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伐他汀降低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的体外研究

2018-05-15 09:16黄美媚黎宏庄欧阳基鹏李国兴黎泳欣甘育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培养皿神经细胞磷酸化

黄美媚,黎宏庄,欧阳基鹏,李国兴,黎泳欣,甘育鸿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佛山 528300;2.广东医学院 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2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在全球造成3 500万人患病,主要诊断依据为脑组织尸检的中老年斑沉寂,以及包括神经纤维缠结和脑组织在内的萎缩程度[1]。在以淀粉样蛋白级联的假说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eptide,Aβ)是造成AD的关键因素[2]。进一步研究指出,一种蛋白质被称为Tau,其形成与AD的发展相关密切[3-4]。相关报道证实,他汀类药物可能也具有治疗AD的效果[5-6],但其作用机制仍需研究。本研究采用人类神经细胞株体外培养的实验方式,观察美伐他汀是否通过调控神经细胞的方式,达到治疗AD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人神经上皮瘤细胞(SK-N-MC)(美国ATCC细胞库),人类神经细胞(MC65)(源自SK-N-MC細胞,广东医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美国Sigma Chemical公司),NaHCO3(上海瀚思化工有限公司),羊抗兔抗体(北京九州天瑞科技有限公司),羊抗、鼠抗体等购自美国Biotium公司,最低基础培养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青链霉素双抗溶液、PBS购自北京中国国药,美伐他汀(美国Sigma公司)。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薄层层析用硅胶(青岛海洋公司),Western blot检测仪TE22(Holliston,MA)、Thermo 310细胞培养箱购自上海乐陈化工科技公司,涡旋振荡器(美国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SDS-PAGE电泳槽(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全波长酵素免疫分析仪(美国Bio Pioneer Tech公司),低温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荧光显微镜(日本岛津公司)。

1.3 方法

1.3.1 神经细胞培养选取SK-N-MC、MC65细胞株,用MEM培养液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培养基、1%青霉素-链霉素双抗体溶液细胞培养基(100μ/ml和100μg/ml)的培养皿置于37℃、5%二氧化碳CO2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生长至90%,进行抽滤,使用无菌PBS冲洗,在培养皿中加入1 ml 0.05% Trypsin和0.02% EDTA,缓慢摇匀后,将培养皿置于37℃保温箱中,反应1min后将细胞自培养皿表面冲洗下来,1 000 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

1.3.2 MTT法将细胞平均分散至24孔盘中,当细胞生长至50%时,加入0.5 ml/孔 MTT(0.5 mg/ml),将24孔盘置于37℃恒温中30min等待MTT反应。反应结束后,将MTT移除。加入0.5 ml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均匀摇动3min,待细胞内的紫色结晶溶解后,取至96孔盘,用分光光谱仪在波长550 nm处测定吸光值,比较细胞相对存活率。

1.3.3 免疫荧光染色加入BSA,于37℃轻摇30min,分别加入一抗、二抗抗体,各洗涤3次。En VisionTM两步法流程参照文献[7]。

1.3.4 Western blot检测采用12% SDS-PAGE分离50μg总蛋白质,常温下采用醋酸纤维素膜封闭含有3% BSA 的 TTBS[100mmol/L Tris-HCl(pH=7.5),0.9%NaCl,0.1% Tween 20]。在洗涤1次后,分别2次加入相关抗体,孵育1 h。随后洗涤3次,孵育30min。洗涤3次后,将色源底物孵育5min后显色。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美伐他汀可以减缓Aβ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

10μmol/L Aβ作用48 h后,SK-N-MC神经细胞数降低;同时加入20μmol/L美伐他汀,SK-N-MC神经细胞数降低情况改善,表明美伐他汀可以减缓Aβ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见图1)。加入10μmol/L Aβ,SK-N-MC神经细胞出现死亡,36 h后细胞活性下降至(20±6)%;同时加入美伐他汀,神经细胞死亡情况改善,36 h后细胞活性下降至(60±15)%,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91,P=0.012)(见图2)。

2.2 美伐他汀神经保护作用与AMPK活化作用的关系

在对照样品中加入10μmol/L Aβ时,AMPK无磷酸化现象。而加入美伐他汀或AMPK的促进剂阿卡地新24 h后,SK-N-MC神经细胞AMPK有明显的磷酸化。AMPK Thr172磷酸化与其活性程度呈正相关,结果显示,美伐他汀可使AMPK进入活化状态。美伐他汀可能通过提高AMPK活性,对抗Aβ毒性,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见图3。

图1 美伐他汀减缓AD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 (×50 000)

