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8-10-16 07:24张恩祈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卵磷脂膀胱经白细胞

张恩祈,戴 宁,陈 乔,程 易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世界范围内2.2%~13.8%的成年男性患CP/CPPS,而30%~50%的男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期会受CP/CPPS的影响[1-4]。在中国CP/CPPS及其相关症状的患病率为4.5%。由于前列腺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包裹内膜较深,易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瘀血停滞,引流受阻,而药物又难以达到病灶,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5]。笔者自2016年至2017年采用针刺治疗CP/CPPS,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关于CP/CPPS的专家诊疗共识,诊断为ⅢA或ⅢB型CP/CPPS[6]。临床表现为最近半年内,反复持续发作的前列腺疼痛并伴有排尿异常或性功能障碍,同时未证实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情况,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50岁者;③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7]评分≥15分;④挤压前列腺分泌物(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者;⑤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其他泌尿系统相关疾病;②经腹部B超提示残余尿≥100 mL,最大尿流率<15 mL/s;③近1个月内服用缓解CP/CPPS症状的药物,或接受治疗CP/CPPS的非药物疗法,或正在服用影响下泌尿道功能的药物;④无法进行随访者;⑤伴有影响下尿道功能的疾病,如脊髓损伤;⑥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明显障碍者。凡符合上述任意1项者,即予以排除。

1.4 一般资料 130例患者均来自2017年1-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按照1∶1的比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在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8例,最终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36.78±6.95)岁,平均病程(6.15±4.19)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6.40±7.12)岁,平均病程(6.50±4.5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0.292,P=0.771;病程:Z=-0.337,P=0.736),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①取穴: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②操作:患者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无菌操作。针刺肾俞穴,使用1.5寸0.3 mm×40 mm针灸针向下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30 mm;针刺中髎穴,使用0.4 mm×75 mm针灸针向内下斜刺,进针深度50~70 mm;针刺会阳穴,使用0.30 mm×75 mm针灸针,方向与皮肤呈70°向外上方,进针深度50~70 mm;针刺三阴交穴,使用0.3 mm×40 mm针灸针向下方缓慢刺入,进针深度30 mm。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各3次,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共3次。③疗程: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8周,共治疗24次。

2.1.2 对照组 ①取穴: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旁非经非穴点。②定位:前3个非经非穴点位于肾俞、中髎和会阳水平向外旁开2 cm,三阴交非穴位点位于三阴交水平后脾经和肾经连线中点。③操作:患者俯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无菌操作,采用1寸毫针直刺2~3 mm,不作提插捻转手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不作手法。每周治疗3次,治疗8周,共治疗24次。

2.2 疗效观察

2.2.1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NIH-CPSI评分。NIH-CPSI总分为43分,积分越低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越轻。参照文献[8-9]制定EPS积分方法。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计数<10个,卵磷脂小体满视野,计0分;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占25%,卵磷脂小体占75%,计1分;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占50%,卵磷脂小体占50%,计3分;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占75%,卵磷脂小体占25%,计6分;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布满,卵磷脂小体几乎没有,计9分。

2.2.2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NIH-CPSI减少率>95%,连续2次(间隔半个月)EPS检查结果均正常。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NIH-CPSI减少率<95%,且≥60%,连续2次EPS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60%以上。有效:自觉症状改善,NIH-CPSI减少率<60%,且≥30%,连续2次EPS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以上。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NIH-CPSI减少率<30%或无改善,连续2次EPS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以下或无改善。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平均秩次可以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CPSI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周,对照组NIH-CPSI较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NIH-CPSI无显著变化(P>0.05);各时点两组NIH-CP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EPS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EPS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PS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EPS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PS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CP/CPPS主要表现为会阴、睾丸、阴茎根部、耻骨上小腹部、腹股沟、骶尾部的隐痛、胀痛,有些患者合并下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畅,或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CP/CPPS多发生于青壮年,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对其心理也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10]。现代研究认为,CP/CPPS的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包括病原体感染、神经内分泌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排尿功能障碍、血流灌注失衡、免疫反应异常等[11-13]。由于前列腺导管弯曲细长、开口径小,与尿道成直角或斜行向上进入尿道,导致炎性分泌物排泄不畅,而且尿液容易反流至腺体而使感染持续存在。同时,前列腺包膜是脂质膜,对于抗生素的酸碱度、脂溶性要求比较高,使很多抗生素不容易透过包膜透入腺体,从而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容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14-15]。因此,西药对CP/CPPS没有良好或持久的疗效。

中医学对CP/CPPS的临床特征早有认识。《素问·玉机真藏论》:“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即指小腹疼痛不适,随小便滴出乳白色的混浊液体。CP/CPPS属于中医学“精浊”“淋浊”“淋证”等范畴[16]。其病因大多因久坐不动、饮酒不节、纵欲过度、过食辛辣肥腻、劳伤过度等引起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等,日久伤肾,久病入络。叶天士曰:“若房劳强忍,精血之伤,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故每溺而痛。”王清任曰:“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形胶固。”提示CP/CPPS是由湿热瘀毒内蕴下迫或血瘀精浊内阻,导致局部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加剧局部湿热毒邪的蕴遏,造成恶性循环,导致CP/CPPS缠绵难愈。前列腺作为精室的一部分,属于“奇恒之腑”,兼具脏和腑的生理特征,不仅能藏能泻,藏泻交替,而且宜通不宜滞,以下行为顺。其类脏可以藏精,类腑以通为用[17]。当浊精、瘀血阻塞前列腺的腺体,当通不通之时,湿热之邪不能排出,病情就会缠绵难愈,而且不通则痛,患者往往会有隐隐痛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时应“以通为用,除实补虚”。

本研究中,两组均采用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运行,改善新陈代谢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代谢物的排除,消除和控制炎性反应,促使前列腺炎逐渐改善和治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扩张外周血管以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8-19]。《灵枢·九针》记载:“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运行。

在本研究中,取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进行针刺。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刺激膀胱经上的肾俞穴能起到调节肾经的作用。肾俞又为肾之背俞,是肾气转输、输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在体内对应着肾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俞穴对于肾脏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保健作用。中髎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便秘、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骶痛。针刺中髎具有畅气机、调冲任、理气血的功效[20],可改善前列腺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患者疼痛与排尿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会阳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主要功效为散发水湿、补阳益气,现代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肠炎等。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安神、补益三阴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NIH-CPSI和EP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随访时NIH-CP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PS积分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方面的远期疗效更好。

猜你喜欢
卵磷脂膀胱经白细胞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卵磷脂的概述及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大豆卵磷脂:吃错=白吃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