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批注式阅读 提升学生学习力

2018-04-02 12:5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想象文本阅读教学

陈 雅

(霞浦县东关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立足课堂教学,简化低效、繁琐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得轻松,简约高效?批注式阅读融读、写、思、评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炉,显示了它“删繁就简”的独特魅力,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评鉴、表述等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侧重在“用富有情感而又凝练的语言文字对文章的某一方面加以评论”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抒情式批注,帮助学生提高感悟力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而抒情式批注阅读训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抒情式批注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对文本中的一些语句、段落、文章产生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它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的有感而发,又可分为感想式与想象式。

(一)动情处,写感想

每个人用心品读文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阅读教学中可以围绕确定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在动情处写下所感所得,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教学《蚁国英雄》这一课,笔者在启发学生感受到外层蚂蚁英雄壮举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同时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有学生针对“……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这句话,写道:“在大火中被灼焦的外层蚂蚁们,你们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保护同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作为区区弱者的你们表现出了勇敢、团结和自我牺牲精神,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我们人类在灾难来临时总是惊慌失措,许多人表现出自私自利、贪婪、虚伪……生活中,如果能多一点团结,多一些奉献,一定会更和谐,更幸福。”再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文章时,笔者侧重启发学生用心体会叶欣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写写自己的感受。课堂上有的学生深情地写下:“叶欣,一个好温暖的名字,你像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田。虽然你走了,但是你那感人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传颂。你那高大的、光辉的形象将与日月同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要向你一样做个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人。”这种感想式批注训练对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很有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中人物思想感情敏锐的知觉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使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升。

(二)共鸣处,促想象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材的文本中有许多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感生发点,教师要紧扣这些内容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妈妈说:‘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这句话时,笔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四(3)班的孩子们,我看你们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们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瞧你们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想必当时的萨沙也跟你们一样。现在,你们就是萨沙,拿起笔来写下你的想法吧!”有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个小小男子汉,才不愿意当最弱小的,我一定要证明给妈妈看。那我能保护谁呢?这儿还有什么比我弱小呢?你看蔷薇花被雨淋得低下了头,多可怜呀!我一定要保护它。”这种想象式的批注让读与思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信息的归整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来回穿梭,阅读思维的敏捷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评价式批注,提高学生的评鉴能力

评价式批注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对文章内容、语句、人物、写法等做出自己的评价判断的学习方法就是评价式批注。评价式批注侧重于培养学生品评、鉴赏能力,即评鉴能力。它是阅读能力较高的一种表现,当然,评鉴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评价,指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一)赏人物,品形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人物评价的过程是从评价他人发展到评价自己。小学中年段学生对人物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对他人的评价,他们乐于评述他人,不愿评价自己。依照小学中年段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黄河的主人》时,笔者引导学生用短语对文中的艄公进行点赞。学生纷纷写下赞语:艺高胆大、沉着机敏、从容镇定……更有学生为艄公赞歌:“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啊,我敬仰你,你临危不惧,战胜了惊涛骇浪;你沉作冷静,保护了乘客的安全;你有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经验,成为黄河的主人!”品赏人物形象做批注是在对文本人物形象深入感知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即时评价与激赏,能训练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析文字,悟精妙

汉字博大精深,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品析。如《蚁国英雄》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教学中,笔者引领学生紧扣关键词句以读促悟,读悟结合,感受外层蚂蚁的勇敢、团结和作者的惊讶。第一,联系生活促体会。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束手待毙”这个词,进而体会“蚂蚁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你感受到什么呢?第二,删减比较,读出惊讶。删去“万万、区区、并、竟、突然”等词,与原句进行比较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深刻感受作者的“惊讶”,体会这些词写出了蚂蚁突围的惊心动魄。这种以欣赏语言文字为主的批注,重在赏析、感悟文字的精妙,写批注只是一种借助的方式,但这种借助方式却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评鉴能力。评价式批注侧重于培养学生品评、鉴赏能力,即评鉴能力。随着学生评鉴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水涨船高了。

三、补充式批注,历练学生的表述能力

补充式批注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对文章进行扩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要对文本进行补白,在补白中,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表述能力得到提升。

在精选的小学语文文本中,许多地方表达得含蓄简练,有的内容索性用省略号代替,这是作者常常运用的“留白”艺术,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将简练的写具体,把含蓄的写明朗,把省略的补充出来。如课文《灰椋鸟》写鸟儿归林后的喧闹热烈的场面,就写得比较简练。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能感受这儿是灰椋鸟的“天然俱乐部”,更能体会那喧闹热烈的场面,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我们也开过联欢会。联欢会上你们都表演什么节目?观众们有什么表现?如果此时此刻我们也在这刺槐林中,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请同学们写出来。”有学生这样写:“一只鸟在我的头上飞来飞去,边飞边鸣。突然落在我的肩膀上,用它的小尖嘴,轻轻地啄我的脸,似乎在邀请我加入它们的联欢会。”在补充式的小练笔中,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羽翼,同时也丰满了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补充式批注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对文章进行扩充。学生要对文本进行补白,必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能力在此得到提升。在补白中,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有效落实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就是这句话的直接体现。批注式阅读能有效地简化低效、繁琐的教学环节,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所涵盖的感悟、评鉴、表述等能力。

猜你喜欢
想象文本阅读教学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