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式学习任务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2018-09-10 14:07崔婧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笔者历史教学

崔婧

教学工作是对学科知识进行“加工”,并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课标规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只是在课堂中将庞大的知识量呈现给学生,会显得比较枯燥,不易激发起学习兴趣。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张元教授说:“历史这门课程可以建立我们与过去世界的关联……问题是我们如何能与过去的世界联系起来。用今天的教科书,今天应付考试的教学方式,过去永远是模糊而又疏离。”[1] 如何让学生通过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需要历史教师持续思考和为之努力的课题。

得益于当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有多种途径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也有多种技术手段让学生可以将其学习成果呈现。从2012-2013学年开始,笔者尝试设计多种形式的拓展式学习任务,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引导学生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形成能够贯穿整个学年的与常规课堂学习相配套的一套拓展式学习任务。

一、设计初衷及思路

笔者在从教的第三年开始思考,如何对常规教学进行改进或补充。设计这类课外拓展式学习任务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合作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业成就感,并最大限度地使所有学生获益。

在笔者所任教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中美高中课程合作项目(AP)中,外籍教师经常给学生布置各种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课堂演讲、海报制作、视频拍摄等,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学习历史,这种探究性学习模式,也是美国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这一方法的运用,21世纪出版的美国历史教科书更为“做历史”(learning history by doing history)提供了良好的教材条件[2]。受到他们的启发,再结合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笔者开始规划拓展式学习任务:

首先,拓展式学习任务的定位是对常规教学的拓展和补充。历史学习的特点是越深入和广泛地学习越能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如果希望学生能做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就有必要适当突破教材和大纲的范围。

其次,拓展式学习任务不要求所有学生在整个中外通史的范围内全面地深入研究。我们会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主题,比如古代神话传说、世界遗产(文化)、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每一次作业再拆分出更具体的小题目,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靖难之役、九子夺嫡等,让每个或每组同学一次只专注于一个小主题,会有更强的实操性。

最后,拓展式学习任务对于高中生来说选择熟悉和喜欢的形式非常重要,尤其是将信息技术手段纳入其中,形式的多样化,完成作业手段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有一种新鲜感,让他们乐于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完成。

结合上述原则,笔者陆续尝试着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到2015-2016学年已經基本成体系,可以贯穿到整个学年的教学中。

二、拓展式学习任务举例

迄今笔者已经累积了十几种不同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如三国杀人物牌、历史漫画、人物关系图谱、电影预告片、时代海报、北京城见证历史、3D模型制作、百家小讲坛、自创音乐电视(MV)等,应用在不同的历史学习阶段,再针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小题目,可以演化出多种组合。

2015-2016学年笔者使用过的拓展式学习任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自创音乐电视(MV)。本项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们选择一首他们熟悉的歌曲,用所学过的世界历史知识,自行重新填词,并拍摄制作成MV。同学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又将范围缩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笔者设计这些拓展式学习任务之时更多地考虑的是形式的多样性及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契合度,并没有在实现手段上给予过多的限制,而是把这部分交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意。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学生独立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准备所需要的物品,学习相应的视频、音频编辑软件等。事实证明,学生有强大的自学能力,教师只需提出要求,学生们就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实际上他们所提交上来的作品其精彩程度常常会超过笔者的预期。

三、拓展式学习任务的评价及分享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比起传统的作业任务来说,拓展式学习任务能最大限度地使所有学生获益,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巨大的学业成就感。如上举自创音乐电视(MV)的任务单所示,笔者会根据每项任务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分规则。通常分为内容分、形式分、按时提交分几个部分,并设计附加分激励学生有更多的创意、更广泛的学习或者更深入的思考。其中内容部分是评分的主要考量对象,需要学生准确呈现相应史实,尽量避免史实性错误。拓展式学习任务的作品上交后,笔者会根据每次拓展式学习任务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分数评定。根据每项拓展式学习任务的形式和所对应的学习内容不同,具体的评分要求也会不同,如“世界遗产(文化)在中国”的评分要求为:

每次拓展式学习任务中每位或每组同学的题目不同,有些学生在完成拓展式学习任务时还会加入自己的创意给笔者带来许多的惊喜。由于拓展式学习任务种类的多元化,利用课堂时间很难进行充分的展示和分享。但是,从“公共史学”的视角出发,国际历史教育协会会长苏珊娜·波普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由专业的历史学者提出,而后再学习传授具体知识”,“历史就在我们周围,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3]笔者也认为历史学习,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不应该局限在课堂内,而应该有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意识。

于是笔者将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静静静思斋”利用起来,作为每次拓展式学习任务当中优秀作品分享和展示的平台:文字作品可以直接发布公微文章,漫画、海报、模型这类作品可以拍照放在公微文章内,视频作品可以上传至视频网站再嵌入公微文章,对于每份优秀的作品笔者也会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点评。公微文章发布后利用微信进行广泛的分享,不仅本班本年级的同学可以看到,家长们也可以看到,甚至校内外更大范围的人群都可以看到。前面提到的自创音乐电视(MV),在发布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两部作品的点击量都高达几万,一时间在学校内外引起热议。

四、阶段性效果总结与反思

2016年最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总结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张中华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代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4]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设计并应用拓展式学习任务,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新指向,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做的努力。

目前看来笔者使用拓展式学习任务的目标基本达到,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乐在其中,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主动提高难度,在形式或内容上加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精彩缤纷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电脑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能力等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其收获已经超出了单纯历史课程的范围。通过公微平台的分享,更是将原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很有局限性的小课堂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家长们非常乐于欣赏自己孩子的作品。获得关注和认可后,学生们也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地完成作品,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

笔者未来的目标是在教学实践当中继续打磨和完善这套拓展式学习任务体系,比如不同形式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应用到历史学习的不同阶段,还需要设计更多的小主题;还可以继续寻找新的资源,开发新的拓展式学习任务形式等等,让它能够更好地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补充,并且帮助学生提升各项能力,同时也会继续通过公微平台分享学生作品,拓展校内小课堂在校外的社会影响力。

【注释】

张元:《从学生的一题答案浅谈历史教学的基本问题》,《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4期。

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苏珊娜·波普:《全球范围历史教学论的总趋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12期。

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历史教学》2015年第17期。

猜你喜欢
笔者历史教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历史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