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和VTQ技术对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8-09-21 03:43蒋丽萍周爱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涎腺截断值腮腺

蒋丽萍 周爱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

涎腺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3%,而腮腺肿块占 涎腺肿块的80%以上。腮腺肿瘤的组织类型复杂,4/5的为良性,以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最常见,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AL)次之[1],在60岁以上患者中AL最常见[2],有消长史、吸烟史等临床特征。两者均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并发症为面神经麻痹,其发生的概率随着切除的腮腺组织增多而增加,PA复发率达40%以上[3],且恶变率达3%~4%,因此手术需要切除更大范围的腮腺组织,从而使面神经麻痹的可能性增加。为了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较为重要。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CT和MRI等,但鉴别诊断较困难要因为PA主要由上皮组织、黏液组织和软骨样间质组成,因其病理组织成分比例不同,其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而AL也因内部常出现感染、液化等使其影像表现较复杂。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量化指标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的 VTQ(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技术对涎腺PA和AL进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腮腺肿块患者57例,其中53例为单侧腮腺单发肿块,3例为双侧腮腺单发肿块,1例为单侧腮腺2个肿块,共计肿块数61个。男/女比例为30:27,年龄19~88岁,平均(51.0± 16.9)岁,肿块最大直径7~45 mm。所有患者均无干燥综合征等涎腺弥漫性疾病、放化疗等病史。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西门子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2 MHz。检查均由一名具有从事弹性超声工作2年以上经验的主治医师完成。首先,患者采用仰卧位,超声探头轻轻放置于涎腺表面,首先应用常规彩超扫查涎腺,清楚显示肿块内血流情况,参照Martinoli分级标准,将血流丰富程度分为4级:Ⅰ级,无彩色血流信号;Ⅱ级,单点血流;Ⅲ级,多点彩色血流信号或有管壁清晰的血管穿过肿块;Ⅳ级,肿块内见大量的血流信号。然后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RI和PSV。然后启动ARFI中VTQ,测量肿块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感兴趣区大小5 mm×5 mm),并于同一深度测量肿块周边或对侧涎腺组织的SWV。以上VTQ的测量线避开经过囊变区、钙化和下颌骨等,测量均重复5次,并最终将中位数纳入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鉴别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1个肿块均手术证实或穿刺证实为42个PA和19个AL,而其中4例PA的SWV 5次测量均为“X.XX”而被排除,最终纳入统计的为57个肿块。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PA组血流分级Ⅰ~Ⅱ级17个、Ⅲ~Ⅳ级21个,AL组血流分级Ⅰ~Ⅱ级3个、Ⅲ~Ⅳ级16个,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2。PA组的RI和PSV分别为(0.84± 0.14)和(11.0± 6.6)cm/s,而AL组的RI、和PSV分别为(0.73±0.14)和(14.2±5.2)cm/s。PA组和AL组间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PS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I的最佳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7,并以此鉴别诊断PA和AL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4.1%、50%。

表1 PA组和AL组间RI和SWV对比Tab.1 The comparsion of RIand SWV between PA and AL±s

表1 PA组和AL组间RI和SWV对比Tab.1 The comparsion of RIand SWV between PA and AL±s

组别PA组AL组RI 0.84±0.14 0.73±0.14 PSV(cm/s)11.0±6.6 14.2±5.2 SWV(m/s)2.47±0.60 1.95±0.4最佳截断值P值0.74 0.020.126 2.09 0.006

2.2 VTQ技术结果PA组和AL组的SWV分别为(2.47±0.60)m/s和(1.95±0.41)m/s,两组的SWV均与正常涎腺SWV(1.51±0.27)m/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SWV的最佳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9 m/s、0.729,并以此鉴别诊断PA和AL的敏感度、特异度为63%、71.4%。见图3。

图1 PA肿块内部无血流信号(Ⅰ级)Fig.1 No blood flow signal in PA(grade Ⅰ)

若联合RI和SWV,其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34/38)、57.9%(11/19)。

