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影响作用*

2018-03-29 07:25付志高
山西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咨询总分

付志高 马 燕

(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一、引言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如果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战胜困难,获得成长。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利用形成团体凝聚力、观察学习、团体焦点访谈和团体沙盘游戏治疗等技术,在团体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团体发挥效能、个体发生变化。为了验证团体心理咨询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对部分大学生开展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咨询干预,考察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水平变化,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贵州一所本科院校,发布招募团体心理咨询成员公告,对自愿报名参加的被试进行筛选和访谈,选择出有强烈自我成长愿望、且无严重社交障碍的3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1]和吴素梅和方建东编制的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2]。

三、团体心理咨询研究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

实验组(16人):开展8次(每周1次,每次2小时)团体心理咨询。

对照组(16人):与实验组被试的学习及生活等行为活动一致,但不开展团体心理咨询。

(二)团体心理咨询实施方案

基于团体动力学、观察学习理论、理性情绪疗法、团体焦点访谈和团体沙盘游戏疗法等理论,参照吴素梅等人[3]设计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了以下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见表1)。

表1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

四、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比较

由表2可知,在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前,两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总分及各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及后测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比较(M±SD)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由表2可知,完成团体心理咨询后,实验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及各因子(应对技能除外)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

(二)实验组的前后测比较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比较

由表3可知,完成团体心理咨询后,实验组后测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有所提高,与咨询前的得分显著差异(p值均<0.05)。

表3 实验组前后测及对照组前后测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比较(M±SD)

由表3可知,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照组后测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略有下降,压力后成长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略有提高。对照组的一般自我效能和压力后成长的总分和各因子与前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五、讨论

干预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可以进行组间比较。干预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生活观念、自我认知、压力后成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具有较好的效果。

程利和何长仁[4]认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大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持久努力,将失败归因由能力(稳定—不可控)转变为努力(不稳定—可控),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积极的自我归因,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过团体心理咨询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有很多成功体验,充分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稳定提高自我效能感。

在本研究中,通过“我是谁”、“讨论情绪调节方法”和“头脑风暴”等活动,让成员学会正确归因,获取替代经验;通过“戴高帽”、“穿越电网”和“单腿跳上五楼”等活动让成员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认识自我。

吴素梅等人[3]和李英等人[5]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缓解、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和羞怯值,减轻人际交流恐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心理咨询为团体成员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和实验场所。在这种氛围和场所下,团体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接纳,产生同伴归属感和支持感,更加热情积极、自信勇敢,使个体的机能正常发挥;同时团体成员也能够充分沟通、观察和体会,模仿适应性行为,尝试改变,发展出适应性的积极图示,且不担心犯错及被人嘲笑的风险,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所以,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34-36.

[2]吴素梅,方建东.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72-777.

[3]吴素梅,吴沁嶷,罗静,邓耀星.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3):109-114.

[4]程利,何长仁.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156-159.

[5]李英,刘爱书,张守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52-256.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咨询总分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