株, 耐药率为78.1%。但因其是皮肤、泌尿生殖道等处的正常菌群, 不排除采样过程中的污染, 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共分离出23株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1.1%。王坚等[5]也报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重症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大部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因其耐药率和耐药强度高、多药耐药谱广已经成为医院内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1] 叶应妩,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472-531.

[2] 席维岳, 虎淑妍, 杨晓凤, 等.庆阳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5):3269-3271.

[3] 高堂玲, 陈云凤, 张驰, 等.27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痰培养及药敏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5):117-118.

[4] 黄萍, 李峰.976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4):375-376, 379.

[5] 王坚, 吴梅, 陆炜方.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药敏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12(1):93-94.

猜你喜欢
西林铜绿鲍曼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Chronic airspace disease:Review of the causes and key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西林教案160年祭(外一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喜庆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