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2 12:56刘建川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形旁会意字形声字

刘建川

(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0)

识字是小学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内容,识字的能力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性朗读、听写、背诵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过分重视汉字的音、形教育,学生识字压力大,失去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较差,但想象力丰富,因此更应采用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儿歌的创编通常符合低幼儿童的审美思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轻快。将儿歌嵌入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识字的乐趣。

一、儿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儿歌韵律简单,易于上口,利用儿歌较强的节奏感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从而激发识字兴趣。其次,儿歌通俗易懂,方便记忆。相比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说,儿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故事情景中感知汉字整体含义,进而提高识字效率。最后,儿歌具有音乐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表演传唱,方便其重复记忆。因此,把儿歌引入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儿歌运用于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字音是汉字的名称,字形是汉字的外表,字义则是汉字的灵魂。根据造字规律,汉字还可以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四类。根据汉字的上述特点,语文的识字教学也应该是音、形、义三方面相结合进行,让每个汉字鲜活起来,展现其独特魅力。同时,在识字教学中还应充分抓住每个汉字的基本特点,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范围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具体而言,运用儿歌进行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时,首先应把课程大纲规定掌握的汉字按照造字规律进行分类,然后将造字法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合理选择或编写相应的儿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追溯字源,学习象形字

象形字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用笔画勾画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所以字形就像图画一样。在象形字的教学上应采用追溯字源,趣味导入的方法。从古文字入手,将有助于理解的图画和汉字的字形演变图与汉字进行对比,分析图形和字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来识别汉字,从而加深对汉字形、义的理解。由于象形文字本身字形的画面感比较强,所以教学中引入儿歌的主要作用是侧重于笔画顺序的解读,以及通过听觉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以“弓”字为例,具体的教学步骤是:首先,展示一张弓箭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事物的名称。其次,罗列出甲骨文中“弓”字的字形演变,告诉学生这是人类最开始发明的汉字。同时,比照分析事物的形态特点和汉字字形的关系。然后,出示“弓”的现代汉字,实现从图片到甲骨文,再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推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弓”字的造字特点。最后,带读儿歌“横折竖横缺左边,竖折弯钩紧相连。弓箭千万别乱射,保护动物大自然”,让学生在朗读声中掌握“弓”字的书写顺序。

2.增加符号,学习指事字

指事字是较为抽象的字体。当无法只用线条勾画事物具体形象时,可以加上一种抽象符号来表示。换言之,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之上加一个特殊的指示性符号构成,教学中就需要运用儿歌将指事字中含有绘画较为抽象的部分演绎出来。如“旦”字,可以解读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将这个意思编成儿歌“一轮红日东方起,红日刚刚出平地。一月一日是元旦,一年又从今日始”,这种画面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拆分释义,学习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结合多种意象来表达字的意思,具有一定故事性。运用儿歌解读会意字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拆分释义法,即将文字的构造部件还原出来,分别解释两个独体字的意思,然后将各部分的意思通过情景叠加起来,运用逻辑思维方式将会意字的字义展现给学生。比如,甲骨文当中的“家”字,上面是一个棚子,下面是一头猪,意思是屋里养着一头猪。而猪是古人最早圈养的动物,代表食物安全感,圈养猪就成为了古人定居生活的标志,这便是“家”的意思。根据这个构字原则,可以编成儿歌“宝盖下面是个啥?原来是个猪娃娃。古人家里没猪娃,这个家呀不像家。”一方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家”的构字原理,方便学生记忆字形;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理解了“家”的意思,感受字义的趣味性。

同时,会意字造字功能强大,由于构字部件不同,或是构字部件组合方式不同,就会构成不同意义的字。例如,“人”和“人”可以组合成“从、众”,“人”还可以和其他独体字组合成不同的汉字,如“保、仟、住、仁”等。根据会意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将不同组合方式的会意字编入同一首儿歌中,让学生领略会意字组合方式的奇妙所在。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林、森、从、众”四个汉字的不同含义,可以编成儿歌“二木为林,成为树林。三木为森,森林茂密。二人为从,三从四德。三人为众,众志成城”。读来朗朗上口,既易学又好记,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归纳类推,学习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前面三种字体的基础之上,由两个文或字复合而成,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形旁),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音旁),兼具音、形、意,体现了综合性。形声字的这种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构字模式,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成为了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据统计,现代汉字中90%以上都属于形声字。面对如此庞大的汉字群,教学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归纳、类推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形旁和声旁的不同组合方式。

同一个形旁的汉字多数意思相同或相近,对这类形声字要进行归纳教学,让学生理解形旁的表意作用。例如,解读“跳、跑”时,用儿歌“兆字长只脚,跳跳它就跑。包子长只脚,看你往哪跑”,突出足字旁的表意作用,让学生明白有“足”这个形旁的基本都是表示动作的汉字。同声旁的形声字则要强调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的形旁,防止错别字。比如,教“晴”的时候,可将其与“睛、清、情、蜻”放在一起,让学生找出相同的部分“青”,然后用儿歌帮助归纳辨析,加深印象:“青字是个后鼻音,加上偏旁仔细分。云散日出天放晴,目光锐利好眼睛,三点水儿水清清,心有所感动真情,有言在先把你请,虫儿在左是蜻蜓。”

综上所述,儿歌运用于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带入汉字的神奇世界,让他们领略汉字的美妙,感受到汉字的魅力。特别是儿歌与汉字构字规律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主动性,让科学识字富有趣味。

猜你喜欢
形旁会意字形声字
你知道形声字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形声字运动会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
汉语会意字的概念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