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8-04-02 12:56赖翩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亲亲君子大学

赖翩京

(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热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除其所担当的学科知识任务之外,还肩负着“立德树人,塑造人格、传承文化”的重任。

《大学》为《礼记》之第四十二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推崇为“四书”之首,成为人们初学入德的圣经贤传。它以“三纲”统领,再以“八目”细化之,以修已安人为旨归,阐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修齐治平”的智慧。无庸置疑,这部儒家修身立德的经典之作对现代语文教育,对培养“具有必备品格的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以《大学》“明德”为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无数事实证明,人一旦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困难挫折面前充满信心和力量,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暂时的失败中坚信胜利,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攀登得更高。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它应该成为新时代人们修身立志的奋斗目标。接着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皆以修身为本。”[1]修身的目的,在于明德,在于止于至善。唯有“明德至善”之人才能“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的目标,更应成为我们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儒家历来强调读书人立高远之志。孟子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济世之论;墨子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孔子提出“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经典论述。在基础教育阶段引领学生为高远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对他后来的成才成人大有禆益。选编入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目可以成为学生励志的绝好教材。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引导学生像周恩来那样从小立下宏志,为中华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读书;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在感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痛恨八国联军的无耻行径之时,更应该激发学生为将来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国家栋梁之才而修身立德。或许,目前这些理想离学生比较遥远,但施教者可引导学生在大目标的感召下分阶段设立近期的小目标、小理想。学生将在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理想的欢欣中逐步接近或到达人生的大目标、大理想。基础教育第二学段,学生的生活理想已萌芽,施教者可以在学生低级的生活理想上适当渗透社会理想教育。第三、四学段,学生的职业(社会)理想开始发展,但多从兴趣、爱好等个人角度出发,对社会,对信仰的认识还不够。[2]教者要适时用科学的信仰引导帮助学生从职业理想过渡到正确的社会理想、人生信仰。大志向可引领小理想,小理想能成就大志向。从小立下高远之志,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培养诚毅品格;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自觉,有利其健康成长。

二、以《大学》“修德”为导向,塑造完美品格

儒学教育的总体目的是培养“圣贤”,朱熹曾用“圣贤胚璞”“圣贤胚模”来形容古代“小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了“大学”,再在“胚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如果“胚璞”不好,再加“光饰”也无用。朱熹《小学书题》写道:“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意思是,早期教养形成的习惯随年龄增长才会养成某种较为稳定的品质。[3]可见,从小“修德”可以为养成必备品格,塑造高尚人格奠基。

《大学》“八条目”是以“格物致知”为圆心,由末究本,由本及末地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同心圆的关系,强调大学之道要从要根本上做起。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教育的根本是做人教育,是培养完善人格的人。中小学教育应发挥母语课程的育人功能,着力于学生必备品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用文化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及其个人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的关系,学会“先修已而后安人”。

1.培植精进不已之学习精神

“精进不已”,意为“精进不辍、不知疲倦”。精进不已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唯一策略。论语义说·夫子自道篇(二):学而不厌,精进不已。《大学》传第二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其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说的是明德、学习、自修都要天天新,新而又新,自强不息,精进不已。语文教材中之单元“语文园地”中会有类似的经典语录: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经典语录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读背的基础上,了解其意,内化吸收并以这些古典慧语激励自己,发愤学习,自强不息。教材中《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居里夫人;还有不怕嘲笑、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詹天佑,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大学》又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兴起于亲亲之家的君子,情趣盎然地与家中之人相切磋、相感通,并自修其身,自明其德,精进不已。修身如此,学习亦是如此。在当今社会转型的新时代,会学习,善合作,自强不息之人,才会成为将来人生的赢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者要注重培养学生协同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构建以“俩俩或四人”小组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同伴互助之风,引导他们学会在与同学共同的探究、辨析、争论中获得真知,与同伴的切磋琢磨中获得进步。今之稚童且能“切磋琢磨”“自强不息”,何愁将来国无栋梁?

2.培养自觉自律之行为习惯

《大学》云:“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君子必慎其独也”。做人不要欺辱自己的良心,一有恶念就要像“恶恶臭”一样去之,一有善念就要像“好好色”那样存之,这样才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即人要善于自律。“自律”,指遵循法律(制度、规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体现。人的道德认知往往遵循从无律至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往往会出现行为举止的偏差,即出现“无律行为”,这就需要“他律”来规范,让其摒弃“恶念”逐步养成自律习惯,完成自我修炼,增强个人道德修养。“见君子而后掩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小人善于掩饰自己,内藏其奸,外著其善,以为人们不明其里。却不知人的内心会反映在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之中。现实中众人皆有评判标准,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所作所为怎么能逃脱得了别人的眼睛呢?《大学》的这些精髓要求为师者要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表里如一、慎独自律之人,即所谓的“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因为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慎独的问题。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且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并无人知晓,故小作者瞬间产生“恶念”——据为已有,既使离捕捞开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中小学生的心智尚处在发展阶段,明辨是非能力比较有限,自觉自律能力尚需加强。类似“恶念”的产生无可厚非,情有可原,但其“恶”的行为意念需要“导师”的引导与矫正。如文中父亲一样,引导小詹姆斯要有是非观念,诚实守信。如果人们能自小养成诚毅品质,受到像“要把在非规定时间内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更多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培育感恩孝悌之和谐亲情

