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18-09-11 02:36王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指标值内科心率

王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复杂性的特点,特别是重症疾病患者,经常会出现信心丧失、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1]。在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防止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病情恶化等症状,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该文选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论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该项研究之前已经将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获得他们同意后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如下: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8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58.9±2.3)岁。该次研究随机将这1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个小组用来做参考,即对照组,另外一个小组用来进行实验研究,即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4例为重症支气管炎,48例为重症阻塞性肺疾病。对照组患者42例为重症支气管炎,50例为重症阻塞性肺疾病。两组患者在各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进一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9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9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综合性护理。主要包括:①呼吸道护理。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呼吸比较困难,尤其是呼吸道,经常会分泌较多的分泌物,这就造成患者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通常。如果有必要还要进行吸氧处理,防止患者的呼吸道粘膜损伤[2]。②病情监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短时间内患者就进入病危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脉搏、心率、呼吸频率、意识等生命特征进行监测。尤其在清晨和后半夜等危险时段更要加强巡视[3]。③其他护理。为了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就医环境,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环境的护理,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情况。

1.3 统计方法

在计算机中输入该次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1%。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1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标值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如下:在实施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值(18.5±1.2)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值(24.3±2.1)次/min,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值(88.1±2.9)次/min,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值(97.8±4.2)次/min。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各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标值比较[(±s),次/min]

表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标值比较[(±s),次/min]

组别 呼吸频率护理前 护理后心率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92)实验组(n=92)t值P值26.5±3.8 26.6±3.5 1.725>0.05 24.3±2.1 18.5±1.2 5.264<0.05 104.9±5.7 105.3±5.6 1.628>0.05 97.8±4.2 88.1±2.9 4.585<0.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在患者的肺部、部分气管以及胸腔组织中发生。对于临床医学治疗来说,发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有着变化快速的特征。对于病人来说,可能随时可以进入病危的情况,最终产生严重的呼吸系统衰竭问题,如果问题严重,病人产生生命危险。所以,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以此提升治疗有效性。

在临床医学上,护理干预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优质性和具体性,是一种追求全面的护理方式[4]。在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在通气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各个方面有效运用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会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在优质的、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有效的治疗[5]。除此之外,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信心,还能让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是一种有效性和实用性非常突出的护理方式。

在该次实验研究中,上述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对9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6.5%,而未给予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康复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6.1%,要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除此之外,在实施护理之前,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之后,其呼吸频率值下降到(18.5±1.2)次/min,而未给予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值只下降到(24.3±2.1)次/min,显著高于前者。而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心率值下降到(88.1±2.9)次/min,未给予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值下降到(97.8±4.2)次/min,也要高于前者。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康复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实现临床护理有效性的提升,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会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指标值内科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