图2 AL肿块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Ⅳ级)Fig.2 Rich of blood flow signal in AL(grade Ⅳ)

图3 RI和SWV对PA和AL的鉴别诊断ROCFig.3 ROCof RIand SWV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ng PA from AL

3 讨论

众所周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涎腺肿块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PA和AL间血流丰富程度、RI和PSV具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评价组织硬度的超声检查技术,其对乳腺、甲状腺等脏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的价值较高,在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病程发展评价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认可[4],而ARFI中的VTQ 可以量化组织硬度,其对涎腺部分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也得到了认可,涎腺各肿瘤间SWV的最佳截断值为新的研究目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并可根据血流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分级,本研究中AL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较PA组(P<0.05),前者血流较丰富,这与以往的研究及报道一致,血流分级可以用于PA和AL的鉴别诊断。李锐等[5]研究结果腮腺良性肿瘤的血流分级多为Ⅰ~Ⅱ级,而本研究中AL的血流分级以Ⅲ~Ⅳ级为主,两者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可能是李锐等[5]研究对象除了肿瘤性病变,还包括了炎症等良性非肿瘤性病变,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只有良性肿瘤性病变PA和AL。而彩色多普勒中的量化指标PSV和RI的测量受超声设备和操作者影响较小,对肿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经常用于浅表器官及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其对涎腺良肿瘤有鉴别诊断价值也有报道[6-7]。刘连凤等[8]研究结果中分别以PSV>23.8 cm/s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中PA和AL组间的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不能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但有3例PA的PSV>23.8 cm/s,而所有AL肿块均PSV<23.8 cm/s,因此PA有较高PSV的可能。刘连凤等[8]研究结果除PA之外,以RI≥0.68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85%,并没有统计分析PA和AL组间RI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PA与AL间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的RI相对较高,RI的高低对PA及AL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由此绘制ROC曲线,最终得到最佳截断值为0.74,并以此鉴别诊断PA和AL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4.1%、50%,特异性欠佳,其曲线下面积仅为0.697。因此,可以推断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血流欠丰富、RI较高的腮腺良性肿瘤偏向考虑为PA,而血流信号较丰富、RI较低的偏向考虑为AL。

在涎腺肿瘤中,弹性超声技术不仅应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9],还用于PA和AL的鉴别诊断[1,9],虽应用了不同类型的弹性超声,但研究结果均表明PA较硬,甚至与恶性肿瘤难于鉴别,这可能是因为PA的病理组织成分包含了软骨样间质。本研究结果同样发现PA组和AL组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VTQ技术能用于PA和AL的鉴别诊断。且ROC曲线显示SWV的最佳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9 m/s、0.729,由此显示VTQ技术鉴别诊断PA和AL的敏感度、特异度为63%、71.4%,诊断效能欠理想。这与YU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其最佳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3 m/s,0.89,鉴别诊断PA和AL的敏感度、特异度达86.7%、87.5%,诊断效能更佳。而DUMITRIU等[10]的研究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其结果不认为弹性超声可以鉴别PA和AL,可能是因为相对于ARFI技术,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不能定量分析、更多的手法依赖性、欠准确。本研究中1例PA因SWV 5次测量均为“X.XX”而被排除,分析原因可能为[11]:(1)肿块内部组织的不均质性吸收了超声能量;(2)超声束在肿块与涎腺组织间的界面处发生了全反射。

综上所述,PA和AL组间的血流分级、RI和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但后两者的诊断效能欠理想,但是如果舍弃诊断的特异度,联合两者可使诊断的敏感度高达88.9%。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和VTQ技术对PA和AL具有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但本研究中AL病例数较少,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病例数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本研究并没有将其他涎腺的PA纳入研究中,所有涎腺中的PA的SWV与AL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乃下一步研究目标。

猜你喜欢
涎腺截断值腮腺
ROC曲线在河源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异常糖链糖蛋白不同截断值排查肺癌的作用分析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流行病学特征及促甲状腺激素筛查截断值的设定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