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

2018-01-24 11:50沈雪松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

沈雪松

摘要:七年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亟须提高。有效的学习时间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学校主导下的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调研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落实时间管理行动,突破时间管理难点以及家校合作、持续跟进地推动时间管理落地扎根几种途径出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管理学习时间。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途径

何谓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指对时间使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调节等的总称。它既包括计划和分配时间,也包括监控与调整时间的利用;既包括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也包括在实际过程中的情绪体验。[1]研究证明,中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业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有效的学习时间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本校七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在时间管理方面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部分学生缺乏时间紧迫感,被动接受、完成学习任务,不设立目标,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成效较差;二是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部分学生有时间紧迫感,但对于如何制定合适的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比较迷惑,缺少方法的支持和有效指导,因而学习效果一般;三是缺乏時间管理的意志力,能够制定适合的目标,进行一定的任务分配,但由于缺乏督促或意志力缺乏,导致拖延而陷入焦虑和自责之中,学习效果不明显。七年级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学习时间,是新生需要迫切面对的课题,也是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调研时间管理现状——“了解自己,建立合作小组”

学校德育、心育部门,共同设计七年级新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利用开学初的心理健康课进行问卷调查,以帮助新生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倾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各班的情况建立数据样本,为后续的培训、辅导提供较为合适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时间管理合作小组,根据对访谈、问卷的梳理,确定几类典型问题。建立合作小组,可减轻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和压力的孤独感、无力感,有助于激发出有价值的观点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小组成员在团队中所进行的承诺,因具备特定的约束力,所以又成为解决时间管理具体问题的强烈动机。

二、强化时间管理意识——“我的时间我做主”

如何强化时间管理意识?学校德育、心理辅导团队可以开展集体备课,利用心理健康课有计划地进行授课。通过分组表演,如“无聊的一天”“充实的一天”等短剧,引发学生思考各自背后的原因。再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体验活动,先观看《死神的账单》等视频,组织讨论,唤醒学生对时间飞快流逝的情绪体验,再对照自己的情况,在情绪体验单上,画出自己的时间利用饼状图,直观感受时间分配情况。通过上述课程和活动,让新生了解时间的重要价值,提高珍惜、管理时间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出示有科学依据的“时段与学习状态、适合学习内容表”,适当做出解析。教师引导新生把一般规律和自身节律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日程表,初步掌握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三、落实时间管理行动——“目标、计划我制定”

如何把学生的时间日程表变成可行的、有内在驱动的计划?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方案,让学生明确目标的重要性,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长期、短期目标,学会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具体方案简述如下:对照学生前面制定的“时间日程表”,找到时间管理中的“黑洞”,即浪费时间的表现和原因,围绕自己的时间日志讨论:这一天你是否做了计划?计划执行的情况是怎样的?执行中遇到哪些困难?对同伴的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等等。

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出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具体(Specific),也就是目标具体、明确,明确到每个时间段具体完成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可衡量(Measurable),目标的制定可使计划的执行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可达到(Attainable),目标具有挑战性,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避免过低、过高的目标;相关(Relevant),目标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可以细致地分成多个小目标,而小目标之间,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应高度相关;基于时间的(Time-based),目标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按此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目标。比如,一个班级英语成绩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第一学期期中目标为进入班级前十名”。

目标明确之后,就是用计划去实施。计划的制定围绕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段,比如学生周一至周五的回家后至睡觉之前的时间,双休日的时间等。学习计划的制定一般要列出要做的事情,再遵循“突出重点、估算时间、明确节点、劳逸结合、符合自身规律”等原则,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小时都是独特的,每小时周围的环境、生理、心理状态都有变化;时间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把24小时划分为24个格子后去填满,而是要把学习的内容与时间相契合。以班级一位同学的双休日学习计划为例(见表1):

四、突破时间管理难点——象限法则巧安排

在学习和生活实际中,还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同时遇到很多事,分身乏术”等特殊情况,这往往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难点。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在《要事第一》一书中提出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他将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归入四个象限,提出判断事情重要与否的原则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长期目标”。教师可在深入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把该法则巧妙地、灵活地运用到学生的时间管理中。

第一象限,重要而紧急的事,优先办。如次日的数学单元检测、语文默写课文,学生应该花三成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工作。该类事情的较多积压容易引起较大的压力,形成“危机”。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应该花五成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工作,要想学习上不断突破或迎头赶上,应该集中精力在这些事上多下功夫。比如上文所说,某生的英语成绩中等,要进入班级前列,平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第三象限,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要学会搁置。这些事情往往因为要求迫切,会让学生产生“重要”的错觉。比如一位同学本来要按计划在晚餐前完成作业,突然收到好友同去打篮球的邀请。对于这样的事情,学生应学会委婉地拒绝,尽量少占用时间。第四象限,对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要尽量避免。很多同学时间管理的效果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形成某种心理上的疾患。其原因就是在这个象限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沉溺网络游戏、追剧、写作业时不忘回复QQ聊天信息等不良习惯。

学生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有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的效能感。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在时间管理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可以交流在计划执行时克服拖延症、屏蔽干扰的解决方法。这些举措,都能有效促进学生互助进步、提高自律能力。

五、家校合作、持续跟进——推动时间管理落地扎根

掌握时间管理的必要知识与方法后,还需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共生共长——首先让家长知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能和孩子一起制定方案,做好陪伴者和指导者,与孩子共同面对困境,共同反思改进;再者,由于部分家长在企业管理、部门管理、个人时间管理中不乏研究和身体力行者,我們完全可以让部分家长参与到相关的培训团队和班级分组辅导员的行列中来,扩大研究、实践的内涵、深度。二是持续跟进。时间管理,贵在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而致前功尽弃。班主任教师可以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展例如“二十一天养成时间管理习惯”的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对班级各类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湄.中学生时间管理行为训练的可能性与可为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156-158.

Approaches to Cultivating Grade-Seven Students Ability of Time Management

Shen Xuesong

(Nanjing Pukou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Nanjing 210032, China)

Abstract: Grade-Seven students ability of time management urgently needs to be improve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learning time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strengthen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competence but also heighten their mental quality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mind and body. School-directe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of time management may start with investigating students status quo of time management, reinforcing their awareness, carrying out the action, breaking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ime management, guiding them to manage their time scientifically and appropriately.

Key words: Grade-Seven student; time management ability; cultivating approach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