“感恩孝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父辈、爷辈们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物,饭来张口”的“公主”“皇帝”般的生活。在他们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极少感念父母的付出,更无从谈起回报父母之爱,甚至出现“父母不顺其意即拿刀砍杀”的人间悲剧。今有人戏称“孝子”即为“孝顺子女”。这一切有悖伦常之举皆因家庭、学校“感恩孝悌”教育的缺失所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意味着一个人步入人生,通达世界,是以亲亲、敬长为根本和出发点的。《大学》“明德、亲民、至善”三纲领,内显于明德,外显为“亲亲之家。”君子必成长于亲亲之家,怀亲亲之情。“亲亲”是《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共同起点,更是人的意义世界生成之根。相传《孝经》与《大学》同为曾子所作,《孝经》之要义“以孝为本”,《大学》以修身为本,其实其意相通。孝即“亲亲”之要义,而修身必以“亲亲”为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儒家经典无不在倡导着“孝悌”君子之风。现代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问题,往往与不健全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一旦出现问题,亲亲之情一旦缺失,一个人在亲近和认同世界方面就会出现严重障碍。可见,家校携手培育孩子的“感恩孝悌”之心,构筑亲亲和谐氛围之重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文章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鼓励并支持“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孩子对母亲的亲亲之情。“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时可据此文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唤醒学生的孝悌之情,浇灌其感恩之心。教材中诸如《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等都可以成为教导孩子不但要学会感受爱,更要学会回报爱,要拥有一刻感恩之心的好文本。如果人们在意义世界中能以《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来要求自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4.涵养“推己及人”之仁爱之心

“推己及人”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是儒家修“仁”的基本途径。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人们思想道德修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以“修己安人”为旨归,倡导“推己及人”的恕道,即“仁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说“仁,人心也”。仁爱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即为“友爱和谐”。同学之间要能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减少摩擦。然而,当今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担当意识薄弱,在学习生活中常常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同学之间一旦发生争执,责任往往都往对方身上推卸,不善于反思、反省自己,更不会“推己及人”思考,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良好的同学关系,久而久之就形成自私自利、唯吾独尊的不良品质。《大学》有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诸已而后求诸人”。如果施教者能教育学生以儒家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来克己待人,久而久之,个人修养和与人相处之道就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韩愈曰:“文以载道。”《检阅》一文中的小伙伴们能站在博莱克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做出大胆的决定令人钦佩。《七颗钻石》《丰碑》《金色的鱼钩》等篇章中的人物无不闪烁着“仁”的人性光辉,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者通过挖掘文本中的“道”,在顺乎自然中唤醒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从小培养善于为他人服务、奉献的君子之风。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种子,培植自我教育能力。这有利于将来处理好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完善自已的人格,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培育仁爱之心,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学者于述胜认为:“格物致知”即遵循事物本末,唤醒“感之于外,觉知于内”的良知,即唤醒所谓的“亲亲”“敬长”“四端”之情与知。此“情知”的发展须依托语文学科教学,以《大学》之道为指引,以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引领学生“格物致知”“修身立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种子,从而塑造“真、善、美”的完美品格之人。

三、以《大学》“思想”为钥匙,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空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沉淀千年的祖先智慧——经典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指南针。我们以《大学》为钥匙,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时空,帮助学生开启经典诵读之门,传承并发展教育经典的价值精粹,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完美融合。学校可以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经典校本研究;组织编写适用于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校本教材;开设国学教育课程;结合语文教材开展国学通读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家庭、社区,增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国学教育互动……[4]全方位多渠道地引领孩子走进经典之门,践行国学之道。通过经典国学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空间,吸引、感动、滋养新一代的中小学生,达到“教学知”三位一体,打造新一代有道德、有文化、有品格的新一代人才。学校可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的相关章节,分学段、有序地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带动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和革新的同时,使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上得到提升,道德修养实现质的飞跃。

教育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教育价值值得当代教育工作者们珍视、学习和继承。小学也能传大道,立品方能立新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当今教育,只有切实贯彻“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开展有“根”的教育,锻造有“魂”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亲亲君子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大学》
握手亲亲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君子无所争
亲亲你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