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2018-10-26 03:43陈学顺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学研究性态度

奚 兴,陈学顺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9)

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身心健康及疾病护理特点和预防保健的学科。通过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老年护理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顺应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卫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1]。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4]。护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存在知识抽象、内容丰富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常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微课就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之一[5-6]。研究性实践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究并独立解决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教学模式[7]。笔者根据老年护理学不同章节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某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大三学生78名,学生年龄20~22岁。男生1名,女生77名。

2 研究方法

2.1 学情分析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授课,是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等护理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全面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且易遗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学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开展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尝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教学设计

以《老年护理学》教材第三章中的“老年人能力评估”为例进行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2.1 微课制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素材编写教案,该套评估材料内容规范全面,涉及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4个方面,通过各方面能力的分级,最终确定老年人总体的能力等级。教师利用PPTOffice 2010将各评估环节的重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利用Camtasia Studio 8软件录屏,并配以旁白制作成4个时长3~5分钟的微课。通过班级QQ群将微课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下载观看,并保存。

2.2.2 研究性实践教学安排 将学生随机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9~10人,每组设组长一名。要求每名学生独立完成至少4例老年人的能力评估并填写相关问卷。组长与组员一起汇总本组问卷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老年人能力评估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实践活动由学生自行安排课余时间开展,在评估前,可观看微课,熟悉评估方法和注意事项。评估对象可选择家中老年人或居住在学校所在社区的老年人,纳入标准为:年龄≥65岁,知情同意,可配合完成全部的评估内容。评估前,由学生向评估对象详细说明本次评估目的,并告知评估的主要内容、所需时长等。

2.2.3 课堂汇报 完成评估任务后,采用课堂汇报形式进行实践总结,汇报内容包括:本组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心得体会。授课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每组学生对调查报告进行相应修改后,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2.3 教学评价方法

2.3.1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采用问卷[8]调查学生对老年护理学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的评价。问卷包括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3个维度,共11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法进行评分,1~5分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对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的认可度越高。

2.3.2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评价 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9]进行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调查。该量表由Kogan于1961年设计,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包括34个条目,由17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7个负向态度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6级法进行评分,1~6分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越积极。

2.4 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

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解释问卷填写方法,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78份,全部回收,均为有效问卷。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t检验进行推断性统计。

3 结果

3.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综合知识的运用、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及巩固相关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具体见表1。

表1 学生对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n(%)]

3.2 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评价

实践前学生KAOP总分为99~193分,平均(150.22±18.32)分,>136分的57人(73.08%);实践后KAOP总分为100~207分,平均(163.75±20.37)分,>136分的 68人(87.18%)。实践前后学生KAOP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4.1 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学生评价问卷进行分析,70%以上的学生认为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综合知识的运用、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及巩固相关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8,10-12]。分析原因,本次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选取“老年人能力评估”为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全面掌握相关评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真实的情境中与老年人进行互动交流,同时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后期评估结果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各个环节的实践,逐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2 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老年人正向态度的提高

调查显示,实践前后学生的KAOP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老年人在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机体各部位进行性老化,老年人处于他人无法感知的困境[13-15]。通过本次教学尝试,一方面,通过微课教学,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对老年人进行评估的注意事项,学会沟通技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性实践教学,学生有机会面对面与老年人交流,系统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让学生亲身感受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老年人积极正向的态度,进而激发学习老年护理知识的兴趣[9]。

5 结语

微课结合研究性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高学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值得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学研究性态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