图2 SK-N-MC神经细胞死亡情况

图3 美伐他汀诱发AMPK Thr172磷酸化

3 讨论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是AD的主要病因,Tau蛋白磷酸化由AMPK等一系列激酶调节[3]。多个研究证实,激活AMPK可以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相反抑制AMPK可以增加Tau蛋白磷酸化。研究表明,AMPK是Tau蛋白磷酸化的关键调节因素[8-9]。本实验结果发现,加入美伐他汀后,神经细胞具有明显活化AMPK的能力。此时AMPK的活性对于美伐他汀对抗AD的神经保护效果是必须的。在给予美伐他汀后,AD所导致Tau蛋白过磷酸化现象被的抑制。另有研究显示,AMPK和GSK-3β通过不同通路发挥作用,两者可能存在协同效应[10]。笔者推测,美伐他汀可能通过活化AMPK从而抑制Tau磷酸化,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

有文献显示,Aβ在A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Aβ对神经细胞毒性的相关研究成为研究重点[11-13]。控制Aβ的生成和清除,从而形成动态平衡,对AD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14]。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会造成AMPK活性上升,并进一步改变细胞内能量平衡[15]。

在本实验证明,美伐他汀可以减缓Aβ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考虑Tau蛋白沉积,交互聚集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有毒的可溶性蛋白片段是AD的主要病因。有研究进一步证实,AMPK通过改变Tau蛋白微管结合在Ser396和Ser262位点磷酸化Tau蛋白,并对其进行调控[16-17]。因此AMPK在Tau蛋白磷酸化中挥重要作用。由此笔者推论,美伐他汀可能通过提高AMPK活性,对抗Aβ毒性,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抑制Tau蛋白磷酸化。

考虑通过抑制Aβ的异常聚集,能阻断AD的发生、发展。因此,无论是从预防,还是治愈的角度考虑,综合应用他汀类药物也是治疗AD的有效方法。

参 考 文 献 :

[1]ISHII-KATSUNO R, NAKAJIMA A, KATSUNO T, et al.Reduction of amyloid beta-peptide accumulation in Tg2576 transgenic mice by oral vaccinat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 399(4):593-599.

[2]THINAKARAN G, KOO E H.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trafficking, processing, and function[J].J Biol Chem, 2008,283(44):29615-29619.

[3]RAFII M S.Targeting tau protein in Alzheimer's disease[J].Lancet,2016, 16:32107-32109.

[4]HE G, LUO W J, LI P, et al.Gamma-secretase activating protein i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lzheimer’s disease[J].Nature, 2010,467(7311):95-99.

[5]SALLUSTIO F, STUDER V.Targeting new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potential for statins and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J].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6, 15(6):647-659.

[6]朱天瑞, 李晓红.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 37(1):77-79.

[7]THOMPSON C B.Apoptosi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J].Science, 1995, 267(5203):1456-1462.

[8]VINGTDEUX V, DAVIES P, DICKSON D W, et al.AMPK is abnormally activated in tangle- and pre-tangle-bearing neur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tauopathies[J].Acta Neuropathol,2011, 121(3):337-349.

[9]陈涛, 周颖君, 王传玲.AMPK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 33(6):621-626.

[10]ZHANG L, JOURET F, RINEHART J, et al.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ctivation an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beta (GSK-3beta) inhibition induce Ca2+-independent deposition of tight junction components at the plasma membrane[J].J Biol Chem, 2011, 286(19):16879-16890.

[11]CHO J K, RYU Y B, CURTIS-LONG M J, et al.Inhibition and structural reliability of prenylated flavones from the stem bark of Morus lhou on β-secretase (BACE-1)[J].Bioorg Med Chem Lett,2011, 21(10):2945-2958.

[12]ZLOKOVIC B V, DEANE R, SAGARE A P, et al.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a serial clearance homeostatic mechanism controlling Alzheimer’s amyloid β-peptide elimination from the brain[J].J Neurochem, 2010,115(5):1077-1089.

[13]NEMIROVSKY A, FISHER Y, BARON R, et al.Amyloid betaHSP60 peptide conjugate vaccine treats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Vaccine, 2011, 29(23):4043-4050.

[14]刘文娟, 戴雪伶, 姜招峰.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及其防治策略[J].生命科学, 2011, 23(10):1022-1026.

[15]李小霞, 夏勇, 汪道文.辛伐他汀通过磷酸化作用增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7, 7(5):253-259.

[16]MAIRET-COELLO G, COURCHET J, PIERAUT S, et al.The CAMKK2-AMPK kinase pathway mediates the synaptotoxic effects of Aβ oligomers through Tau phosphorylation[J].Neuron,2013, 78(1):94-108.

[17]THORNTON C, BRIGHT N J, SASTRE M, et al.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is a tau kinase, activated in response to amyloid beta-peptide exposure[J].Biochem J, 2011, 434(3):503-512.

猜你喜欢
培养皿神经细胞磷酸化
T69E模拟磷酸化修饰对Bcl-2与Nur77相互作用的影响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