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升策略

2018-04-02 12:56林宗益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口诀小学生信息技术

林宗益

(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 363700)

信息化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唯有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编辑文本、制作表格、处理图像、剪辑音视频以及借助网络搜索资料的能力等。[1]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广大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进而造成大部分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下面笔者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论述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趣味化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同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各种信息技术操作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幅度一定也是有限的。[2]相反,如果在课堂伊始,学生就对信息技术操作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这些信息技术操作活动中来,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趣味化导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信息技术操作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潜心设计妙趣横生的导入环节,借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制作简单表格”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在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表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妙用。学生明白了一些貌似复杂的信息,利用表格就能够变得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对制作表格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趣味化的导入就好比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扳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课堂活动多元化

(一)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趣味游戏的课堂活动

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在形形色色、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不断拓展,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学习兴趣会得到全面激发。事实上,游戏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切不可将游戏简单地看作是玩耍,游戏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

基于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等,精心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旨在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游戏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游戏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拍摄数码照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九宫格构图方法,笔者设计了两项游戏活动,一项是“找不同”游戏,另一项是“拼图”游戏。通过参与这两项游戏,学生对于九宫格的构图方法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堪比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一方绚丽舞台。

(二)将繁琐的教学内容变成简单口诀的课堂活动

为了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牢记一些信息技术操作的步骤与过程等。如果让学生采取常规的方法去记忆这些过程,学生记起来就会显得费时费力。同时,学生即便是记住了这些操作步骤与过程,他们对于这些步骤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会显得无所适从。“特殊情况”即与这些操作过程或步骤略有不同的地方。学生之所以会遇到这些“特殊情况”,是因为他们对于相关操作步骤和过程掌握得还不够熟练。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步骤并学会灵活处置一些“特殊情况”,教师可以在紧紧围绕信息技术操作内容的前提下,将操作步骤口诀化,即创编一些口诀,让学生牢记相关信息技术操作步骤。如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光影魔术手”掌握对人像做祛斑的处理方法,笔者创编了一段口诀:“启动软件,打开照片、单击效果、拖动窗口、调整脸部以及涂抹斑点等。”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口决进行再创编。某学生对上述口诀进行了再创编,内容如下:“人像祛斑,说难不难。打开光影,导入照片。单击效果,拖动窗口。调整脸部,斑点祛除。”事实证明,教师将信息技术操作过程口诀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信息技术的操作过程和步骤,还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三、课堂作业生活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个正常人的记忆是永远跳不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及时的复习与巩固也就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如果教师让学生自主复习的话,学生会缺乏复习的目标。没有目标,自然也就没有行动。

因此,为了让小学生目标明确的复习,教师必须给学生指明复习的方向。作业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富有成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师要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潜心设计一些作业。以教学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修饰数码照片”一课为例,教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即让学生修饰自己的生活照片并制作成电子相册。因为这些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非常浓厚,完成作业的效果让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作业生活化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一条蹊径。

四、课堂评价动态化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评价就好比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能够及时拨正学生的学习方向,还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评价这只“看不见的手”之“看得见”的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在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各种实际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动态化的教学评价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方面能够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导入趣味化、活动游戏化、教学信息化、步骤口诀化、训练科学化、作业生活化以及评价动态化等策略,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诀小学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口诀与加法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巧用口诀求积商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